8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迎來搬遷入駐的第一批大學生。
未來城校區
25日-30日,中國地質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環境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大二年級以上的學生們,將陸續搬遷到未來城校區,涉及師生共計5000多人。
搬遷到未來城校區的學生們
從南望山搬到未來城變化的是空間不變的是學風
黃瑞是材料與化學學院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的女生,家住安徽阜陽,昨日一大早從老家趕到校園,同宿舍的幾個女生一道,將放暑假時已經打包好的6件行李,一一搬到大巴上。她說,在南望山校區學習生活了一年,告別這里的一草一木,十分不舍。
每一輛搬運行李的大巴都貼有學院、年級、班級等信息。有一名學生的家長專門從襄陽趕來,他要和女兒共同見證“喬遷之喜”。搬運到大巴的行李,擺放得井然有序。
該校未來城校區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說:“從南望山校區到未來城校區,變化的是空間,不變的是地大精神和嚴在地大的校風學風。”
南望山校區部分學生正在準備搬遷
“黑科技”助力教學和生活辦學規模為師生總數1萬余人
新校區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東部,距離主校區27公里,建筑面積50萬多平方米,辦學規模為師生總數1萬余人。
新校區
其中公共教學樓共有兩棟,其中有雙屏、集控錄播、集控行為感知、高清錄播遠程交互、白板單屏、拼接單屏等多種類型的多媒體教室120間,物理實驗室、電工實驗室、語音室等48間各類實驗室。目前,教學樓內共計11496位固定和活動課桌椅已經全部安裝完畢。
新教室
新食堂
在未來城校區,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鋪滿大樓屋頂,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輸送到校園各個角落。學生宿舍組團采用被稱作“清潔能源黑科技”的空氣源熱泵與太陽能加熱板結合式熱水供應系統,全天候、全自動為宿舍提供淋浴熱水。
新宿舍
據了解,按照規劃,未來城校區從建設之初,就定義為“獨具特色、管理便捷、綠色環保、和諧智慧的美麗校園”。
新圖書館
新體育場
學校建設指揮部在智慧能源平臺、校園安防平臺、校園無線網絡信息、校園雨水回收凈化、清潔能源(地源熱泵、太陽能)、實驗室廢水綜合處理、建筑BIM信息、3D地下管網模型等方面,精心打造,成為未來城校區建設的特色。
校園110指揮中心
刷卡器
信息來源:楚天都市報,記者肖楊;中國地質大學
編輯:吳非 審核:丁鵬
版式: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