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4時,“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論壇在東北大學漢卿會堂舉行。
提高音樂素養,須從娃娃抓起
在論壇的主旨演講環節,李小祥和吳靈芬兩位大師先后進行了發言。他們認為,禮樂興邦,要提高一個國家的音樂素質,必須從孩子著手,唱歌是最好的啟蒙。合唱的訓練過程本身就是培養審美、提高素質的過程。李小祥表示很興奮,在沈陽見證了中國合唱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情。“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適應了中國兒童音樂教育的需要,它的舉辦非常具有前瞻性,同時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現才能,找到自信的舞臺。“中國合唱協會童聲合唱基地”落戶沈陽,正是得益于沈陽深厚的音樂基礎,這既是一份榮譽,同時也是責任和義務,未來,沈陽在推進中國合唱事業發展過程中任重而道遠。但希望未來只要提到“合唱城市”,就能想起中國北方的沈陽。
優秀合唱團,六成功力靠指揮
吳靈芬認為,合唱指揮是一個合唱團隊的靈魂,他不僅是音樂作品的詮釋者,也是音樂作品的指揮者和表演者。指揮在合唱中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作品,體現出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和情感。一個好的指揮必須要有責任感、愛孩子,組織工作到位,這就能保障合唱成功了六成。沈陽正在建設“北方合唱之都”,這個道路上最需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層指揮。只有抓一批好的合唱指揮和老師,合唱就會在一座城市中扎下根,他們才是合唱團的引路者和推動者。就此方面,我建議沈陽可以在藝術類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同時多請業內專家指導,并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這樣沈陽的合唱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合唱節展現沈陽的合唱氛圍
本次合唱節的舉辦,讓越來越多人關注沈陽童聲合唱事業的發展。劉輝表示:“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成長發展,就是沈陽市童聲合唱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只有把全市中小學生的合唱基礎教育抓起來,沈陽的童聲合唱事業才能更上一層樓。作為高校,沈陽音樂學院提供了許多專業教師,如指揮、鋼伴、作曲等等。總之,我們一起努力,沈陽的童聲合唱事業會越來越好。”
左文龍教授直言,讓他感動的是“和平之聲”合唱節得到了沈陽當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國內著名專家們的助陣,還有媒體的深度參與,這個起點非常高,將促進本地童聲合唱團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合唱節后,如何總結賽事經驗,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國合唱協會童聲合唱基地”示范效應,把“和平之聲”打造成為又一個持續的、有影響力的品牌,進而推動整個北方地區的合唱事業發展,這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沈陽敢為人先合唱節促進文旅融合
劉曉耕教授表示,國內為童聲合唱專設的合唱節并不多,沈陽敢為人先,能在北方構建這樣的平臺,并樹起“中國合唱協會合唱基地”旗幟,未來將吸引更多的合唱愛好者,交流學習。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如果將合唱方面作為另一個抓手,城市也會變得更加靚麗。
劉暉教授的觀點是,“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沈陽的合唱基礎、市民群眾的支持,以及舉辦過中國·沈陽國際合唱節以及各大合唱比賽的經驗。此次盛會也將是全面展示沈陽合唱文化、沈陽城市形象的一次機會,同時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提高城市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和平之聲”是東北地區領航的合唱節品牌
孟幻指揮認為,童聲合唱是音樂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的舉辦,不僅能普惠沈陽地區的孩子,還為全國各地喜歡童聲合唱的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讓孩子們更加了解、參與、熱愛合唱事業。
楊樂樂認為,這次合唱節邀請的評委,在全國合唱界都非常有影響力,他們為沈陽甚至是北方地區的童聲合唱事業發展“把脈”并給予建設性意見……“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的首次亮相,就已經成為了東北地區領航的合唱節品牌,我也期待著“和平之聲”能走出一條專業、有特色、創新的合唱節道路。
沈陽日報、地鐵第一時間報、沈報融媒記者王秒懷燁攝影李浩“和平之聲”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論壇嘉賓
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藝術總監李小祥
世界合唱聯盟顧問、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首任系主任、中國合唱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教育部藝術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吳靈芬教授
國家一級演員、原中國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左文龍教授
著名聲樂藝術家、音樂教育家、遼寧省音樂家協會主席、沈陽音樂學院原院長劉輝教授
國家一級作曲、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金鐘獎合唱比賽評委劉曉耕教授
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遼寧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暉教授
青年指揮家、中國合唱協會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合唱團常任指揮楊樂樂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助理指揮、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常任指揮孟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