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階段與運營階段信息需求不同,BIM模型的要求也隨之不一樣。本文重點幫大家梳理運營階段BIM模型開發工作的要點,主要內容參考臺灣桃園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維護階段BIM標準作業手冊》(2018版)。
一、運營維護BIM工作介入點
對于新項目,在施工進度50%時,建造階段BIM模型基本穩定之后;
對于存量項目,則一般需在BIM協議簽署之后30天之內與業主及圖紙保管單位啟動BIM模型工作會議。
圖1:運營階段BIM手冊覆蓋范圍
在運營維護BIM模型首次工作會議上需明確定義BIM模型細化程度、屬性資料詳細程度、模型編碼、運營維護資料留存項目及模型拆分原則等內容。
圖2:運營階段BIM執行流程
二、運營維護BIM模型編碼
國際上有四套編碼標準,其編碼目的與適用范圍各不相同。其對比如下:
表1:編碼目的及特性對比
表2:編碼范圍及兼容性對比
綜上分析,運營BIM模型編碼基于OmniClass進行開發具有優勢。
三、運營階段BIM交付成果
所需交付之各項文件格式的說明如下:
(一)BIM模型原始文件必須是在單一整合后的檔案,以供瀏覽與檢閱。原始檔格式如*.rvt 或*.pln。并須交付交換格式*.ifc。
(二)整合模型系為可利用免費軟件瀏覽,以利審查與檢視。其格式是可以供瀏覽但無法編輯的模型文件(如*.nwd、3D PDF 等)
(三)營運維護數據(Operationsand Maintainance Data),包含資產名列表、分類、位置等信息。業主得要求包含廠牌、型號、主構建序號等信息。COBie是設施信息交換之參考范例,其文件格式為*.xlsx,如有需要可交付*.ifc。
表3:檔案交付項目
四、模型拆分原則
建議拆分原則如下:
1、依據專業進行模型拆分
可拆分為:建筑、結構、機電、土木及基礎設施等進行模型拆分。
2、依據樓層進行模型拆分
各專業模型依據營運維護需求進行樓層拆分。
3、依據機電之各項系統進行模型拆分
按機電系統之不同進行模型拆分
4、依據維護單元進行模型拆分
依據營運維護之需求進行模型維護單元拆分,原則上將具有財產編號之維護單位獨立為組件,并將組件帶入OmniClass編碼。
表4:模型拆分示意總表
模型的拆分與細化,以未來維護管理時的維護單位進行拆分,下表以消防系統為例。
表5:模型拆分示例
五、運營階段BIM模型建置導則
(一)建筑建模導則
1、建筑建模在下列各階段中進行—基本設計、細部設計、施工及竣工,各階段依 BIM 交付要求建置模型。
2、預鑄及預制的建筑組件可以在 BIM 模型中以對象放置。
3、建筑組件須以正確的工具建置,在既有工具不足時,可選用適當工具建置該對象,但應將該對象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4、比建模需求尺寸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 2D 圖補充說明。
5、可用 2D 細部詳圖補充說明 BIM 模型。
6、建筑組件建議依樓層分別建制。以樓地板至天花板為一層。如建筑物含有夾層,夾層亦視為一個樓層,以該夾層之樓地板至天花板為一層。
7、需求參數—類型、材料、設備編碼、大小,其中「類型」參數作為數量提取之依據。
8、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模型時,應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之元件。例如可用版及梁兩種工具來建「道路」,則應建置完成的「道路」的「類型」參數設定為「道路」。結構組件應依結構工程師提供的尺寸建置。建筑建模導則匯整如下:
表6:建筑建模導則
(二)結構建模導則
1、由結構顧問以實際構件位置和尺寸,制作結構分析模型與結構 BIM 模型,此模型將產出結構文件。
2、結構模型在下列各階段中進行:基本設計、設計時間、施工及竣工,各階段依 BIM 要求建置模型。
3、預鑄及預制的結構組件也可另用其它特別工具設計,建置后再并入結構BIM 模型中。
4、結構 BIM 模型包括所有承載荷重的混凝土、木材、及鋼構架,也包括非承載的混凝土架構,基本組件有墻、版、梁及點陣框架,需以正確的工具(如:墻、版等)建置,若沒有適當工具,可改用其它適當工具建置該組件,但應將該組件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5、結構模型可按結構送審需求區分為不同階段。
6、鋼筋及接頭細部建模可在設計時間階段用適當的建模工具建置。
7、比建模需求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2D 圖補充說明。例如:小于10 公分的組件不必建模。
8、2D 圖可做載重規劃。
9、若BIM建模工具受限時,可用2D圖做柱明細,柱明細應有柱形狀及斷面。
10、結構組件應依樓層分層建置。
11、參數需求:類型、材料、組件編碼、及大小尺寸,其中「類型」參數供數量提取使用。
十二、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時,需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之組件。
例如:用個別的梁建立完成屋頂桁架后,應將這些構架群組,并將其「類型」定義為“Truss”(桁架)。結構建模導則匯整如下表:
表7:結構建模導則
(三)機電建模導則
1、機電建模導則(空調與機械通風、給排水與污水、消防系統、電力系統)匯整如下表所示。
2、機電模型檔案切分原則,主要目的在避免因模型文件過大而影響模型建置與使用的順暢度,宜視個案規模決定是否進行切分。以單一檔案完整表達單一子系統為原則,但仍應顧及接口工程或項目的完整性。
表8:空調與機械通風建模導則
表9:給排水與污水建模導則
表10:消防系統建模導則
表11:電力系統建模導則
六、運營階段模型屬性深化原則
自設計時開始建立BIM模型,組件就須帶有的它的屬性數據。隨著工程的進展而需要更深化其所帶有的屬性數據,且須配合 COBie 窗體的項目進行填寫。在營運維護階段,在 COBie窗體中填入足夠的信息會更有效地滿足運營維護上的需求。
運營維護階段BIM模型應較設計與施工階段更精細與深化,而深化的程度與標準則須透過后續業主、營運維護單位、圖資管理單位、BIM 建置單位各方進行協調后訂定之。營運維護階段 BIM 模型建置深化過程中所須帶有信息欄位,建議應考慮:
1. 聯絡信息:為使后續維護更新及保固服務作業順暢,應考慮保留各類型設備與其供應廠商及保養廠商的聯絡信息。
2. 養護信息:考慮未來執行各項設施的日常與定期保養作業,其保養之標準作業流程等文件信息應考慮留存。
3. 個體信息:為未來保固期滿后之設備置換與更新,減少與原產品的形式上的差異,應考慮保存記載該設備目前狀態的信息,如型號、序號、顏色、尺寸、價格等。
依以上原則考慮,以及達到有效率的營運維護管理,在各 COBie 頁簽中的字段中,建議填寫的字段如下表所示:
表12:運營BIM模型-Contact聯系信息
表13:運營BIM模型-Facility項目、位置與設施信息
表14:運營BIM模型-Floor樓層信息
表15:運營BIM模型-Space空間信息
表16:運營BIM模型-Type設備、茶品、材質類型信息
表17:運營BIM模型-Component元組件信息
|BIM聯動三領域 ||BIM學習網原創合集1 ||BIM執行計劃 ||項目級BIM應用標準 ||萬科的科技化之路 ||數據才是BIM本質 ||BIM硬件原理 ||裝配式建筑&BIM ||綠色建筑&BIM ||BIM入門四本書 ||BIM工程管理方法體系 ||萬科新三好住宅 ||BIM26大失敗 ||統一建筑語境的BIM+FM ||BIM RFP ||BIM文檔邏輯地圖 ||| IPD思想與BIM價值 ||IPD合同深度解析 ||數據驅動空間價值 ||FM國際趨勢 ||BEP全案 ||BIM標準邏輯 ||鐵路BIM應用匯總 ||產業互聯網 ||迪斯尼BIM ||你不知道的中國尊 ||路橋隧BIM大全 ||萬達BIM探秘 ||創新1-N模式 ||BIM百問1-8 ||BIM百問9-16 ||BIM百問17-24 ||BIM管理基礎 ||數據相關性及價值 ||VR內容創新 ||BIM百問25-32 ||BIM百問33-40 ||雄安第一標 ||BIM百問41-48 ||BIM百問49-56 ||企業BIM能力發展關鍵問題 ||BIM百問57-64 ||上海中心BIM省1億探秘| |千億承包商為何說用不起BIM ||BIM工業項目應用實踐 ||英國BIM路線圖看企業謀與動 ||產業創新圖譜 ||BIM深化設計要點與優劣 ||BIM進度質量實施要點 ||BIM的三種螺栓關鍵問題 ||BIM數據邏輯 ||GOOGLE智慧社區模型 ||模型審查 ||裝配式項目BIM應用案例 ||BIM模型常見問題 ||模型版本控制 ||互聯網家裝案例 ||BIM阻力 ||承包商項目經理看BIM ||裝配式建筑十大核心能力 ||承包商BIM的正確姿勢 ||ISO19650-1 ||ISO19650-2 ||國內軌道BIM應用現狀 ||軌道BIM臺灣經驗1 ||軌道BIM臺灣經驗2 ||數字化轉型成功要素 ||空間產品視角BIM模型價值 ||MEP及BIM費率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