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電池、瓶蓋、鑰匙
呆到它們該在的地方叫“物品”
當它們去錯地兒
“竄”到食道、胃里、十二指腸
那就是絕對“危險物”
分分鐘得取出啊!
消化內科內鏡中心副主任姜海波救治過無數的吞食異物者,取出的魚刺、骨頭、紐扣、電池、叉子、擺到一起就是一個“衣食住行用品展”。
小編今天跟大伙一起,聽姜海波主任講述患者的各種“奇葩”經歷,細數那些年取過的“異物”……
別說話、別笑,安安靜靜吃飯不好嘛
47歲的陳先生常年在鄭州打拼,趁著休假回了趟老家,和親朋好友久別重逢,格外喜悅,雞鴨魚肉一頓嗨吃,大家邊吃邊聊,邊聊邊吃,一個不小心,陳先生誤將一根魚刺吞入咽喉部,咳不出、咽不下,很是難受。
到鄭州人民醫院后,姜海波主任立即應用無痛胃鏡對陳先生進行檢查,發現有一根長長的魚刺橫著卡在食管的上段,兩端深深地扎進食管壁中,如不及時取出,隨著食管壁的蠕動,魚刺會越扎越深,直至穿透食管壁造成食管穿孔甚至食管氣管瘺或刺破主動脈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姜海波主任應用異物鉗耐心、細致地鉗夾魚刺的一端,將其分離出食管壁后,調整魚刺的方向與食管腔縱軸一致后安全地取出魚刺。術后陳先生感覺先前的不舒服明顯緩解。
喝高后 他暈暈乎乎吞了個叉子
20歲的小伙子小馬,生日當晚和哥們一起慶生,酒一杯接一杯下肚,小馬很快就喝高了,他暈暈乎乎想找點吃的墊墊肚子,隨手拿起身邊的生日蛋糕三兩口就吞了下去,吃完不一會,小馬就感到胃部劇烈疼痛,朋友們立刻把他送到鄭州人民醫院。
經胃鏡檢查,發現小馬十二指腸里橫著卡了把叉子,是用來吃生日蛋糕的小叉子,姜海波主任用異物鉗將叉子調整角度后順利取出,幸虧送來的及時,如果叉子刺破十二指腸壁后果不堪設想。
別鬧!惡作劇險些成悲劇
很多小伙伴都有用牙開瓶蓋的“技能”,小編每次看到都會佩服大伙牙齒的“堅韌”,而這次受傷的不是牙齒,更驚悚的事情發生了……
學生小張和幾個小伙伴在夜市攤上聚餐,大家慫恿著小張用牙起瓶蓋。為了讓氣氛更“佳”,朋友們拿著啤酒使勁晃動幾下,想看啤酒噴涌而出。不料,小張剛把瓶蓋咬開,強烈的氣體瞬間把瓶蓋頂入小張的喉嚨,看的大家都慌了神,趕緊把小張送往醫院。
來到內鏡中心經胃鏡檢查后,發現瓶蓋卡在小張的食道內,創面有充血水腫、糜爛伴少量出血,硬取會劃傷食道 ,姜海波主任用異物鉗將瓶蓋調整方向至光滑面朝上后,安全取出。
Q
針對接踵而至的誤吞異物的病例 ,您有哪些想給大家提醒的?
姜海波主任:在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咽,不要說笑打鬧或者玩手機,吃飯分心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
老人誤食多為棗核,端午節前后會高發因誤吞棗核就醫的情況,老年人要仔細進食粽子,不要將棗核含在嘴里,一不小心就會誤吞。棗核誤吞很容易扎破氣管、腸胃,造成大的損傷。
孩子多誤吞紐扣、電池、硬幣等,家長們務必將家中的小物品收拾好,以免被孩子誤吞。也要多教育孩子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里玩。
Q
拿饅頭噎、拿醋泡這種“偏方”好使不?
姜海波主任:千!萬!不!可!以!對于喝醋軟化吞食的魚刺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行,而且還會對被異物破壞的組織造成更大的刺激和損傷。而吃饅頭硬咽一方面會加大手術難度,另一方面會讓會更容易扎穿氣管咽喉。
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就醫,醫生可以通過喉鏡或胃鏡手術將其取出。
另外,姜海波主任特別提醒,一旦吞食異物,第一時間禁食,一定不要按照自己的方法處理,及時就醫才是最佳選擇。
馬英杰
鄭州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
主任醫師
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30余年,在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病及內鏡診療方面有著較深的造詣。在重癥肝病與腸道微生態的基礎研究及臨床干預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科技攻關課題8項,獲得省市科技成果獎8項。在SCI及中華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先后獲得省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鄭州市健康衛士、醫德標兵、鄭州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拔尖人才、科技攻關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科室咨詢電話:0371-67077119
專家介紹
姜海波
鄭州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擅長消化內鏡下常見、多發、疑難病例的診斷及治療,早癌的診斷治療,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超聲胃鏡、小腸鏡、EMR、ESD。
內鏡診療區咨詢電話:0371-67077679
聯
系
方
式
供稿:宣傳部 李琰
編輯:王佳男
“減重圣手”梁輝教授周末來院,胖友們打卡嘍~
5招兒,讓你夏天白著過
午睡圖省事趴桌子上,頸椎很受傷!
傳神!美小護手繪,教您戰勝頭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