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印象中的云南
是風花雪月
是四季如春
是彩云之南
當我們從太空俯瞰
云南由于復雜的地貌
即使放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里
也相當出眾
風花雪月不過是
大云南的滄海一粟
真正的云南
是中國最復雜、最多彩的省份
是永不回應的高冷雪峰
也是孕育生命的熱帶雨林
是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
也是靜謐旖旎的高原湖泊
還是中華民族56個成員中
26個民族的世居家園
它的多樣
遠超你的想象
地殼沉降之處則積水成湖
形成高原湖泊群
包括滇池、瀘沽湖、撫仙湖、洱海等
當萬千水流匯聚成大江大河
獨龍江、怒江、瀾滄江
金沙江、元江、南盤江
六大江河奔流而下
其勢能已經無可阻擋
江河在群山之間劈削出
中國最為壯觀的高山峽谷群
包括虎跳峽、牛欄江大峽谷
瀾滄江大峽谷、怒江大峽谷
獨龍江峽谷等等
僅僅約30千米后
金沙江又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
以10米/秒的速度咆哮而過
下切形成虎跳峽
從峰頂到谷底相對高差達數千米
驚心動魄
而較小尺度的立體化塑造
也同樣精彩
在喀斯特高原上
曾經相對平整的大地
被降水溶蝕成“千刀萬刃”
是為石林
又或成為一個個“小山包”
是為峰林峰叢
(普者黑的峰林)
▼
而遠古河湖干涸后的地表
則被降水沖刷成高大的土柱
是為土林
(元謀浪巴浦土林,攝影師@馬鴻煒)
▼
從整體到局部
從宏觀到微觀
整個云南已經徹底“立體化“
但事情并沒有結束
時間的折疊也已經開啟
當冰期來臨
其他地方的動植物大量滅絕
云南的生靈卻可以通過
短距離的垂直遷移或水平遷移
找到“避難所”
滇桐、華蓋木等
許多古老的孑(jié )遺物種
得以在云南延續
(華蓋木,高度可達40米,該物種在地球上生存已經超過了千萬年,目前僅存在于中國云南和緬甸,云南野生僅存52株,圖片源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
▼
而折疊的地形又將云南分割成
生靈在其中分別演化
新的物種不斷產生
(香格里拉杜鵑花,云南是杜鵑花的演化中心之一,擁有300多種杜鵑花,占世界總數的一半,攝影師@崔永江)
▼
一古一新之間
時間
被折疊了
生靈穿越古今在云南交匯
其生物多樣性因此大大豐富
達到全國之最
云南成了中國的植物王國
有高等植物1.8萬多種
占全國一半以上
在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攝影師@李濱)
▼
雨林中
望天樹可以生長到88米
近30層樓的高度
是中國最高的樹種
(望天樹,樹間架設了供人行走的天梯,攝影師@圖蟲創意)
▼
榕樹也恣意生長
根生干、干生根
最大一株榕樹的樹冠
占地超過5000平方米
真正“獨木成林”
(瑞麗的獨樹成林,攝影師@張愷欣)
▼
在滄源佤族自治縣
象征著謙謙君子的竹子
也變得“膀大腰圓”
最粗可達36厘米
是竹類中最粗的一種
稱為巨龍竹
(巨龍竹,圖片來源@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在哀牢山、高黎貢山
常綠闊葉林遍布山體
石櫟屬、青岡屬、栲屬
木荷屬、潤楠屬、木蓮屬
各種樹木樹冠稠密
渾圓如花菜狀
(高黎貢山,攝影師@沈云遙)
▼
云南松、冷杉、云杉
造就了這里成片的針葉林
展眼望去,林海蒼茫
(白馬雪山,攝影師@劉珠明)
▼
高山林線之上
高原冷濕之處
(丙中洛,攝影師@張自榮)
▼
草甸與密林中
還擁有野生觀賞植物2500余種
(請橫屏觀看,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大坪子村花海,攝影師@柴峻峰)
▼
另一方面
獸類、鳥類、魚類
都占到中國種數的50%以上
郎森作品欣賞:
姚鐘華作品欣賞:
王晉元作品欣賞:
?內容出自轉載,我們致力于精彩內容推送,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