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
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們的情感世界里,不僅有愛,還有共同的理想。(按姓氏排序)
0 1
陳竺和陳賽娟
衛生部部長陳竺有著從知青到科學家的一段傳奇經歷,他的夫人陳賽娟院士同樣在白血病領域作出了很大貢獻,被稱為“中國最美麗女院士”。夫妻倆師出同門,是業界令人羨慕的院士伉儷。
0 2
曹天欽和謝希德
一個自小身罹重疾的纖弱女子,何以能夠在人才濟濟的物理學領域脫穎而出?謝希德教授說,她之所以能有今天,她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有她先生曹天欽教授的一份功勞。
0 3
范海福和李方華
共同致力于發展電子顯微學理論與方法,不僅是生活上的伴侶,更是彼此事業的有力支持者。在工作上的敬業程度堪稱典范,關心年輕人進步,培養了大量海內外杰出的電子顯微學人才。
0 4
谷超豪和胡和生
谷超豪院士和胡和生院士,是師從同一位宗師的一對伉儷,50多年來,他們志同道合,風雨同舟,在共同喜愛的數學領域,攜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在數學界,谷超豪,被認為繼20世紀大數學家艾里·嘉當之后,第一位在無限變換擬群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的人;胡和生,則是中國數學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
0 5
何炳林和陳茹玉
一位是我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一位是我國農藥研究的先驅,夫婦倆攜手為中國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0 6
柯偉和李依依
“和睦的家庭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常常有人問他們,兩個人都是院士,家里誰說了算?柯偉院士曾做過有趣的回答:“我是頭她是脖子,頭動脖子動,脖子動頭也得跟著動。”李依依院士也說:“和諧的家庭才是事業的基礎。”
0 7
閔恩澤和陸婉珍
閔恩澤當之無愧地被中外科技界公認為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奠基人,陸婉珍也被公認為我國分析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夫妻倆在石油化工科技領域比翼齊飛,美譽共播。
0 8
錢三強和何澤慧
何澤慧與其丈夫錢三強——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學家、新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二人一起,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0 9
吳仲華和李敏華
在57年的共同生活、工作中,李敏華與吳仲華相親相愛,榮辱與共,兩人又都榮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被傳為佳話。
10
王陽元和楊芙清
王陽元、楊芙清同為北京大學教授,王陽元是我國硅柵 N 鉤道 M O S 集成電路技術開拓者之一,楊芙清被業界譽為我國的軟件工程鋪路人。比爾·蓋茨第一次來華訪問時,稱最想見的中國科學家是周光召院士和楊芙清院士。
11
徐光憲和高小霞
徐光憲與夫人高小霞相濡以沫五十余載,事業比翼齊飛,1980年兩人一起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2
許國志和蔣麗金
和一般的院士不一樣,蔣麗金和許國志夫婦回國這許多年來并沒有接二連三地獲得這樣那樣的獎項,這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從事的科研課題任重而道遠。他們夫婦為開拓中國的運籌學 、系統工程學和光化學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并培養出了數十名博士、博士后接班人。
13
楊立銘和夏培肅
楊立銘,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他和夏培肅興趣相近,知識相通,學業、科研和生活的完美結合成就了他們相知相愛的一生。
14
章申和匡廷云
匡廷云是在1958年蘇聯莫斯科大學遇到章申的,這位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的小伙子像匡廷云一樣,作為國家公派留學生,在莫斯科大學生物系做研究生。兩位來自中國的生物專業留學生在異國他鄉走到了一起。
15
鄒承魯和李林
在中國,一家三口同為中科院院士,又同為政協委員的家庭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女兒李林、女婿鄒承魯。
16
鄭樹森和李蘭娟
一位是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聯合移植事業的開拓者。李蘭娟和丈夫鄭樹森,是我國科學界少數的幾對院士夫妻中的一對。
17
周廷沖和黃翠芬
黃翠芬與我國軍事醫學藥理學創始人和開拓者、著名生化藥理學家周廷沖,是迄今軍中唯一一對院士夫妻。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與丈夫謝絕美國優厚待遇,在太平洋上漂泊56天,歷經千辛萬苦才“偷渡”回國,夫妻兩人攜手在各自領域書寫了令人矚目的輝煌。
18
張文裕和王承書
張文裕和王承書應當時錢三強所長之邀同到原子能所工作,為中國的核物理事業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了杰出貢獻。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