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有件大事可能你們都沒留意,但和我們13億人都關系重大——
這還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后,第一次對醫保目錄做全面調整,里頭新加了不少治癌癥的、治慢性病的、治兒童的藥,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說起來,醫保你肯定用過,但到底保什么、怎么報,估計仍是一筆糊涂賬。今天,我就來詳細聊聊這些問題,分享幾個醫保報銷的隱藏技巧~
首先,我們看病時怎么知道一項費用能不能用醫保報銷呢?關鍵看是否在“三大目錄”內。
這三大目錄分別是——
第一,藥品目錄。也就是上面說的這次調整的目錄。當醫生開的藥在目錄內時才可以報,一般分為甲類和乙類藥。目錄外的藥品屬于自費藥,也叫做丙類藥。
甲類藥:臨床必需、廣泛使用、療效好、價格低,費用全部納入報銷;
乙類藥:臨床可供選擇、療效好、價格稍高,患者自付一定比例后納入報銷。
比如這一次,就將74個基本藥物由乙類調整為甲類,能全部報銷的藥物更多了。
第二,診療項目目錄。比如治療費、檢查費、手術費等。要注意的是,有些常見的診療項目也是不能報銷的,例如:
掛號費、病歷費、院外會診費;
健康體檢費;
非功能性整容,比如牙齒矯正等。
第三,服務設施目錄。主要就是指床位費。
通常來說,普通病房的床位都屬于報銷范圍。而對住院環境要求較高,需要入住貴賓病房,那么就得自己掏錢了。
一些大病的治療,往往需要用到進口藥、特效藥,對醫療設備也有很高要求。費用昂貴卻不在醫保目錄里,只有我們自己想辦法。
所以,能讓醫保目錄慢慢擴大,是件很實在的好事,尤其是把那些治癌癥等重大疾病的“救命藥”納入藥品目錄。
知道了哪些能報、哪些不能報,我們再來看看具體應該怎么報。
你可能經??葱侣務f某地的門診可以報銷80%、手術住院報銷90%,可等到自己生病的時候,卻發現根本沒有報銷那么多。
是新聞在忽悠你嗎?
還真不是。
其實醫保報銷的模式,基本如下圖所示:
首先,要扣除起付線。
超過起付線的數才能報銷,沒超過只能自己付,這和商業保險的免賠額是一個意思。
比如我的上海職工醫保,門急診和住院的起付線,都是1500元/年。
平時我看門診每年用不了幾百塊,就全部要自費。(這里稍微解釋一下,即便你看病刷的是醫保卡里的錢,也可能只是刷里面你的個人賬戶部分,不算報銷。)
除了起付線,報銷還有封頂線。
這是醫保的最高支付額度,一個人一年最多給報這么多,超過的部分,不給報。
還是拿上海職工醫保舉例,住院報銷的最高支付限額是53萬。
這個封頂線和城市經濟水平密切相關,不少三四線城市的報銷上限只有20多萬。
有了上限和下限,當中還要扣除自費內容。
這就是指不在上面說的“醫保三大目錄”里,必須自己付費的內容了。
比如很多大病涉及的藥品、醫療器械,如果不在目錄中,那么即便有醫保也無法報銷。
那么,剩下都能報嗎?
也不是,還要扣除自付部分,這就涉及報銷比例了。
究竟多大比例能報銷,具體數字各地差異很大,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也各不相同,還跟你看病的醫院等級有關。
總的來說,醫保報銷比例都在60%-90%之間。
醫保哪些能報、該怎么報,這些都是基礎問題,我還想跟你講講,怎樣才能最大程度利用好醫保。
隱藏技巧第一條,小病別去大醫院。
各個省市雖然報銷標準不一樣,但有一條是普遍存在的:
醫院的等級越高,報銷的比例越低。
比如說上海,像我這樣的職工醫保,超過起付線部分一級醫院可以報銷65%,二級醫院60%,三級醫院就只有50%了。
所以啊,只要不是太大的問題,沒必要去三甲醫院湊熱鬧,不劃算。
其次,醫保盡量不要斷繳。
從醫保斷繳的第二個月開始,看病就不能報銷了。
萬一你醫保斷繳超過3個月,不僅要重新繳納6個月之后才能生效,而且還會影響你的連續繳費年限,導致報銷限額變低。
關于斷繳的規定,每個城市不太一樣,有需要記得打全國統一服務電話12333,提前問清楚。
最后,我還要提醒一句,醫保一定要參加,但它也只是最基礎、最普惠的保障,看完上面的科普你也能感受到它的很多不足——
報銷范圍的限制、起付線和封頂線的限制、報銷比例的限制等等。
如果還想報銷國家醫保不能報銷的部分,希望獲得更好的醫療手術服務,或者僅僅是社保不在當地,沒法進行異地就醫……
這些情況下,一份商業醫療險,每年花上幾百塊,就是對醫保最好的補充。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在強調大家在資產配置的時候留出保險的份額。
P.S.
說到保險這塊,我的好基友里奧可是資深大牛,如果你對國家醫?;蛘哚t療險還有疑問,可以直接添加里奧小助手進行交流:caijizs033,或者掃碼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