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開始接觸浮針,至今已一年有余。浮針對我的影響之大,遠遠超乎預料。現將本人的學習應用浮針的經歷和幾點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 朦朧而美妙:與浮針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第一次接觸浮針是2018年4月,參加山東省立醫院趙鵬醫生組織的浮針地指導班,回想當時,或許是受到多年傳統中醫教育的影響,本人對浮針還抱著懷疑的態度:皮下淺刺的治療方式,其臨床治療效果究竟如何?然而,浮針教學的獨特模式,以及浮針療效的快速反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授課老師的幾句話:浮針沒有秘密;浮針只能治療與肌肉相關疾病;大家都要操作一下,今天務必學會進針,掃散...
經過短暫的培訓學習,帶著剩余的未拆封的幾根浮針,從此開啟了我的浮針生涯。
二 夢想遭遇現實:曲折的浮針臨床之路
出了新手村,進入漫漫升級路。靠著培訓班學來的一點皮毛,回到單位便照貓畫虎,開始使用浮針治療頸腰椎疼痛。期望自己能夠同授課老師一樣:摸幾下,打一針,掃幾下,病好了。然而“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現在回想這一段經歷,或許諸位浮針同行會有共同的感受:大部分患者治療有效,但是更大一部分患者的療效不滿意;治療有效不知道為什么;治療無效更不知道為什么。患肌到底怎么摸?再灌注活動到底怎么做?為什么扎上浮針手腳就不麻了,拔掉浮針沒多久又開始麻木?為什么治療當時疼痛緩解,回家后反而疼痛加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使用浮針的信心一點一點消逝;面對患者一次又一次的質疑,在不斷的解釋過程中,甚至連自己也開始懷疑:浮針,真的如同宣傳的那般有效?
度過了蜜月期,又經歷了磨合期,時間已過了大半年,經過了不斷地摸索,浮針技術也不見有多大的起色。回想這一過程,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浮針無效,反而是浮針立竿見影的及時療效,與病情反復之間的巨大矛盾。
三 撥開云霧見青天:廣州進修浮針心結得解
浮針治療及時有效而病情極易反復,一直是困擾我的最大心結,也是對浮針自信的極大打擊。帶著這一問題,我于2019年3月來到廣東省中醫院進修,特意申請跟隨孫健老師學習浮針,從此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浮針歷程。
初到孫健老師的診室,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的學術素養,更是浮針人特有的自信,尤其是孫健老師發自內心的對患者的關心,可以用一句話總結為: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也是跟隨孫老師進修浮針的3個月最大的收獲。
此次浮針進修,不僅開闊了思路、提升了技能,最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案例,讓我重拾信心,可以重整旗鼓,再次上路。與大家分享進修期間的兩個浮針成功案例,一個是高齡術后尿潴留案,一個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男,54歲,因“勞累后左側踝關節紅腫疼痛2天”于2019年5月21日到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科孫健主任處就診。左側踝關節內側、外側壓痛陽性,關節活動受限,伴局部腫脹,皮溫高,色紅,無法正常站立行走。疼痛評分7分。患肌檢查:左側腓腸肌外側頭(++++),左側脛骨前肌(++++),左側腓骨長肌(+++)。患者先取俯臥位,針對左側腓腸肌外側患肌進針,分別配合足跖屈、屈膝關節再灌注活動。再取仰臥位,針對脛骨前肌患肌進針,配合足背屈再灌注活動。治療結束后,囑患者下床活動,可站立行走,疼痛評分3分。治療現場具體情況見視頻。后又治療2天,疼痛基本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
下面主要是結合進修的經歷,講講個人針對浮針學習的幾點體會。由于知識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懇請提出寶貴意見。
1打牢基礎
《浮針醫學綱要》是目前浮針最高級別的指導書,也是浮針人的必讀書目。有這樣一句話:浮針只有一個老師,就是符仲華老師,浮針人都是符老師的弟子。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鳥,此書是必讀。孫健老師曾對我們講過,大概每半年時間,他就會把《浮針醫學綱要》讀一遍,每次都有新收獲。這讓我著實羞愧。后通過仔細閱讀,發現之前的諸多疑問,原來符老師早就寫到書里了。
2重視解剖,兼容并蓄
嚴格的講,解剖知識也是基礎。這里單獨列出,是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浮針是基于基礎醫學的現代針灸。解剖知識是理解認識疾病,指導浮針治療的基礎,更是浮針人進步的階梯。以前文的手麻為例,我們如果只處理前臂的屈肌,而忽略了頸部的斜角肌(或者前臂的伸肌),則極易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甚至影響治療效果。除了要努力學習解剖知識,骨科、康復科等專業知識,也有利于對疾病的理解,指導疾病的治療。
3跟師學習
跟師學習,可以尋找差距、發現問題,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對提升自信、提高浮針臨床治療水平,大有裨益。此次進修,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除了重拾浮針自信,更重要的是浮針臨床思維的建立,對浮針醫學的整體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膝關節痛為例,之前主要處理股四頭肌,脛骨肌、腓骨肌,小腿三頭肌,往往出現當場有效,明顯反復的困境;而通過跟師,了解了膝關節痛不僅跟以上肌肉有關系,更與內收肌、臀肌有關。頸肩背部疼痛不僅要處理頸后部的伸肌,頸前部的屈肌,甚至胸部肌肉都與頸肩背部疼痛密切相關。
在進修期間,除了跟隨孫健老師學習,也有幸結識路志術、張居璐以及劉德龍三位良師。雖然只有短短幾天時間,但還是偷師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讓我們見識到了靈活多變的再灌注活動,期待有機會再向幾位學習。除此之外,還結實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浮針兄弟姐妹,也要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在此不一一贅述。
最后要感謝符仲華老師,感謝孫健老師,感謝浮針路上的每一位領路人。浮針之路,絕不會是坦途,注定是曲折的,艱苦的;但浮針之路,只要堅持,必定是光明的,是成功的。
圖片制作:邱建林
編輯排版:宣傳部
北京浮針診療微信號:FSN13913908702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一樓六診室
時間:周二、周四上午(8:00-12:00)
地址:北京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和平東橋),北京中醫藥大學老校區南門東側。
浮針醫學企鵝門診
時間: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地址:三里屯盈科中心企鵝診所
學習浮針:
1、浮針臨床帶教小班:朱部長:17803208887
2、特訓班、RA營:劉主任:13830867621
浮針醫學官網:http://www.fuzhen.com.cn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