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吃俠在出去逛街的時候,突然手機沒電了,這可怎么辦啊,突然想起了現在有共享充電寶這種東西,美美的把手機的點充滿了,但是突然讓我們的白吃俠高興不起來了,怎么漲價了,居然一小時就要三快錢,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白吃俠決定去調查一下,畢竟這關乎到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啊。
2019年過半,共享充電寶再一次成為行業焦點。在經歷過2017年底、2018年殘酷的洗牌期后,共享充電寶行業大盤在2019年穩步擴張。它不但默默遍布城市各類消費場所,成為高頻次的硬需求,而且還漲價了——原先1元/小時的租金,如今已普遍上漲為2元/小時,甚至有品牌開出3元/小時的價碼。
與哀鴻遍野的共享單車相比,經歷洗牌后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已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市場局面。幸存的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良性循環,甚至已實現自我造血,還開始尋找收取租賃金之外更多的盈利可能。
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最高每小時要收費3元
不過,和每次漲價都引來輿論關注的共享單車不同,共享充電寶的漲價有些低調,受到移動互聯的影響,手機是一個重要載體,市民也表達出了很大的寬容度。
用戶習慣逐漸養成頭部企業實現盈利
從2015年共享充電寶出現,到2017年爆發,經過激烈的競爭與淘汰,行業慢慢跑出了以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為主的四家頭部企業,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市場局面。
手機電池的續航能力始終是手機廠商難以逾越的難題,這也使得共享充電寶的需求始終旺盛。“商家也把共享充電寶當成一種服務,畢竟消費者現在都習慣吃個飯順便充電,共享充電寶幫助商家吸引流量,也提升了服務品質。
對于商家來說,共享充電寶不僅解決了消費者手機充電的燃眉之需,還能帶來額外的收入。一位餐飲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放置共享充電寶對商家來說沒有成本,但每借出一塊充電寶,商家都能拿到一定比例的抽成。因此,各大小商家普遍接納了共享充電寶的入駐。
“對于共享充電寶來說,經過長達兩年的運營與投放,基本上已經將自助充電設備鋪設進了各地吃喝玩樂商圈。”可鋪設的渠道已經被占領完,成本已經花下去了,自然就到了收割的環節了,當消費變成一種習慣,自然很多人不會在意價格的多少。
而這個社會真正免費的東西很少 ,自古以來這個市場都遵循著“羊毛出現在羊身上”的道理,而白吃俠就是抓住了消費者這個痛點,研究出了一個沒有套路的雙方互惠互利的方式,把原本用來做打折促銷的錢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讓消費者實現免單,而商家也能夠帶來一定的流量,節省了引流成本。而作為消費者要做的及時排隊免單,對于這種方式你們,你們是否認可呢?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只是換一種支付方式,換來的卻是免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