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體量還是實力上看,印度在整個南亞次大陸都屬于巨無霸類型的存在,排名第二的巴基斯坦與其差距都非常明顯的,更何況是亞洲陸地面積最小的成員馬爾代夫呢。
馬爾代夫面積不到300平方公里,人口才40多萬。這個地處海上交通要沖的地方印度始終沒能將其變成“錫金第二”,一來因為馬爾代夫自身特殊的生存之道;二來因為世界形勢的不斷改變讓印度一直找不到機會。一直以來,馬爾代夫聞名于世的都是這里絕美的旅游風光,這個印度洋上美麗的珊瑚島國被稱作“印度洋的眼淚”,美麗卻也非常脆弱。馬爾代夫面積極小人口也少,匱乏生存必須的各種資源,甚至也沒有軍隊,只有一支1000多人的安全衛隊而已。
可馬爾代夫雖小,卻也有自己的生存手段。馬爾代夫群島地處印度洋的中北部,向東是馬六甲海峽,西北是波斯灣,西部是亞丁灣。中東各國、歐洲與東亞、東南亞等地區之間的海上貿易運輸必須要經過這里,馬爾代夫算得上是整個印度洋的交通要沖之一。有了這樣的優勢條件,馬爾代夫自然不會浪費。長久以來,馬爾代夫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與各國進行合作,也從不輕易站隊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如此一來,在馬爾代夫擁有利益存在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如果印度對馬代真的動手,自然會受到強大的外部力量制衡。
近代,幾乎整個南亞都屬于英國的殖民地,馬爾代夫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馬代并不屬于當時的英屬印度總督管轄,而受制于英屬錫蘭。印巴分治印度誕生以后,馬爾代夫仍舊處于英聯邦之內。雖說二戰以后英國已經不復當年,可爛船還有三千釘,有英國罩著,印度也是投鼠忌器。另外,當時的英國在馬爾代夫南部的甘島建立有軍事基地并且擁有駐軍,馬爾代夫南部不遠處就是著名的迪戈加西亞。上世紀中后期,英國逐步退出印度洋,而將迪戈加西亞借給美國建設了“印度洋上不沉的航母”。如果印度想要插手馬爾代夫勢必就會影響到美國的優勢,美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從葡萄牙手中奪取果阿,從法國手中收回法屬印度,強并錫金,這些都讓印度成為二戰后亞洲面積擴大最多的國家。然而時移世易,如今印度想要故技重施也是不可能的。馬爾代夫再弱小也是個國家,印度若把當年對錫金的那一套用在馬代身上,必然引發猛烈的國際反應。更何況馬代牽扯著諸多國家的切實利益,比如去年馬代生變,印度剛準備動手就引發各方注意,最終不得不放棄。這種情形下,印度想兼并馬代根本沒有可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