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企業(yè)的斷供事件,華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盡管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第一時間“揚眉吐氣”地說“備胎”轉正。其實真正到了“斷供”時間到來,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接連而來,之后成為華為“新聞發(fā)言人”的任正非就證實了這些意想不到的事件:華為幾萬名工程師為改版工作加班加點,而且華為2019年還將減少約3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當然,這300億美元的收入減少是指華為在2019年所計劃的年度收入基礎上而減少的,基本上來看,華為2019年的經營收入相比2018年不增長。
對于收入比計劃減少300億美元,這是華為任正非的“悲觀策略”還是“底線評估”,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到目前為止,2019年已經經過了一半的時間,華為內部的財務結算理論上已經結束,收入是否同比持平或者增長已經是一個明確的結果。而最新的消息是彭博社報道華為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xiàn)了同比30%的收入增長。
對于這個經常報道假消息的外國新聞機構,我們不知道能不能相信,而華為也避而不談,估計是還沒有到合理、合適的時機。然而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華為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增長是肯定的,其業(yè)務真正艱難的時期在二季度,2019年一季度華為已經同比增長了40%。彭博社提供的數(shù)據不會錯到哪里去。
更加良好的趨勢是,現(xiàn)在華為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相對于第二季度已經趨向好轉,斷供事件已經基本結束,5G業(yè)務正式進入規(guī)模化供貨建設階段,手機業(yè)務不僅在國內急速上升,而且已經解決的谷歌安卓系統(tǒng)的更新問題也打消了境外市場和消費者的疑慮,例如日本經銷商已經上架了華為手機再次銷售。在這樣的形勢下,任正非所說的減少300億美元收入的預測似乎成了一個“不準確”的判斷:也就是說在形勢惡劣的2019年上半年華為就已經完成了增長目標,而在形勢轉好的下半年,華為的收入不會比計劃的目標少。華為手機在這個時期的影響應該是任正非預測的重要因素,現(xiàn)在這個因素已經最大程度地消除著影響。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但愿任正非的預測是錯誤的。從任正非的經歷、經驗和邏輯思想來看,他是一個“悲觀”的“底線思維者”,正是這種思想促動、塑造了華為的整體行為和習慣,所以華為在這次的斷供事件中才得以“穩(wěn)健”地發(fā)展著,最終結果卻是斷供華為的美國供應商們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慮重重,而這正是將管理哲學貫穿于企業(yè)集體行動的典型代表。在此,我們再一次期望任正非的這個預測是錯誤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