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素有東方星巴克之稱的瑞幸咖啡發布了第2季財報之后,凈虧損為6.813億元,相比于去年同期虧損3.33億元來說,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而持續的巨額虧損之下,瑞幸想要教會中國人喝咖啡這件事情,如今還靠譜嗎?
營收增長684.9%,但虧損也達到同期兩倍
事實上從財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瑞幸咖啡的虧損如今是愈演愈烈,和去年同期虧損3.3億元人民幣來比,今年第二季度的虧損已經突破了6.8億元,確實是在燒錢。不過另一個數據對于瑞幸咖啡來看顯然是比較利好的,公司產品的凈收入為8.7億元,同比增長了689.4%。按照瑞幸咖啡的目標,希望在2019年年底成為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第一大咖啡連鎖企業,而如今成效是顯著的,也就是說瑞幸在各個地區,各個城市瘋狂的開店模式,走的還是比較順利的。
顯然市場對于瑞幸咖啡的持續虧損和持續燒錢模式并不看好,原因就在于咖啡在國內可能并沒有那么大的剛需,雖然需求市場比較多,而國內有著同等咖啡因的產品,那就是茶文化。在茶文化的影響之下,咖啡似乎很難成為絕對的主流,在這種先天條件之下,瑞幸咖啡則是一直被看衰,甚至連相應的目標培養中國用和喝咖啡也備受質疑。
不過從多個互聯網巨頭的突圍之路可以看出,被稱之為戰略性虧損京東、滴滴等等也都是從燒錢模式過來,但市場地位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是增長了數倍,成為巨頭行列。瑞幸咖啡顯然是有這樣的潛力,也就說如今的瑞幸咖啡,在開店途中戰略性的虧損,確實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對于戰略性的虧損并不需要過多的質疑,而瑞幸教中國人喝咖啡這件事情,目前來看效果是顯著的,但最終的結論還是要等待瑞幸咖啡的長期運營之后才能蓋棺定論。
瑞幸真的是在模仿星巴克么?
對于瑞幸咖啡來說,很多人可能直接將它對比為星巴克咖啡,作為咖啡界的大佬以及連鎖行業的巨頭,星巴克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的影響力,都遠非其他產品所能相比。與此同時星巴克的多種理念以及主打的社交屬性,包括相關的價格品質可能都是工薪階層最喜歡的,這么多年以來,星巴克在國內市場的持續耕耘以及品牌上的塑造也越來越成為一部分用戶裝X的標桿性產品!
而反觀瑞幸咖啡,我們發現,其實定位是性價比咖啡,瑞幸咖啡在優惠券之下,一杯咖啡的價格可能維持在10元人民幣左右,相比于星巴克幾乎是攔腰砍斷。同時也是相當一部分用戶群體所能夠接受的價格范圍。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瑞幸顯然是咖啡界的小米,希望能夠將價格高昂的咖啡界拉下平均水準。
除此之外,瑞幸咖啡所主打的模式更像是快餐外賣以及小店模式,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讓用戶來主打社交,縱觀瑞幸咖啡的店鋪,其實店內的所有空間和星巴克相比實在是太小了,而瑞幸也更希望主打快捷便利方式,讓用戶在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咖啡的服務,這是瑞幸的底層理念。所以對應的目標恰恰不是星巴克咖啡,而是更多的外賣咖啡以及小店咖啡包括奶茶等等。
所以從競爭本質來說,瑞幸咖啡并不是星巴克的直接競爭對手,可以算作是潛在競爭對手。
瘋狂的擴張是否有足夠的需求支持
在上市之后的瑞幸咖啡顯然是解決了資金上的困難,于是瑞幸咖啡的負責人表示到2019年計劃門店總數達到4500家,同時要在未來兩年之內達到10000家門店,這樣一來幾乎就覆蓋了國內所有大中城市,而這樣的密集連鎖店模式,可能也會將所有潛在的咖啡消費用戶包圍到瑞幸連鎖圈內,在持續的優惠券以及折扣刺激之下,樂觀估計,用戶量的激增應該不是一個大的問題。
而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瑞幸平均每天在國內新增6.5家店鋪,已經遠遠超過了星巴克開店的速度。除此之外,瑞幸咖啡營銷廣告方面的投入也是劇增,第2季度的營銷支出為2.4億元,在去年的時候,這個資金僅僅為1億元,與此同時,即便是今年的第1季度營銷費也不過0.43億元,可以看出,瑞幸上市之后確實會有一個戰略性的調整,而這個戰略性的調整是以資金為基礎,以速度為目標。
所以從這一層面來看,瑞幸虧損的6.8億人民幣可能更多的是轉化成了瑞幸咖啡的店鋪,以及那些植入人心的廣告。從戰略性虧損的角度來看,瑞幸咖啡虧損6.8億的代價,除了店鋪之外還有激增的用戶數量。根據第2季度的數據顯示,瑞星咖啡累計的交易用戶已經達到了2280萬,同時新增的交易用戶達到了590萬,月活用戶為620萬,這些數據同比增長了410.6%。
單單從目前瑞幸的數據來看,背后的市場需求還是非常強勁的。
瑞幸真的只是一家咖啡店?
事實上,瑞幸對于自己的定義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AI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似乎這些標簽和瑞星賣咖啡沒有任何聯系,對于互聯網市場來說,我們不應該以傳統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個產品,以瑞幸為樣板,在全國超過幾千家的店鋪,理論上認為每一個店鋪都像是瑞幸咖啡從互聯網到線下市場的延伸,而這些延伸更像是八爪魚的觸角。
我們更認為,瑞幸似乎正在建立一個平臺,建立一個餐飲行業的入口,從這一點上來說瑞幸本質上就并沒有瞄準咖啡,而只是以咖啡為切入點,甚至會攻入美團餓了么等等這些點評網站的領地!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瑞幸教中國人喝咖啡這件事情,可能更像是一個噱頭,而大量的補貼用戶去購買瑞星咖啡,也只不過是增加瑞幸咖啡軟件APP對于用戶的粘性,未來在瑞幸咖啡的主業有可能會突然添加更多的東西,如今的瑞幸更像是用咖啡換用戶,用咖啡換流量。
而瑞幸咖啡顯然是不想成為星巴克,它更想成為另一個“美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