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10時許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進口
最后一組500米長鋼軌
駛入接軌點精準落位
這標志著京張高鐵全線鋪軌完成
向開通運營目標更進一步
京張高鐵全長174公里
沿線共設7站
預計將于今年9月主體建成
年底全線開通
詹天佑親筆題的“居庸關車站”
2015年10月25日,列車行進在京張鐵路線上
2018年11月20日,“天佑號”盾構機刀盤從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洞內頂出。當日,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順利貫通。
這是辛亥革命時局圖。圖中所顯示的是20世紀初期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形勢。
這是京張鐵路修成時,總工程師詹天佑(車前右三)和同事的合影。
2016年3月25日,列車在北京居庸關長城腳下的京張鐵路線上行駛。
天佑的遺著:《京張鐵路工程紀略》(左)和《華英工學字匯》(右)。
詹天佑銅像
時間撥回到今天
從引進改良的“和諧號”
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
中國人有了自己的高鐵
用各項技術創新證明了自己
2015年12月28日,列車從京張鐵路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沙城車站駛進京張鐵路北京青龍橋車站。
中國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
從來沒有變!
修建京張鐵路時
為了讓火車能順利爬上陡峭的山坡
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出
巧妙的“人”字形折返線
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個創舉
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附近的“人”字形鐵路。
面對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
他采用從兩端向中間鑿進的方法
八達嶺隧道太長
他又決定從中部鑿井再向兩頭開鑿
讓世人驚嘆
京張鐵路的工程很復雜,其中的居庸關山洞是全路最大的工程之一。這是居庸關的山洞北口。
沒有支持,我們自己摸索!
沒有先例,我們自己發明!
今天的京張高鐵創新從未止步:
為最大限度保護水體
官廳水庫特大橋設計采用岸上拼裝法
將是世界上首例適用于
350公里高速鐵路的鋼桁梁橋
中鐵三局的工人在京張高鐵官廳水庫特大橋進行鋪軌作業(2019年1月13日無人機拍攝)。
國內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車站
——八達嶺長城站
為消除對文物和環境的不利影響
首次采用精準微損傷控制爆破等先進技術
為實現進出站客流完全分離
首次采用疊層進出站通道形式
為具備緊急情況下快速無死角的救援條件
首次采用環形救援廊道設計
工作人員在京張高鐵長城站內進行施工(2017年8月8日攝)
正在京張高鐵上進行試驗的
自動駕駛技術
邁出了新的一步
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
……
一件件大國重器
一項項浩大工程
一次次創新突破
不斷地刷新著世人的想象
這是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眾創設計結果“龍鳳呈祥”(右)和“瑞雪迎春”效果圖。智能動車組將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調試及試驗驗證。
百年巨變
一部京張鐵路變遷史
就是一部中國發展史
航拍百年京張鐵路:京張鐵路居庸關段(2016年11月2日攝)
今天的中國
成就足以告慰先輩
今天的中國
擁有自信從容的腳步
今天的中國
航拍百年京張鐵路:京張鐵路居庸關段(2016年11月2日攝)
就像奔馳在神州
廣袤大地上的高速列車
中國將繼續驚艷世界
駛向未來,駛向復興!
歡迎轉發點贊
來源:新華社
編輯:陳龍
審核:趙丹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