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蘭花鑒別鑒賞中花芽與花苞習性的論述》隨筆中有反季節花芽的簡短論述,有蘭友留言提出質疑7月份的花苞還是反季?過早的花苞開品是影響花色?還是花瓣多少?還是花香?由于他的留言已經刪除,我只能回憶大概的意思。其實他在看了這篇隨筆后誤會了我的意思。本文中所述的春蘭7、8、9月份,蕙蘭8、9、10月份鉆出盆面的花芽建議保留,這是屬于該兩個品種正常季節來的花苞。至于春蘭8、9月份,蕙蘭9、10月份為佳,這是我個人的喜好了。
違背該品種正常季節孕育出的花苞,其開品就很難保證。例如:春蘭與蕙蘭就是低溫春化型的植株,在其生殖生長的孕育過程未能滿足春化需求,就會有諸多不足的情況發生,像花瓣的緊致度,花瓣顯色、放香濃淡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外,還有在滿足不了其對低溫效應的需求下容易產生生理性消苞。2018年我栽培的蕙蘭“六安荷”反季節好不容易綻放了,但卻出現排鈴不暢,展瓣不舒,花朵易早衰的現象等。還有,前段時間我收藏的春蘭“青玉”反季節花苞開了,就在展瓣期間發生了枯萎,這都是缺少有效的春化而產生的副作用。春蘭與蕙蘭反季節花苞由于未能滿足其對低溫春化的需求,直接影響就是發育不良容易出現生理性消苞,即使僥幸保住能夠綻放,其開品亦難盡如人意。
當然,如上而言是有特定所指,針對低溫春化型的春蘭與蕙蘭所陳述一些現象。如果換作沒有低溫春化需求的蘭種當出現反季節花芽,在秋冬綻放時其開品不良影響是否很大呢?相比較而言這只是相對的了。在我的總結中,像四季蘭反季節花苞在秋冬兩季綻放受低溫蒸騰量減少的緣故,反而花期更長,放香則更久,花守顯得也緊致一些。誠然,像秋寒蘭與冬寒蘭花芽雖然不需要低溫春化,但是如果反季節在夏天綻放,奇怪的事情就會發生,那就是該品種在放香的時候是需要低溫促進的,溫度越低冷香就會越足,遺香就會越加明顯,反之,則大不一樣了。這就是蘭花不同品種的反季開花的差異性,感興趣的藝培者不妨多留意一下此現象。
反季節花芽所有蘭種都會出現,這不只是春蘭與蕙蘭獨享,例如:春蘭與蕙蘭在夏天開花,四季蘭在冬天或春天開花,這就是反季節,簡而言之就是違反了該品種在正常季節孕育出的花芽就叫反季節花芽。我在《蘭花鑒別鑒賞中花芽與花苞習性的論述》一文中已經講到了,春蘭與蕙蘭的花芽分化期是在成熟的植株上啟動,一般在春天溫度回升細胞開始生長的時候就會與營養生長同步展開。因此,每年的3-4月份也就是春蘭與蕙蘭的花芽分化期,5-6月份則是旺季。花芽分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是植物的生物機體在緩慢運行,這不如人工制造產品的速度那么快。因此,有經驗的藝蘭者會抓住蘭花的花芽分化期間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的供給量,以實現促花的作用。到了秋天再來采取促花措施,這已經是事后諸葛亮的行為,這就是很多藝蘭者抱怨沒有什么效果的關鍵所在。
反季節花芽的形成那是蘭花植株體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本文的配圖的春蘭“憲荷”何嘗不是呢!該銘品一直不好種植,不好發草。2018年冬季我手中有4苗連體的大草“憲荷”,考慮再三于2019年4月底,全部切單建立保險體系。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前壟壯草來了3個新芽,其中有一處疊芽內側的竟然是一個花芽,這些新芽于7月初鉆出了盆面。造成新芽出土遲這于5月中旬喬遷時脫盆影響不無關系,雖然出來晚了點個個健康倒也是一件喜慶的事情。后面的第三年草與第四年草各來一個新芽,由于孕育的芽少的原因,營養供給足其新芽竟然比前壟草一拖三的長得還要壯,這就是營養分配量供給多寡下的一種必然。像“憲荷”前壟成熟的壯草上的花芽分化是于分株之前就在孕育了,只是切單后更是加速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萌發,總之,出現這樣的喜人景象還是該草體本身具備一定的強健體格與富足的能量儲備,否則一拖三是帶不動的。該生殖被促進生長于7月份鉆出盆面從時間來講,還是屬于稍早了一些,但從其嫩氣來上分析還不錯,故先留之。
縱觀本文我們知道了春蘭與蕙蘭花苞在3-6月份鉆出盆面就是反季節的了,那么這些反季花芽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分化的呢?我們知道蘭花植株的假球莖是具有多個隱性生長點,這其中自然就會包括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且是在植株生長成熟的當年就完成了分化,只待后面時機成熟就會孕育而生。當植株被分株切單或其它誘因被啟動生長,在求生的本能下于不適當的季節出生,這也算是物競天擇的一種吧!總之,既來之,則安之,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就好,不必刻意地去采取什么措施,多多益善,多子多孫,甚好!2019年07月23日萬云坤于國香居
說明:本文配圖是春蘭“憲荷”切單后前壟草出現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同步現象,兩個新芽一個花苞。另外,后壟亦是成功孕育出雙壟新芽。最老草兩苗亦是切單各發一個新芽,如是甚好!
2019年07月23日萬云坤于國香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