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另一條就是黃河,而長江也是世界上水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據統計,長江流域的水生物大概有4300多中,其中魚類400多種,特有的魚類有180多語種保護好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事關國家的生態安全與長久的發展。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各種人為干擾的影響,長江流域的生物性也將嚴重的衰退,其中濫捕濫殺是破壞水資源的最重要形式和直接因素之一,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會上說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得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對于長江約字樣的嚴重衰退,感觸最深的無疑是漁民。今年49歲的袁文斌是江西省余干縣康山鄉的余文斌12歲就在漁船上謀生了,他也是最早一批使用電魚和迷魂陣的人。迷魂陣聽著名字就能夠想出他的意思,就是通過與漁網大洞套小洞的方式在水中畫地為牢,讓魚進入其中沒有辦法出來。
如果想通過生態修復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恢復江湖的聯系,冬天把湖水排到長江,把長江的水位降下來,陽光照射湖底,通過紫外線照射降低湖底的有機物污染物,讓水生植物接受恢復。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而與此同時于是同時要接受放棄漁產,不要大量地放養一兩種魚,恢復江湖之間的聯通和湖中的魚將會形成自然的群落,此外,還發展游釣業,另外還要把東湖周圍的企業,事業單位排放的污水分流,不讓他們污染水生資源。
原文地址:https://www.nvsay.com/news/hot/19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