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它最開始創建于公元1709年,也就是清康熙年間。它主要是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大部分建筑組成。因此,它也被稱為圓明三園。它不僅匯聚了江南眾多著名園林景觀,而且也包含西方園林建筑的風格。因為清朝的皇帝,每年夏天都來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所以它也被稱為“夏宮”。這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花園,但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的毀滅不僅給中國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大損失!
據史料記載,燒毀圓明園的主謀是英國軍隊的指揮官額爾金,他是圓明園被燒毀的主要責任人
額爾金,是英國貴族的頭銜,蘇格蘭王國將這一貴族頭銜授予著名的布魯斯家族。布魯斯一家繼承了這個頭銜,共有11人。其中著名的是對希臘帕特農神廟進行掠奪的托馬斯布魯斯,第二個就是焚燒中國圓明園的詹姆斯布魯斯。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臭名遠揚,一個因搶劫希臘的帕特農神廟,一個焚燒中國的圓明園。
詹姆斯布魯斯他畢業于牛津大學,曾經是英國其他殖民地的總督。在1857年至1860年的幾年時間,他兩次出任英國駐華全權代表,他這個人奸惡,陰險。善于利用以戰逼和的伎倆做事。1857年的時候,他指揮英法聯軍進攻,并占領廣州。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858年,他率領英法聯軍北上,炮擊大沽口,并脅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天津條約》。自那以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擔任重要職務。
為了進一步控制清廷,1860年,英國派遣他作為英國駐華大使回到中國。他指揮英法聯軍在八月攻占了大沽口,占領了天津。咸豐皇帝在攻打北京時,聽說英法聯軍已逼近首都。他們感覺很驚慌。他們急忙帶走了慈禧、慈安和其它皇子。他們出了長春園的大門,從圓明園向東走了。倉皇逃出京城。
額爾金進入北京后,他知道圓明園是世界上少有的皇家花園。于是,以額爾金為首的英、法聯軍四位領導人在圓明園的大明宮舉行了會議,隨后侵略軍開始瘋狂掠奪,數日之內,園中的金、銀、瓷、繡、書畫被洗劫一空。這些寶藏凝聚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成為英法聯軍的“戰利品”。有些被拍賣,有些被獻給英國和法國的皇帝。還有一些被轉移到了歐洲主要的博物館。
一開始,英國和法國軍隊只是在公園里掠奪金銀財寶和貴重藝術品,但很快,額爾金就覺得掠奪不能完全摧毀這座華麗的宮殿,他還利用英國和法國俘虜的“僑民”被清廷“殺害”這個借口,公開宣稱“只有燒圓明園是最可行的方法。這一舉動足以給中國和中國皇帝帶來巨大沖擊。
10月18日上午,額爾金正式下令燒毀圓明園。先是有一隊英國騎兵團帶頭放火燒圓明園。火焰升起后,天空顯得暗淡無光。然后3,500名聯軍沖進公園,縱火焚燒,圓明園的大火,一直持續了三天。圓明園和附近的其他公園也都被燒成了廢墟。最慘的是圓明園,他們不僅燒毀了圓明園的建筑,圓明園里還有近300多的人。有太監、宮女、工匠。這些人無一幸免都葬身火海。這是世界文明史上少有的殘暴行徑。這座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王宮就這么被摧毀了。
當這座公園陷入一片火海時,埃爾金自豪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和歐洲警覺和震驚,其影響遠不能讓人想象。”這場火災的策劃者實際上認為這是一場偉大的“表演”。額爾金是如此可恥。
圓明園大火后,清廷被迫與列強議和,還簽訂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沒過多久,額爾金根據合約南下香港,割下九龍。1861年初,他率領英國返回英國,并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嘉獎。他隨后被任命為印度管轄區的總督。他上任才一年多,就死了。根據英國出版物的記錄,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居住的房間突然被閃電擊中。額爾金因心臟病復發,來不及逃脫。他最終葬身火海,死時52歲。
額爾金也許是他的祖國的英雄,但對中國人來說,他是一個小偷,也是一個強盜,他犯了很多罪。中國有句諺語:“多行不義必自斃。”額爾金就應驗了中國的這句老話。他最后的結局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大寫的活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