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年11月3日,因撰寫無神論著作《給有限的人讀的盲人書簡》而入獄的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刑滿釋放。從那一刻起,深深意識到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大敵的他,集結起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志同道合的思想作家。他們決心把手上從四年前就開始編撰,卻遲遲未成稿的《科學、美術與工藝百科全書》進行到底。
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
2001年,與兩百多年前相比已經知識進步不少的人類社會,迎來了互聯網時代第一次泡沫破滅——網絡版《大英百科全書》不得不放棄兩年前的“免費”承諾,宣布向個人用戶收取60美元的年費。其時,運營一家網絡公司剛滿三年的美國人Jimmy Wales,誕生了建立一個真正“開放、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的想法。
-
JIMMY WALES
維 基 百 科 創 始 人
想象一下在這個世界上的
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獲得所有人類知識的總和
- Jimmy Wales -
正如Wales所說,“越是落后、閉塞的地區,越是需要”,維基百科就這樣應運而生。而就在今年,維基百科完成其“成人禮”,他已經普惠世界長達十八年之久。
01
知 識 理 想 國
-
在1998年的互聯網大潮中,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邊陲小鎮、剛因為金融投資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Jimmy Wales決定離開學術界轉而從商,搬到圣迭哥成立了一家小型網絡公司,開始了自己的互聯網之旅。
Jimmy Wales
當時,看著父母貼滿書簽的世界百科全書長大的Wales,對于“在線百科全書”這個概念非常癡迷。他與Larry Sanger合作開發了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Nupedia。他們戰戰兢兢地按傳統百科全書的規矩,設置了7道編校程序細細把關,每個編寫者必須傳真自己的學位證書驗明正身。但時間很快證明了他們的不自量力——18 個月的努力和25萬美元只換來了12個詞條。
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Nupedia
這次的失敗令Wales認識到,在互聯網上,傳統百科全書的精英編撰路線顯然走不通。不久,他發現了Wiki(源于“wee kee wee kee”,意為“快點快點”的夏威夷語),一個源代碼開放的合作軟件,可以實現在Web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的社群協作式寫作功能。
Wales決定應用這種技術,開拓一部人人可書寫的百科全書。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想法——文化是免費的、而非專屬于任何人,知識是掌控在每個人手里,人們可以采納、修改并且自由地分享各種知識,而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允許。
維基( www.wikipedia.org )
2001年1月15日,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全書正式問世。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維基的條目達到了200條,一年之后增加到1.8萬條。時至今日,維基百科已經有了284種不同語言的版本,超過4000萬篇文章,每個月會有4億的月活用戶。
Craiglist 的創始人克雷格·紐馬克(Craig Newmark)
維基百科
是能折射出互聯網世界本質的一面鏡子
勝利者才能書寫歷史
而如今,每個人都擁有了這個權利
- Craig Newmark -
在維基百科中,Jimmy Wales實現了一個他所向往的合理社會:人人參與、信息包容、觀點平衡、自由的“百科全書”。
02
叫 好 不 叫 座
-
每個月,有超過13億的設備訪問維基百科。發展至今,它已經成為了全球訪問量和訪客量排名第5的網站,僅次于Google,YouTube,Facebook和百度。據相關人士估算,如果維基百科要刊登廣告,其價值最多可達50億美元。
Jimmy Wales的維基百科詞條
然而,以“無私地創造了一個自由而免費的百科全書”的Wales,陷入了一個窘境——維基百科成為了一個“叫好不叫座”的項目。在Wales自己的維基百科頁面中,他的凈資產依然保持著5年前100萬美金的記錄。哪怕與更小規模的、針對程序員群體創立的開源協作社區Git Hub創始人Tom Preston-Werner動輒12.5億美金的身價相比,不值一提。
開源協作社區Git Hub創始人Tom Preston-Werner
想想百度的“莆田事件”便會知道,撐起維基百科的知識免費志愿者們,絕不會容忍他通過賣廣告的方式將維基百科商業化。在追求“知識表達自由”的維基擁躉們看來,“真相”和“事實”是不該有任何資本介入并以之為導向的。
非盈利的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
2003年,Wales發起了一場精明的品牌轉變。6月,他為維基百科創建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直到現在,如果你是維基百科的注冊用戶,會不定時收到維基百科籌款的站內通知和郵件。用戶也可以通過買維基百科商店的產品,比如印有維基Logo的衛衣,來為基金會募資。盡管這樣,2018年下半年的基金會收入不到九千萬美元,支出約為四千萬美元——與百度同期700多億的收入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然而,基金會的籌資者們似乎也并沒有為此買單。如果你打開知乎搜索“維基百科”,被質疑最多的問題仍然是“為何維基百科一年需要幾千萬美元的資金來維護”。
03
中 立 主 義 與 質 疑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2018年1月,Jimmy Wales作為特邀嘉賓來到北京,參加極客公園創新大會。在他的身后,舞臺大屏幕上顯示的文字仍是“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這是 Wales曾經多次抱怨,并向維基百科編輯團隊申訴的一個“錯誤”——他確信,沒有“聯合”,他就是這個知識理想國的唯一創始人。
Larry Sanger
另一位早期創始人Larry Sanger卻表示,維基百科這個名字是他提出來的,Sanger“聯合創始人”的身份也在2001和2002年的媒體資料中反復提及。因此,Wales的這條申訴至今仍未被維基百科采納。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正是這種“言必有據”的中立主義,塑造了維基百科的形態。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Wales也分享了他的思考:維基百科應該有一個開放的系統,卻也接受監管,盡最大限度保證知識和信息的可靠性及質量。
圖片來源Jimmy Wales的個人Twitter
基于這種“中立主義”,在維基百科即將成年的時候,Wales開辟了一塊新的戰場。他在2017年建立了名為Wikitribune的新聞網站,所有人都可以標記這些新聞的錯誤之處,并提交給13位專門的全職紐約記者審核以便修改,意在對抗如今橫行于社交網絡和大型信息分發平臺的虛假新聞和誤導信息。
如果說維基百科最初的建立,是為了解決知識匱乏的問題;那么Wikitribune的成立,則是在對當下這個“人人自媒體”、“信息過剩”的時代對癥下藥。然而,這還是引起了媒體對這種“中立主義”的“時效性”和“新聞影響力有效性”發起質疑。
這已經不是Wales第一次面對質疑。維基百科“中立觀點”條目給出了關于“中立”如何實現的官方說法:“我們贊同公平地表達了每一個重要的觀點,且不去斷言哪一觀點是正確的。這便是在此種意義下讓一篇條目‘無偏見’或‘中立’的秘訣。”而人性復雜性和觀點多樣性決定著Wales想倡導的“絕對中立”是不可能實現的。
WikiTribune官網截圖
常年來,在維基百科的知識志愿者中,一直彌漫著“編輯戰”的硝煙——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想將其塞到“百科”的唯一權威文本中。這在狄德羅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和盧梭對某一個條目的理解發生分歧,一杯茶的時間,便可找到相對平衡的解決方法;或者干脆為自己的觀點署名,看讀者更信服誰的說法。
WikiTribune官網截圖
而這一切,也恰恰證明了Wales所創造的維基百科的意義——它創造了千千萬萬想編撰出終極真理的狄德羅,和萬萬千千狄德羅的質疑者。1784年的一個夏天,世界上狄德羅在家中的桌邊突然逝世。他女兒聽到他講的最后一句話是:“懷疑是向哲學邁出的第一步”。
要尋找真理,就必須時刻抱有懷疑,兩者看似矛盾,都也相輔相成。時至今日,維基百科依然堅持為大眾免費分享知識,被行業內稱為科技巨頭的“好人”,Jimmy Wales如何保持收支平衡?知識付費是近年來中國市場的趨勢,維基百科的角色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想現場聽聽Jimmy Wales是怎么看待這些問題的,歡迎參加11月20-21日在香港瑰麗酒店舉辦的首屆亞洲Gen.T領袖峰會,和世界級領軍人物、亞洲未來領袖們共同探討亞洲世紀的發展動向。
-
亞洲的未來 需要你的參與
Gen.T亞洲領袖峰會的門票為定向邀請,僅限于歷屆Gen.T榜單入圍者及其朋友參加。其他嘉賓如欲參加,請掃一掃下面二維碼申請并告訴我們你想了解Gen.T群體的理由。
你將會被帶出舒適區,與亞洲一些最有影響力的人建立有意義的、持久的聯系。企業、社會和世界的共同愿望所催生出的這個非凡群體將給你帶來深遠的啟發。
ARE YOU READY
-
你 準 備 好 了 嗎 ?
-
首屆 Generation T 亞洲領袖峰會
峰會地點: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香港瑰麗酒店
峰會日期:2019年11月20-21日
其他內容的更新,請查看 generationtsummit.com
或關注TATLER公眾號的Gen.T最新動向
撰文:Yuki 編輯:Christine
美編:Vicky 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