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許多家長不惜重金購置學區房,而不少房地產開發商抓住了家長的這一心理,在不能確保名校是否能落地情況下,仍然公開以虛假宣傳的手段來進行炒作。
在深圳,最近幾個月就發生了多起學區房維權事件,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相關執法部門的關注。
重點名校說沒就沒 深圳學區房維權事件頻發
位于深圳龍華核心居住圈的壹城中心,是近年來深圳規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之一,從2015年起就不斷推出新的樓盤。
但多位已購房的業主向央視財經記者反映,在銷售初期,該樓盤以“九年一貫制公立名校”作為宣傳賣點,吸引不少購房者重金購入。但學校建成后,業主們卻發現,說好的重點名校不見了蹤影。
深圳市民 張女士:開發商在還沒有談妥的情況下,就在做宣傳,也誤導我們。說起深圳名校,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是深圳中學,我買房子是沖著這個學校來的,結果最后是龍華第二實驗學校,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他們之前在外面的廣告宣傳,也寫的是深圳名校,都是公開的。
開發商以學區房作為賣點進行宣傳,口頭作出可以上學的承諾。但教育政策卻是隨著每年具體情況調整改變,這也給學區房的入學增加了不確定性風險。
僅僅在近幾個月,深圳就發生了多起學區房維權事件。
比如,龍華紅山片區部分家長反映,學區內有商品房的深戶生源不能就近上學;家庭住房積分驟降20,萬科云城業主子女或將無緣深中南山創新學校等等。
深圳市民 王先生:我們是2017年買的房子,帶龍華實驗的學區房。今年孩子正好上小學一年級,我們去填報的時候,發現被分流了。但我們是屬于A類的,為什么會被分流?最后,教育局說,因為學位各方面緊張,學校容納不了這么多學生。
浩天信和(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張樂雄:很多購房者基于學區房的購房需求去買房。但收樓之后,等到小孩上學,學區房的承諾沒有兌現,或者是學區房的規劃改變了,從而引起糾紛。這種糾紛,有一些是跟開發商存在民事上的糾紛。也有一些是狀告教育局或者政府部門,認為政府部門調整學區房的規劃違規,這兩種糾紛都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