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當孩子考試之后,總會讓他們拿試卷回家,和孩子一起看看是哪些問題,但最怕看到的就是孩子粗心導致的錯誤,又氣又急。而作為孩子,卷子第一個目擊者就是自己,當對答案,看到自己的某一題因為粗心,答錯的,就很后悔,而且還要拿回家給父母看,就很害怕也很著急。
那么,哪幾種做題情況導致的不細心,會讓父母著急呢?
1、 填錯選擇題答案
現在的初中測試,以及各階段的大大小小的考試,為了改卷快,會采取機改選擇題,那么就會在考試的時候,下發答題卡給學生們。小編每次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都會提醒,填涂答題卡的時候,要看清楚序號、選項,再去填涂,在做完題的時候,也要再去檢查一遍。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是啊,總有那么幾個學生,特別地"驕傲",選擇題做得很快,填的也很快,從來不作任何檢查,一遍過。然后呢,當答題卡發下來的時候,發現錯了很多,而且這個錯誤是最不應該犯的,什么錯誤,就是把選項給填錯,或者本來是這個題的答案,涂到了另一個題,當把答題卡拿回家的時候,父母著急的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教育,才使得孩子長記性。
2、 最簡單的計算,算錯數值
初二的學生,計算題一般都是最基礎的,不會有很大的難度,只要認真,按照卷子上給出的每個數值,一步一步在草稿紙上進行計算,就不會出錯。這不,一不小心的計算錯誤,讓整個題的結果出現了錯誤,就失去了一半的分。把卷子帶回家,又成為了父母著急的來源。爸媽看完卷子過后,讓你再計算,這次對了,可是考試的時候就是不細心,丟了分,你說他們能不急嘛?這就得讓你加作業了,反反復復練習計算題,防止下次再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3、 不好好看題,答非所問
初中的學生語文考試已經開始有了理解題,而這些理解題完全是可以從短文中找到的。對于已經畢業好多年的父母,當拿到你粗心時的卷子,自己做一遍,也是可以答出來的。而孩子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答的哪里有問題,本來題目問的是這個意思,但他自己卻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寫成另外一種,雖然說的很有道理,但沒有認真讀短文和題目相結合,就算答得很好,那也只能是無分啊。所以,這樣的答非所問試卷令父母是最著急的。
4、 錯過了還再做錯
每次考試過后,老師都會要求把錯題抄一遍,然后寫哪里做錯,再去找此類型的題繼續私下練習,防止以后的考試再出現這樣的題,而不可能不會寫的情況。可是總有些同學,反反復復的對同一類型的題做錯,比如小編初中的時候,有個英語語法題,考了無數遍,我也知道錯在哪里,也做了相關的筆記,要求自己去背下來,告訴自己不要再錯,但是每一次考試就還是錯,這不,讓我媽挺著急的,就打電話給我老師,問我的情況,為啥老是錯這個題,讓老師跟我談談。從那以后,我就每天反復背,直到一次做對過后,我媽才放下心來。
粗心其實并不可怕,但低級的粗心千萬不能去犯,這不僅是讓你自己變得細心,也是讓父母變得安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