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小記者對話南極考察隊“雪龍號”船長沈權
近日,30余位溫都少年新聞學院的小記者,來到溫州安利體驗中心,和南極考察隊“雪龍號”船長沈權對話,跟著沈權船長“走進南極”這塊神秘的土地,聆聽船長講述“雪龍號”的探險故事。
活動期間,南極考察隊“雪龍號”船長沈權,和小記者們分享了南極考察隊的歷史和發展過程,讓小記者們深切感受到極地科考的艱辛和國家榮耀,考察隊員們在極地,無時不刻在接受著極限考驗,但是他們都用毅力和使命感扛了下來,這種南極精神讓小記者們深深折服。
最受歡迎的還是穿著燕尾服的企鵝、兇狠的海狗、強盜賊鷗等南極動物,看到這些萌萌噠的小家伙,小記者們都很開心。
采訪環節,小記者們積極舉手提問,一個個精彩的問題拋給沈權船長,船長用自己的專業素養,把一個個問題,作了既科學又通俗的解答。
講座結束,二樓家長們自己親手DIY的披薩,正好新鮮出爐,小記者們嘴里吃著美味的披薩,心里回味著極地的故事,心靈和身體都獲得了滋養。
此次活動,溫都小記者GET到了極地環保的重要意義以及中國人的極地夢,同時寫下心得感受,記錄自己的收獲。
1
南極探險日志
溫都小記者
繡山小學五一班 葉程語
南極與北極是全球最寒冷的極點。可是,零下100來度都有可能的南、北極,卻有許多人去探險……這不,在南極待了二、三十余年的沈權沈船長在前幾天回到了祖國。今天,在大家的期盼下,他來與我們分享在南極的探險日志。
雪龍,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沈船長就是乘它去探險的,它可是沈船長的好幫手。
任務,是要努力完成的。沈船長他有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到船頭觀測海情。零下幾十度,能堅持嗎?這是一個正常人不能忍受的,而沈船長竟然堅持下來了!
危險,無處不在?!把垺痹磷策^冰山,船頭積滿了雪;極地偵察車中,有一輛因冰縫而掉入巨大的冰縫中,辛虧人員及時逃生。哇,好險!
努力,總會有成就。沈船長說,中國一共有五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站。其中,昆侖站最寒冷,它在南極點邊緣,是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南極科考站。
瞧瞧,這么多中國人用勇氣戰勝了困難,來到這兒探險。我要為他們點贊!
2
來自南極的聲音
溫都小記者
甌海實驗小學前匯校區六(4)班 葉梓槿
這一天我異常興奮地來到了溫州安利體檢館,因為馬上就可以見到傳說中南極科考“雪龍號”沈權船長的巡講。
沈船長給我們介紹,雪龍號是我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為什么叫它雪龍號呢?因為南北極兩地到處都是“雪”,然而“龍”是中國人民的象征和代表,所以它的名稱由此而來。“雪龍號”船頭一部分呈直線,相較于普通船舶不同的是,雪龍號的船體采用了高標準的耐寒、抗沖擊材料,確保一定的抗撞擊能力。雪龍號作為中國極地考察的專用科考船,運載科考隊員和物資抵達南極,對中國的南北極研究做出巨大的貢獻,在南極考察了36次,而北極考察了7次。
聽船長說,他們這艘船的主要作用就是運輸物資。因為冰之間有極小的裂縫,投放物資時,大家都會提心吊膽,有一次,船員們小心翼翼地把物資投放到冰面上,這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冰面塌陷了,科考人員們動作利索,一個個快速爬上了冰岸上。還有,一般考察都是分時間點去的,冬季的氣溫最低在零下90多度,而夏季的溫度一般在0攝氏度。所以我們在北半球的冬季出發,到了那是復季。
經過今天沈船長的講解,開啟了我對“極地考察”的一些認識,了解到了我國極地科考的艱苦,我衷心敬佩這些南極考察隊的“探路英雄”,他們到一個未知的世界去探索,遇到重重困難都迎難而上。他們這種南極精神值得我去好好學習。我對自己能夠身在這樣一個強大的祖國,感到慶幸和驕傲。我一定會好好努力學習,希望自己長大以后能夠為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3
明白“雪龍號”的含義
溫都小記者
馬鞍池小學六(1)班 章卓璇
“雪龍號”為什么叫“雪龍號”呢?“雪龍號”是一艘破冰船,它與普通船比較有什么直觀的不同?對于“雪龍號”及南極、北極,我的心中有無數的疑問。
于是,我來到鹿城廣場參加溫都小記者“跟隨雪龍號船長探索南極”活動,探索南極的奧秘。
為我們講課的是“雪龍號”船長——沈權。他已經在船上工作25年了,可以說是久經滄桑,飽經風雪,但站我們面前依舊高大魁梧,威風凜凜。
沈船長說:“我們應該要“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南極洲面積有140萬平方公里,在這里,無高等植物,無土著人,蘊藏有上百種礦物,是開展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南極因為寒冷被人稱為寒極;因為海拔高,又被稱為高極;因為常年不下雨,只下雪,而被稱為旱極;因為風天雪地,被稱為風極。南極有上萬年的歷史,所以在這里,很可能找到古生物留下的遺跡,而正因為這樣,全世界的國家都在這里建設了南極考察站,共84個,其中常年站41個,夏季43個。而我們中國就有4個站,分別是昆侖站,中山站,長城站及上海站。
如今,有些生活在極地的動物可能面臨生存危機,比如:北極熊。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而導致北極的冰面融化,北極熊最喜歡在浮冰上捕食海豹。而如今氣候變暖,冰面融化了,北極熊便無法捕食,導致最終餓死。但如果全球一起齊心協力,達成溫室氣體的足量減排,使到本世紀末時的氣溫上升幅度不超過1.25攝氏度,那么北極熊的種群數量將有可能得到恢復。
通過對船長提問,我明白了“雪龍號”名字的含義,原來龍是中國的意思,雪就是指冰天雪地啦!雪龍號與別的船不一樣的是它的船頭,并不是圓的,而是傾斜式的,船身必須選用堅固的材料打造。
在最后一個抽獎環節,我非常幸運地獲得了有沈船長親筆簽名的“雪龍號”紀念封與奧林匹克運動郵票,這具有非常珍貴的收藏價值呢!我欣喜若狂,也許表面上我很冷靜、自若,但在與沈船長合影的那一刻其實內心是澎湃的!
其實,雪龍號南極考察隊在考察時十分辛苦,但他們不畏艱險、齊心協力、腳踏實地、一絲不茍、嚴肅認真。正是這種精神,才創造了我國南極考察隊可歌可泣的輝煌!
4
走近船長認識雪龍號
溫都小記者
溫州市實驗小學五(6)班 黃綠橙
我們溫都小記者非常榮幸地參加了2019雪龍號極地科考專家巡講的溫州站,聽到沈權船長講述“來自極地的聲音”。
我從書上看過,南極和北極哪個冷?知道的人肯定會說當然是南極冷了,別老聽他們說什么“北風冷”!是的,地軸的北端傾向太陽,南端被一小部分的地球擋住了太陽,南端就是南極點。
船長和我們介紹,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米,無高等植物,無土著居民(即無定居居民),98%被冰雪覆蓋,下面有很多古生物。南極的盛夏,溫度為0度到零下10度,最冷的時候是零下94度,平均每年降水15毫米,又稱“白色荒漠”。
你知道嗎?條件如此惡劣,中國極地科考專家仍然多次赴南極和北極這冰天雪地的地方科考。北極那里冰川融化嚴重,科考船去過十次。南極去過36次。南極科考是為了“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雪龍”號是南極科考眾多船只中的代表,2013年底2014年初“雪龍”號參與營救被困俄羅斯船只的英雄事跡將被翻拍成電影。它本來是烏克蘭制造的,后來又根據中國的進口需要改造。經過幾次升級!“雪龍”號已經非常先進了!
問題一,雪龍號能干些什么呢?
“雪龍”號要在南極和母港之間來回運輸人員與貨物,尤其是油料。聽了沈權船長的介紹,原來,科考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與生活垃圾,加上南極少量的垃圾,“雪龍”號會把垃圾帶回它的母港——上海。這是環境保護措施呢!“雪龍”號是一個強大科研的平臺。同時,雪龍號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科普陣地,它在上海母港經常開展科普教育。
問題二,“雪龍”號怎么破冰呢?
“雪龍”號功能肯定不一般,它可是白令級的破冰船,既然能去南極,當然會破冰,所以特別在船頭靠下的位置多加了一個平面,便于“爬”到冰上。除了會“爬”,還有它構造非常結實,最重要的是鋼板在零下40度性能最好,還擁有足夠的強度,配合著船尾的特殊推進裝置,每個小時約行進3到4公里。
問題三,這么雄偉的破冰船為什么叫“雪龍”號呢?
因為它的目的地——南極冰天雪地,就是雪,龍是中華的圖騰,因此以“雪龍”命名,現在的“雪龍”已經有2號了。我的筆記里還記下了;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這是什么呢?這是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
請沈權船長簽名的時候我終于問了最想解答的一個問題,在那冰天雪地的南極有什么好玩的?問題來源于媽媽看到的資料,說雪龍號的科考專家在玩足球時,旁邊的企鵝也會沖進來一起踢球。這場面想想有多歡樂??!船長給我一個非??岬幕卮穑堑?,企鵝真的會參與進來,跟我們一起踢球!南極是企鵝的地盤,他們是東道主,我們是客人,我們在他們的地盤踢球,他們覺得好玩,肯定就會跟我們一起踢,這是他們的自由,他們的選擇。
哇,看來考察隊的科學家們和動物是和睦相處的好伙伴,我又冒出了一個非??岬膯栴},企鵝的小短腿兒能踢球嗎?這個問題下次見面一定要問問船長!
5
那是極地的呼喚
溫都小記者
蒲鞋市小學橋兒頭校區六(7)班朱奕瑋
那是來自南極的聲音,那是極地的呼喚,那是企鵝的叫聲,那就是極地科考船——雪龍號!
跟著雪龍號一起征戰南極20年的船長——沈權船長這次來溫州,不僅為我們講解了南極的科考知識,包括地理、礦產和風景,還向我們講述了他和雪龍號20年的經歷:有驚心動魄的,有出乎意料的,有讓人歡天喜地的,也有令人痛苦不堪的??窗桑虼L一身白色制服,極地一樣的白,冰雪一樣的白,讓人不禁生出一種莊重的感覺,那么帥氣那么威嚴。我抓緊機會大膽地請求他和我合影,為我簽名!
那是來自南極的雪龍船。它擁有2萬噸的巨大排水量,四臺大型的釣機,一個可以容下上千人的巨大船艙,還有許多科學裝置。這艘船下半部分是紅色的,中間寫著兩個大字——雪龍。這艘船上半部分是白色的,在雪山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
這就是來自南極的雪龍。它不僅是一條極地科考船,更是中國幾代科學家智慧與努力的結晶,它如同那些科考站一樣成為中國極地考察的標志。
向中國的極地科考人致敬!
6
見到了雪龍號的船長
溫都小記者
城南小學五年(4)班 王一舟
雪龍號是中國第一艘破冰船,它也是中國第一艘走向南極的破冰船。我曾經認為,我和它是多么遙遠,可是今天,我參加了溫都小記者“聽來自極地的聲音”講座,卻見到了雪龍號的船長——沈權老師。
沈船長臉黑黑的,額頭上有幾道深深的皺紋,一看就是飽受海風吹拂。他先是給我們看了一個小視頻,視頻告訴我們中國人是如何走向南極的。沈船長告訴我們“國家花大本錢走向南極,是為了認識南極、利用南極、保護南極”。沈船長還給我們看了小企鵝、小海獅等等南極大陸的生物,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南極生物的知識。給我們講解了什么是高極、寒極、旱極、風極等等與南極有關的知識。
到了小記者提問的時候,還沒等我想好提什么問題,已經有許多小記者爭先恐后舉手提問看。有人問“南極有什么快要滅絕的動物呢”。沈老師的回答,讓我很很意外,老師說再過幾年北極熊可能會滅絕。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這一堂講座,不僅讓我了解南極大陸的知識,最重要的讓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7
雪龍號的南極探險故事
溫都小記者
北外附小五(2)班 朱淑綺
周六我參加了《跟隨“雪龍號”船長探險南極》的活動,“雪龍號”的沈權船長告訴我們:“雪龍號”是我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它是由烏克蘭建造,中國斥巨資改造,前后將近花費20億才完成,所以它是我國考察極地的無價之寶。提起“雪龍號”就不得不說起南極。南極的陸地面積有140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一個半中國,它百分之九十被冰雪覆蓋,擁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二的淡水。習近平主席說過,我們要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因為南極是全球一個沒有土地歸屬權的地方,南極是無主的,誰的能力更大,誰在南極就有話語權。所以南極也是一個展示國家國力的場所。雖然我國1984年才開始進行第一次南極考察,但是我國的進度突飛猛進,1985年就已經成立了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
沈船長還給我們介紹了目前南極的科考站數目,南極的科考站一共有84個,其中常年站有41個,夏季站有43個。我國有4個科考站,分別是常年站--長城站、中山站;夏季站--昆侖站、泰山站。這次講座讓我了解到有關“雪龍號”的知識和中國的南極科考工作,還攬識了南極的美麗風光和它的秘密。如果我有機會,一定要去上海認識一下雄偉的“雪龍號”。
活動背景
近年來地球環境破壞嚴重,而南極則是地球上少有的一塊處于原始狀態的土地,被視為科學研究的圣地。國際組織自1959年致力于保護南北極的自然生態。“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多年來,安利不僅是中國極地科考的支持者,也是環保理念的倡導者,每年都會邀請極地科考專家到各地進行“極地科考安利相隨”科普巡講。10多年來,“極地巡講”項目,在全國60多個城市舉辦了100多場巡講,先后邀請了10多位重量級人物進行講座,吸引近20萬人次,讓更多的人了解極地,愛護地球。
END
想加入小記者的看過來
★溫都小記者分為見習小記者與正式小記者。見習小記者見習期為三個月,見習期內積極參加溫州都市報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可以升級為正式小記者;正式小記者一年至少可四次免費參與由溫都記者組織帶隊的各類線下活動,包括兩次新聞大咖主講的傳授新聞采訪和寫作技巧的《小記者大學堂》,以及各類活動實踐 。
★正式小記者贈送一張小記者積分卡,積分卡將作為年底評選優秀小記者的參考數據。優秀小記者將頒發榮譽證書與獎品。
★可在溫州都市報新苗版、微信公眾號“溫州家長圈”、掌上溫州APP等平臺發表文章。
★正式小記者配裝備一套(包含服裝、證件、采訪本等)。
★對于收費的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可優先參與并享受優惠。
招募對象:全市中小學生(二年級及以上)。尊師守紀、勤奮刻苦,身體健康;熱愛寫作、敢于挑戰,有一定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
報名要求:報名見習小記者免費,正式小記者將在見習小記者中產生,并繳納358元/年。所有現任的見習小記者均有機會成為正式小記者。
報名方式:掃下面的二維碼填寫報名表,然后加微信“溫都教育周刊”,微信號wendujiaoyu2018。
報名見習小記者
報名正式小記者
編|小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