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茶文化學者王旭烽教授攜《西湖十景》系列小說來到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舉辦了“江南韻味·愛情西湖”——王旭烽典藏版愛情小說集《西湖十景》分享會,在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歌吟慢賞間,與讀者分享江南的風雅韻味。本次活動由杭州市作協秘書長陳曼冬主持,此套叢書策劃、原《江南》雜志主編袁敏作為對談嘉賓參加了活動,純真年代書吧創始人朱錦繡女士、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社長趙陽出席活動并發言,87歲高齡的著名版畫家陸放先生也專程趕來參與了此次分享會,現場用他的版畫展示《西湖十景》里的美好畫面。
點擊上圖購買此書↑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的作品《西湖十景》2018年9月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是文藝社文學精品板塊的重點圖書之一。本書是以杭州西湖為背景,以歷史上的“西湖十景”為切入點的小說集。十部中篇小說既獨立成書,又相互聯系,構成了這部浸透著江南韻味的叢書。
活動豐富多彩,由純真年代書吧創始人朱錦繡女士開場,她從純真年代書吧的由來、與王旭烽的結緣說到幾十年的文學情緣,又現場展示了著名版畫家陸放的版畫作品,說這些版畫都是西湖景色為創作素材,一部分收錄在王旭烽的《西湖愛情故事》之中,是現在難得一見的版畫作品。其間,還穿插了越劇《白娘子》的折子戲表演、浙派古琴世家第四代傳人徐樂奇的古琴演奏等。
作者 王旭烽
分享會上,王旭烽向在座的嘉賓和讀者分享了自己創作《西湖十景》的心路歷程。她表示,這套書是她文學之路上的代表作,幾經波折寫了十三年,尤其是最后一部《三潭映月》構思長達六年,直到想到“三潭映月”的月亮可以是“一滴圓潤溫暖的眼淚”這一意象,才正式開始寫作這本書。
此套叢書策劃、原《江南》雜志主編袁敏
此套叢書策劃、原《江南》雜志主編袁敏也與現場讀者分享了這套書策劃之初的故事,并表達了對這套書的贊許。她說,我看到那本《西湖愛情故事》出版后,我對這十個故事壓縮在一本書中有些遺憾。我認為這十個故事應該呈現的樣貌是十本書,這十本書每一本都該有它獨特風貌。當時我非常希望可以做這套書的出版人,但是因為種種機緣直到我退休后才又提起這套書。這套書的出版以一個全新的樣貌呈現給讀者,這也體現了西湖的風雅和西湖背后豐厚的人文情懷。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社長 趙陽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社長趙陽表示,王旭烽老師始終對杭州懷有一種稚子般的赤誠和依戀,并且把書寫西湖的故事作為向杭州致敬的一種方式。能夠得到王旭烽老師的信任,出版凝結著她心血的這套沉甸甸的《西湖十景》,我們感到是緣分,是榮幸,更是責任。此套書已被列為鳳凰集團重點出版作品,我們的目標是不僅把《西湖十景》打造成集團的一項重點精品文化工程,更要將它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雙峰插云、花港觀魚、曲院風荷、三潭印月、南屏晚鐘、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作者將這具有古典韻味的西湖十景融入作品之中,并巧妙地運用了歷史故事和詩詞典故,貫通古今,穿越時空,為作品增添了詩意、想象與柔美的氣息,同時彰顯了鮮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在作品中借鑒、吸收中國古典文學通俗易懂、故事性強的特點,同時也運用了現代主義隱喻、象征的表現手法,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風格。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知識分子形象,比如《南屏晚鐘》里的尹君,《平湖秋月》里的徐白,《曲院風荷》里的赫明等,通過描寫他們在社會轉變期內心的掙扎、精神的苦悶以及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體現現代知識分子的性格與堅守,表現了對良好精神文明的追求。
從1999年開始,茅盾文學獎作家王旭烽開始在繁忙的寫作任務、教學和社會事務之余,潛心寫作真正符合自己文學想象的一個系列,集成《西湖十景》。十部小說將西湖地域文化和文學結合起來,以愛情為主線串聯,是一部極具實驗性的愛情主題小說作品系列。這部小說集分別在2008年和2018年印行出版過,但現在市面已基本無貨。本次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珍藏版,按照一冊一個故事出為十冊,精心打磨,極為精美,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
或許你會喜歡
編輯 | 劉暢
美編 | 丁夢琪
圖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文藝小店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文藝小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