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ysiwy"><noscript id="ysiwy"></noscript></button>
    <input id="ysiwy"></input>
  • <input id="ysiwy"></input>
  • <del id="ysiwy"></del>
    <s id="ysiwy"><kbd id="ysiwy"></kbd></s>
    <del id="ysiwy"></del>
      • 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編輯:名流說2019-10-18 06:30:54 關鍵字:賈樟柯,呂梁,文學,真知,寫作,電影,汾陽,作家群,條件,生活,汾陽賈家莊,呂梁學院,歐陽江河,呂梁文,吳天明

        原標題: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由賈樟柯藝術中心發起創辦的呂梁文學季, 5月9日至16日在山西汾陽賈家莊舉行。8天時間內,呂梁文學季圍繞主題“從鄉村出發的寫作”,舉辦了包括大家演講、學術對話、莫言研討會、校園日、電影交流放映、朗讀會、寫作工作坊等在內的四十余場活動。

        5月15日,呂梁文學季創始人、著名導演賈樟柯在呂梁學院發表了題為“穿越鄉村的時間”的演講。鳳凰網文化將演講內容整理成了文字,以饗讀者。

        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成為呂梁學院的一員,也非常榮幸能夠來到呂梁學院跟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見面。我是咱們汾陽人,地地道道的呂梁人。這一次呂梁文學季在汾陽和磧口兩地舉行,我們覺得,呂梁學院是呂梁唯一的一個高校,一定要有一場活動放在呂梁學院。

        其實可以有很多選擇,來了40多位作家,包括余華老師、莫言老師、蘇童老師,但是為什么決定派我來呂梁學院呢?策劃團隊覺得我是呂梁走出來的,可能我的成長經歷、閱讀經歷、拍電影的經歷,跟這個土地有很密切的關聯,可能跟大家成長的背景更加貼近,所以今年第一屆就讓我來,我也欣然領命。我們的文學總監是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我覺得他的安排是非常好的,我也有很多話想跟呂梁的子弟講。

        在籌備文學季的時候,我們做了一些調研,首先就是在呂梁,有沒有條件來做文學活動?這個條件不是指硬件和交通的條件,因為你看現在咱們高速公路也很發達,住宿條件各方面都很好,但是這個條件指的是文學的條件,就是讀者的條件。當時我完全是懷著一個對于故鄉的記憶來決策的,我21歲離開呂梁,在21年的生活里面,文學一直伴隨著我,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個伙伴。在那個年代,文學一直是我非常重要的精神上的愉悅來源。同時,也是在老家,我寫下了我的第一行詩,寫出了我的第一個劇本。在那個年代,80年代、90年代,有像我這樣的有文學需求和沖動的年輕人,我相信今天,一定也有很多年輕人會與文學相伴。

        另外一方面,我們經過調研發現,呂梁其實有一個“呂梁作家群”。這個“呂梁作家群”一開始我以為只有20、30個人,因為咱們是一個市縣區,每個縣3、4個寫作者,那就是40、50個人。但我錯了。我看到作家群里的數字是將近500人,而且這500個作者還在寫作,還在發表文章,還有這樣一個頻繁的文學生活。讓我覺得,這是要辦呂梁文學季最重要的土壤和條件。

        文學是什么?我覺得文學它首先是每個人心事的表達。就是我們生長的環境,我們的歷史、傳統,我們的家庭、居住的村莊、街道,我們周遭的親戚朋友;包括我們自身的生命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會遇到非常多的難忘的時刻。它會讓我們有某種心情、某種心事,文學就是這種心情的一個出口,它記錄我們曾經經歷過什么,特別是激勵過心靈的那些經歷。我們呂梁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是一個感情充沛的地方,這就能理解為什么在我們13個區縣市的區域里面會集中這么多的作家。我覺得對于任何一個創作者來說,文學都是我們的起點。

        我今天主要是從事電影工作,電影和文學的關系是什么呢?有的人說,電影是不是都是小說,改編的小說。電影史上有非常多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小說改編的。比如說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吳天明導演的《老井》,都是根據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是一個敘事的藝術,它有故事的情節,人物的塑造,和文學是相通的。但是更主要的,我覺得不是直接地去改編這些作品,而是即使你從事的是繪畫工作、音樂工作,或者即使你從事的是電影工作,你的思維方法,其實它是文學性的方法。

        文學首先作為一種思維方法和能力,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充沛的閱讀和頻繁的寫作,會提升我們思考的能力、思維的能力,不同的只是未來終端的出口不一樣。電影,比如我們想要寫一段故事,或者我們想拍某一種人,在醞釀的過程中,這個思維、思考的方法和文學是完全一致的。我在1998年拍我的第一個作品《小武》時,我就想拍一種新的人。為什么呢?因為時代在轉變,社會在轉型,過去傳統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挑戰。市場經濟大潮沖擊而來,傳統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人際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身處改變中的人們,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人。就好像魯迅先生去寫阿Q,或者去寫孔乙己一樣,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一個人物。那么對于我來說,在我生活的時代,我觀察到了這樣一個人物,我想寫一個在縣城里面無所事事的人,他可能從事一個古老的職業,而這個職業在變革里面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一開始我想拍一個裁縫,或者拍一個廚師,大家知道裁縫也好、廚師也好,自古都有人吃飯穿衣。后來我拍了一個小偷,因為小偷有很多道德的負擔,同時它也是一個古老的職業。在這樣的一個變革的時代里,作為一個具體的人,他會經歷什么?整個構思的過程,其實它都是一個文學性的思維過程。所以我覺得,對于閱讀跟寫作來說,文學并不一定是指向文學的,文學它是指向一切的,它是我們人的一個光輝,我們人只有在能夠表達自己、理解自己,能夠把自己的生存處境講述清楚的時候,我們的那種尊貴、人的那種光輝,才能夠發射出來。

        我本人跟在座的很多同學一樣,最初的閱讀來自童年。我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我的父親是汾陽一個中學的語文老師,他有一個特點,特別喜歡古典文學。小時候家里面不是那么富有,但書架上會有一些書,大部分是古典文學,唐詩、宋詞、紅樓夢、水滸傳。我父親是一個當時的“現代人”,在我小時候,還不識字,他就開始教我背唐詩。

        很小的時候,你是不理解這種詩意的,背會了它之后,它作為音節存在于我的記憶里面。但是我記得我在上小學時,4、5年級的某一天,那個時候文革剛結束不久,我父親正值壯年,我想,父親那天一定是因為某個工作上的事情,或者家庭里的事情,可能心情不是很愉悅。那個時候汾陽的城墻還殘留著很大一截,就在西門外,站在城墻上,對面就是長途汽車站。那天我父親帶著我爬了城墻,他平時話還挺多的,但那天父親很沉默,他的沉默讓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我從來就沒有想過他一言不發。坐在那個城墻上,看太陽朝西邊慢慢的往下降,我突然理解了那首詩,為什么要“驅車登古原”,我理解了我父親。這就是閱讀。我覺得,有時候你跟你自己讀過的東西產生共鳴,不是在閱讀的那一剎那,而有可能在很久以后。有一種文字,那些文字的創造者,那些作家精煉的文字,會告訴我們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它幫助我們理解自我,理解我們自己正在經歷什么樣的情感波動。那一句唐詩,讓我在一個小孩子的內心,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而這個情感它具有一種陌生化的感覺,所謂詩意,就在這樣一個陌生化里就產生了。

        汽車站的聲音是我小時候最迷戀的,因為它會有高音喇叭,那條運輸線是從太原到軍部的公路——那個年代唯一一條通往黃河的公路,非常繁忙。汾陽汽車站的客運非常密集,站在城墻上,或者說我們在縣城里面,經常能聽到廣播的聲音:開往吳城、大武、軍渡、佳縣(音)方向的幾號班車馬上要發車了,那個聲音對我成長非常重要。因為這些地名對我來說,意味著遠方。多年之后,我有一個好朋友是臨縣人,他是以前《中國新聞周刊》的主編,他也寫小說。他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在他小的時候,他媽媽鼓勵他說:孩子你好好學習,這一學期你要考好了,媽媽帶你去大城市汾陽看一看。我們就在笑,其實跟這個故事一樣,我那個時候聽到這些地名,我就在想,哪一天我能去遠方,遠方對我來說就是吳城、大武、軍渡(音),這就是我心里面的遠方。那個聲音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直想描述那種聲音,我一直描述不出來。

        一直到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我看沈從文先生的短篇小說——《連長》,里面講駐扎在山寨里面的軍人,每天去一個女人家里面閑坐,黃昏時分,遠處軍營里面的軍號吹起來,吹起來之后,在風里面,軍號的聲音像被撕碎的棉絮,那些棉絮一片一片地、斷斷續續地飄過來,我覺得這個詞語太準確了,這不就是我當時聽長途汽車站報站名聲音的感覺嗎?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心情,每個人都有心事,但是文學會讓我們把這種心情跟心事記錄下來。它可能并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事件的記憶,也不一定是對一個人全方位立體的認識跟理解,它甚至就是這樣一個無法言說的,我們沒有文學能力的人能感受到,但是表達不出來的這樣一種詩意的時刻,詩意的片刻,所以我覺得在文學里面,我一直分享到的是,我自己的情感,我自己的情緒,怎么樣遭遇到別的作家的文學作品,并且產生這樣的一種共鳴,它反過來會幫助我理解自我。

        早期的這種閱讀一直持續到我初中的時候,我就開始讀小說,大家知道,80年代是一個小說非常繁盛的年代,那個時候娛樂很少,除了看電影,可能就是打打臺球,就沒有別的娛樂了。文學就是那個年代的娛樂。當下,文字閱讀或說整個文學是被妖魔化的。大家一說讀小說、讀書就覺得好累,好像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這個我是不能理解的。因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閱讀一直是一個很愉快的事情。對我來說,閱讀跟打游戲或者打一場籃球,那種愉悅感是沒有區別的。而整個呂梁文學季,我們的創辦就是希望通過作家跟讀者的近距離交流,通過線上、線下立體的活動,讓更多的作者能夠開始閱讀。我覺得只要翻開幾頁紙讀下去、讀進去,你就進入到無限寬闊的世界。我們講,每讀一本書就是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每讀一本書都是跟一個偉大的頭腦在交流。你會進入到一個特別多朋友的環境里面,進行精神上的交往。閱讀,可能對于生活條件欠發達的地方就越重要,說直白一點,就是窮人家的孩子越需要閱讀,當然每一個人都需要閱讀。

        拿我舉例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于社會、對于人的辨識能力是有限的。簡單用一個術語來說,就是沒有反思精神、沒有思考能力。我覺得,我的轉變是由一篇小說開始的,我在初中的時候讀到了路遙先生的《人生》。說實話,當時小說里的世界,對一個初中生來說,有點遙遠,但是小說就在同學里面傳,這是那個年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書它是有一種交通渠道的。雖然我們的學校沒有圖書館,但是你會發現每天有各種各樣的書在手里面流通。

        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前天余華老師在講閱讀的時候,也有同樣的經驗。他說他經常會過手沒頭沒尾的書,已經翻爛了、開頭的幾頁已經丟了、后面的幾頁也丟了。他說丟了前面幾頁沒關系,因為故事隨時可以進入,沒有后面幾頁很痛苦,因為一直在想結尾是什么?他開玩笑說,因為丟了后面的幾頁,培養了他作家的想象力。

        《人生》寫的是陜北,和我們呂梁隔河相望,社會環境非常相似。男主角是山村里面的年輕人,非常有才華,后來到晉城借調,從事喜歡的文字工作,卻因為沒有城市戶口,他最后還得回到農村。他為什么對我的影響特別大呢?在初中的時候,我們那個年代一個班的定員是45個同學,但是我們班差不多有60、70個同學,多出來的同學是哪里來的?都是村子里來借讀的同學,這些借讀的同學,他們來自農村。我本人是縣城的,還是吃公糧的,他們都是從農村來的。那么小的孩子,最貪玩的時候他們就非常地刻苦、非常地努力,可以說頭懸梁、錐刺股,到下午下課,點一個油燈,或者點一個蠟燭,就在那里自習。一開始我對他們的刻苦特別不屑。覺得在外面踢足球多好玩、去看錄像多好玩,為什么要坐在這里去學?但是看完《人生》之后,我明白一個道理,在那個年代,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特別是通過讀書從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是一個巨大的轉折。我們一出生就是城市戶口,有的同學一出生就是農民,中間就是戶籍制度。這里面存在著一種潛在的不合理,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覺得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但通過小說,它讓我理解了,我們熟視無睹的、習以為常的事物里面,其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反思的東西。如果說社會上所存在的不足或不合理,而這些事情沒有辦法改變,文學藝術家就是具有超前觀察能力和超前感受能力的一群人。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需要文學——我們需要得到我們自己的消息。古人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往往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這個環境里,我們了解一切,這是不一定的。往往我們身在其中,反而無法從一個系統性的角度去觀察生活發生了什么情況。但是寫作有這樣的能力,聆聽他們的聲音,恰恰是在聆聽我們自己的消息,我覺得這是文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對于每一個人的作用。

        文學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如果說路遙的《人生》帶給我一種反思的能力,不同人的詩歌,帶給我一個多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今年呂梁文學季的主題叫“從鄉村出發的寫作”,為什么會起這個題目?因為正當其時,整個國家目前都在進行城市化,千萬級的人口,城市越來越大,農村人口流失很嚴重。從鄉村出發的寫作,這個鄉村的概念,其實是針對于城市而言的。比如我們講到鄉土文學,過去在民國年間或在古代,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因為整個中國就是一個鄉村,整個世界就是一個鄉村。就像在貝多芬的那個時代,“世界是一個田園”無所謂城市和鄉村。而近代工業化以后,城市一直在發展。

        在呂梁文學季開幕的大家演講中,格非老師說了一句話,他說在他們那一代人的早期經驗里,城市是一個陌生的經驗,很不習慣城市,很不熟悉城市。那么到了今天,鄉村是很一個陌生的經驗,很不了解鄉村,很不關注鄉村,鄉村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種建構中國人傳統倫理的所在,我們的倫理、人際關系、生活習慣,所有的一切它帶有鄉村的記憶。

        鄉村和故鄉是可以攜帶的,因為它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鄉村,但是它更可能是心理意義、精神意義上的鄉村。每一代人往上看2、3代人,都是村里人,所以這種血液里的影響,帶給我們觀念、為人處世的方法,形成我們個體跟這個世界的關系、距離,所有的這些東西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所以從鄉村出發不僅僅是在講鄉村,而是由這個鄉村為原點擴散出來的整個的精神環境。

        同樣是鄉村經驗,我父親是老師,我母親是商場的售貨員,我們家是沒有土地的,但是我的姨媽、我的舅舅、我母親那一邊都是村里的農民。到麥收的時候,親戚朋友都會去支援割麥子。記得我第一次割麥子就崩潰掉了。去了田間地頭,我的表哥就給了我一把鐮刀,然后指著一望無際很漂亮金黃的麥浪,就是詩歌里面以及歌劇里面經常歌頌的金色,他說:“這一片屬于你,你要把它割掉。”(我)一下子就昏倒了,真的是揮汗如雨,非常絕望。因為割了很長時間,一抬頭只是一個小角,面對你的還是一片金黃色。所以金黃色太充裕,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體驗里,我們能夠讀到不同的關于勞動的詩歌。我曾經讀到過歐陽江河的一首詩,是寫工人的,他說:“整個玻璃工廠是一個巨大的眼珠/勞動是其中最黑的部分”我們過去小時候有一句話,農民是在做什么?是在修理地球,這是多絕望的一個詞,修理,里面是一個地球,所以它說,勞動是其中最黑的部分,我們在過去聽習慣了對勞動的謳歌,但是你第一次對勞動本身的這種體膚之痛,有這樣清晰的描述,對我是非常打動的。到后來,我又看到于堅的一首詩,于堅說:“勞動使他高于地面,但工具比他更高。高舉著鋤頭,猶如高舉著勞動的旗幟。”我覺得也對,人的這種勞作生生不息,他站在地平線上去耕作的時候,我們是高于地平線的,它讓我們顯得高大,同樣是對勞動,我覺得這兩首詩都寫得非常準確,因為它是事物的一面兩體。

        我們所講的農業革命,就是將人困在土地上。過去的人可能自由,我最近看了一個,我覺得是用科幻的手法寫的對歷史的猜想,說夏朝是沒有文字記載的,問夏朝是哪兒?有一種猜想是夏朝是巴基斯坦,有一種猜想是夏朝是在埃及,它是通過人的移動過來的。因為那個年代,人沒有固定在土地上,還沒有農業革命,這一塊地還不是屬于你,所謂的時間,就是這樣被約束的。因為你有了土地,你要春天種,秋天收。春天種,第二年麥苗返新在收,這些都是你要靠時間,你不能離開的,你要等待收獲,所以人都被固定在土地上了。過去人都是移動的,非洲人走著走著,走到中國來,都有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多元化的、多角度的,它會閱讀,它其實是不矛盾的,有的人說它是不是很矛盾?其實它不矛盾,它是自然存在的同樣是勞動,我覺得可以這么寫,我覺得也可以那么寫。但是對于一個少年來說,我覺得我可以多角度的去理解事物,它教會我認識事物的時候,不是停留在一個面,不是停留在一個點,也就是說它讓我們不固執,我們一直在講視野,一直在講寬闊的視野,這個視野是怎么來的?所謂的視野,就是不固定在一個固執的執念里面,去認為自己的觀念就是世界的法則。不認為自己所理解的世界、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

        余華有一篇小說叫《現實一種》,我覺得這個名字非常好,現實的一種,我們每個人只身處某一種現實

        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我剛才講,我在老家寫下了第一行詩,而且寫作也是很輕松的事情,讀寫都是很輕松的事情,不是單位領導逼你寫材料,抽了兩包煙寫不出來,那是考驗你的寫作能力。文學創作它是文學能力,是一種文學的暢快,一種文學的自由。

        我應該是在高一的時候,汾陽很奇怪,一到夏天下午2、3點,有時候會下雨,下幾分鐘就停了,天就放晴了,太陽就出來了。有一場雨后,孩子淘氣,我們汾陽中學旁邊是汾陽縣教育局,我們一個班的同學就跑到教育局,爬到樓頂去了,樓頂上有一本朦朧詩選,可能是被人落下的書,被雨剛打濕。那是我第一次讀朦朧詩,我打開那本朦朧詩選之后,就被里面的詩句所吸引:“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包括顧城的、舒婷的,早期的朦朧詩詩人的作品都在里面。朦朧詩的得名,就是因為公眾看不懂,對于一個高一的學生來說,也看不懂,但是就覺得特別美,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因為它沒有直白的一個道理告訴你,它帶給我豐富的聯想,然后我那時候就變成一個朦朧詩的愛好者、新詩的愛好者。我覺得對于這個小孩子來說,那時候已經是少年了。

        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當你無法描述的時候,可能你描述它的無法描述,本身就已經接近這個事物的狀態。過去的這個教育里面,總是黑白分明,總是一清二楚,中學讀語文都要劃分段落,都要總結中心思想,朦朧詩是很難這樣去處理的,但是它寫出了當下的一個感受,新詩的產生就是因為生活變化了,生活變化需要新的語言去描寫出來,這樣就有了新詩。所以讀完這些詩之后,有一天我們上課,結果老師沒有來,當時是外面刮很大的風,我們班一共20、30個男生,男孩子就聚在一起聊天,聊天我們就說我們成立一個詩社吧,然后就成立了一個叫“沙派”的詩社,因為當時外面在刮沙塵暴,男子漢覺得風沙是很浪漫、也很硬的東西,就開始寫詩,每個人趴在那兒寫了20多首詩,就充沛地想要表達的愿望,而且我們20多個寫詩的同學里面,大部分沒有談過戀愛,但是那些詩里面大部分是情詩,可見那個年紀對愛情的憧憬有多強烈,所以詩也是我們想象的生活的一種可能性。

        寫完這些詩之后我們就要真正的持續寫克拉版,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也沒有打印機,我們是用那種蠟紙,拿一個鐵筆,就是跟鋼筆一樣,前面是一個鐵的尖,刻在蠟紙上又印,印出來之后裝訂,裝訂好之后發現參差不齊,又跑到汾陽的北大照相館,它有那種裁照相邊的刀,我們一本一本切好,我們那本詩集大概印數是60、70本,同學每人一本發下去,我們用這種方法出了2本詩集,我覺得那些詩歌的質量一塌糊涂,連一句詩都記不住了,但是它是一個開始。我覺得對于寫作來說,對于創作來說,我們的起步并不是指向于發布的,可能是指向于我們一種生理的需要。也就是那樣的一種寫作的沖動,它是一種生理需要。當我們一吐為快把它寫出來的時候,它是一種釋放,所以寫作是很愉悅、很輕松的事情。

        因為高中寫了這么多歪詩,我的數學就特別差,物理也很差,所以我后來選擇上了文科,上了文科之后,還是經常偷偷看小說寫詩,所以就叫做偏科發展,結果高考就沒有考上,高考沒有考上之后,我讀了另一本書,我覺得那一次的旅程對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那一個年代還沒有去過太原,所以長途汽車站高音喇叭里面的大武、方山、柳林、臨縣,這些地名對我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遠方。我高考結束之后,就一個人離開家,坐了一個長途汽車,就在我們汾陽汽車站,我坐在車里面看汾陽縣城在移動,逐漸的遠離,熟悉的人一閃而過,逐漸地變成田野,向西而行。就是自汾陽而上,向呂梁而去,這樣的一個旅行的過程,這個旅程給非常大的一種開闊。

        很顯然,我知道我考不上大學,考完我自己都沒有去估分,我都沒有去估分,我志愿填的是好大學,第一志愿北京大學,第二志愿什么什么大學,我填的全部都是好大學。我父親很開心,說我兒子很有理想,其實我知道,我填什么都考不上,就還不如填一個北京大學。我跟著人家演出旅行過,我父親也會帶我去太原去旅行,一個人怎么去學會買票,沒有人提醒你你要看著每一站別坐過了。結果我們坐的那個長途汽車它沒有站,隨時招手隨時就停,我覺得讀書是通過文字來理解世界的話,這種行走是我們親自用身體去觸碰這個世界,走著走著就停下來了。停下來之后上來一對母子,他們就坐在車的機器蓋的那個地方,車就繼續往前面開,開著開著突然那個孩子就感覺有一點智障,那個孩子說“我要喝健力寶,我要喝健力寶。”然后他媽就說:“我給你拿健力寶”,他們的聲音足以讓整個車廂聽到,然后就把健力寶打開,打開之后,旁邊就有一個大叔說你中獎了。打開瓶蓋中獎了,然后那個老太太就不知道怎么中獎,討論半天,旁邊一個人說,我給你50塊錢,你賣給我。然后另外一個人說100,然后有人花很高的價錢把健力寶罐買了。當他交易成功之后,突然那個有點傻的孩子,就是喝健力寶的那個人突然就變正常了,說:“停”,然后那個車就停了,你發現一幫人就下去了。你會發現,最后買健力寶的那個人開始號啕大哭,因為他中圈套了。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旅途里面,你會看到這樣的一個騙局。

        車再往前行,我們就到了一個大鎮,那個時候不是高速公路,是國道,旁邊都是住宅,就會看到上來一個懷孕的父女,很安靜,家里人攙著她,然后捂著肚子坐在前面,車往前走,大概開到臨縣就下來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生命要誕生了,一個孩子要出生了,這個母親是在迎接他的新生兒。我頓時覺得非常圣潔,車又在往前開,可能會上來一堆人,他們都帶著黑紗,可能他們參加某一個親戚的葬禮,他們要回去自己住的地方,這一路上就像一個電影一樣,一個人物出場在退場,另外一個人物出場再退場。我們都在一輛行駛的車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自己,我覺得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感覺到某種開闊。這種開闊是什么呢?就是你開始意識到存在它者,存在它人,這些它者和它人你都不跟他說一句話,但是這些它者和它人是和自己有關的,至少我們是在同一輛車上,我們是在往同一個方向駛去。

        當你內心深處融入到這樣一種人群里面,你認為你是人群里面的一個,你又能夠觀察到存在一個東西叫人群的時候,我覺得會有一種相對的開闊,而閱讀本身,寫作本身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多少年之后,我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篇散文,這個散文叫做《高考之后,放虎歸山》。前天我還在磧口朗誦了其中的一個片段,因為這是我至關重要的旅程,也可以說,這個旅程的本身就是我電影的事件。因為多少年之后,我可以拍電影,有能力拍電影,用電影的方法去寫作的時候,我覺得我不管寫什么樣的故事,我都在寫那一輛開往呂梁的長途汽車,我電影中的人物他會換,就像窗口的這個位置可能一會兒是一個孕婦坐在那兒,一會兒是一個奔喪的人坐在這兒,一會兒是一個上學的少年坐在那兒,具體的人在變,但是那個車廂,我始終坐在那個車廂里面,它是我離不開的一種歸屬,離不開的一種精神世界,就是它成為我。

        我這才講到高中,不好意思。那就留著下集講大學,我接著講,還沒有講完。我覺得寫作是這樣的,我們講的所謂忠于自己的世界。忠于自己的世界很重要,因為忠于自己的世界意味著它是忠于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身環境,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這個世界,不一定說像我一樣,我出生在山西呂梁汾陽,我一直在拍山西,拍呂梁的故事就是忠于自己的世界。而是說你真的感興趣什么?你在意什么樣的人?如果你的精神世界里面,都是蘇格拉底,都是尼采這樣的人,這就是你的精神世界,你要忠于你的世界。如果你的世界是土地上的這樣一些人,你要忠于這個世界。我覺得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我們講真知灼見,真知是怎么來的?真知是來自于真實的自我,所以整個閱讀的過程也好、寫作的過程也好,我覺得它是形成一個真實的、結實的自我的一個過程,只有一個堅強的自我,只有一個清晰的自我,今天所講的迷失、浮躁,這些時代的癥候,可能只有通過形成一個清晰的、堅強的自我,你才能夠抵御它,因為你知道了你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拿我自己舉例子來說,我在讀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其實也是在一個自我形成的階段,因為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看電影一下子變得非常豐富,電影史上所有精彩的電影同時,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那個時候我自己早期寫的劇本,大部分是類型電影,所謂的類型電影我寫過武俠片、寫過警匪片,寫過離奇古怪的故事,不是說這些故事不好。

        你總會覺得拍電影,那個年代的電影,銀幕世界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世界,你天然地覺得要塑造、要寫這樣的世界才是電影。但是1997年的春節,我回了汾陽,那一年汾陽從縣升到了縣級市,變成了汾陽市,相對應的經濟開始發展,主街道突然就拆掉了,整個世事變遷突然出現在我面前,之后我就寫了一個劇本叫做《小武》,所以那個時代對我來說我不吐不快的的是,我正在經歷的事情。我們正在經歷這樣的一個巨大的改變,帶給所有人生活影響的時刻,為什么我自己沒有心思再寫古代了?我籌備一個古裝片《在清朝》已經有10年時間,我沒有拍。為什么呢?因為我一直覺得,當下的感受更重要,往往你內心真正有故事的時候,屬于你自己的故事,說得嚴重一點,那才是性命攸關的事情,我們要先把性命攸關的這些事情講出來,才能夠讓我們自我得到一種解放。

        同樣是閱讀和寫作,我覺得也帶有一個區域對我們塑造的觀察。我自己最近幾年,在閱讀里面,除了文學閱讀之外,也開始大量的看地方志,我家里面有汾陽縣志,還有汾陽出的縣志通訊,因為它會帶給我對成為我們的一種理解。比如說,在過去我第一次知道洗衣機,我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紀錄片叫《祖國風貌》,介紹上海生產出來的洗衣機,我覺得那絕對是一個天外來物,這個衣服不是我媽每天用搓衣板在洗嗎?怎么還會有一個機器能幫助把衣服洗出來。我一直覺得洗衣機是80年代的產物,但是我看汾陽縣志的時候,汾陽第一代洗衣機是1921年有的,是汾陽醫院從美國買回來的。那么它就讓我去了解這一段歷史,包括我讀的中學,汾陽中學它是怎么來的?它跟賠款有什么關系?我覺得這些都特別有意思,我覺得閱讀自我,就包括閱讀地方志,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土地發生過什么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要講一個我父親的故事,這或許也是我變成一個表達者很重要的一個家庭原因。我父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子,在我生長過程中,我們汾陽縣,只要是我見過的人,跟我說過話的人,他都會有一句話:“你父親特別有才。”我父親寫作特別厲害,但是我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語,有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寫日記,我非常渴望了解那個日記,但是那個日記被我父親燒掉了。大家都理解原因,他變成了一個不寫作的人,因為害怕,所以變成了一個不愿意把文字留給這個世界的人。但是我覺得他讓我們覺得寫作有多重要,對我來說,我只能猜想我父親的經歷、我父親的精神,沒有文字,我不知道他具體經歷了什么?小到一個個體的家庭,大到一個國家, 14億人口的這樣一個中國,我們經歷了什么?它是需要文學的,它是需要文學在,可能我們會留下一本歷史書,這本歷史書會寫很多數據,比如我們寫呂梁的GDP,2018年發展到了全省第幾排列前茅,它是一個數字,可我們無法感受這個時代,但是文學不一樣,電影不一樣,它是細節,它是真實的細節,它是個案,它是個體的經驗。只有這些,它才能夠讓我們理解,我們經歷過什么?為什么我說,我們經歷過什么這么重要呢?因為所謂的記憶,就是我們的根。一個沒有記憶的,一個寫不出我們心情的民族,是沒有根的民族。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到今天,是因為我們無論在如何極端的環境里面,都有頑強的寫作,都有頑強的藝術創造,把我們的記憶留下來,讓我們的根更加的扎實。腳下的土地,你踩的這個泥巴也要生花,讓我們的精神經歷有跡可循。讓我們的后人,讓我們一代一代的人,變成一個有根的人,而不是一個無根的人。謝謝大家。

        賈樟柯:只有忠于這個世界,我們才有所謂的真知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公布:騰訊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網絡跌出榜單

        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公布:騰訊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網絡跌出榜單

        中國網科技7月30日訊(記者 李婷)市場研究機構App Annie近日發布2020年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FunPlus(趣加)取代[詳情]

        凱迪拉克怎么了?

        凱迪拉克怎么了?

        題圖:GM authority隨著 2020 年新冠疫情逐步趨穩,很多事已經沒法再讓疫情背鍋了。先是跌入谷底,再是觸底回升,上半年國內汽[詳情]

        運載火箭可用固體燃料 美再為韓國研制彈道導彈“松綁”

        運載火箭可用固體燃料 美再為韓國研制彈道導彈“松綁”

        據韓聯社首爾7月28日報道,韓國7月28日宣布,根據與美國達成的新導彈指南,該國已能研發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火箭。他在新聞發布[詳情]

        意大利餐廳服務員確診 追蹤發現某些顧客留假信息

        意大利餐廳服務員確診 追蹤發現某些顧客留假信息

        歐聯網7月30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衛生部門28日通報,當日該地區新增確診病例29例,那不勒斯省維科·埃[詳情]

        元晟溱:柯潔很有才能 他與李世石風格相似卻不同

        元晟溱:柯潔很有才能 他與李世石風格相似卻不同

        韓國棋手元晟溱九段  據韓國烏鷺網報道,韓國棋手元晟溱在1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世界超一流棋手的水平。在20歲中期[詳情]

        contact us

        Copyright     201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button id="ysiwy"><noscript id="ysiwy"></noscript></button>
          <input id="ysiwy"></input>
        • <input id="ysiwy"></input>
        • <del id="ysiwy"></del>
          <s id="ysiwy"><kbd id="ysiwy"></kbd></s>
          <del id="ysiwy"></del>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清纯秘书被总经理吸乳小说| 好男人影视官网在线www| 最后一夜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 欧美成成人免费| 成人a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在线观看| 一本伊大人香蕉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欧美乱人伦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新婚侵犯乐派影院| 刘伯温致力打造火热全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成**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男| 男人j进女人p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厨房切底征服麻麻|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男人日女人动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