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街拍,遠遠比作品出名”
說起倪妮,怎能不提起張藝謀的「沖奧」作品《金陵十三釵》。
1
2010年,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倪妮因為這部作品一炮而紅。
作為這部戲的靈魂人物,誰能想到她是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播音專業大學生?
這部耗時四年的作品,其中有三年用來對演員進行集訓,倪妮作為唯一的女主角玉墨,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她身上。
張藝謀還親自找來專業老師,手把手教她,連金陵女子的一言一行都要學到精髓。
《十三釵》的紀錄片里寫道過:“有時候,無論導演怎么調教,演員還是演不出來”其實說的就是倪妮。
她著急,老謀子更著急,所以只能一遍一遍地講,一遍一遍地過。
最終的結果大家有目共睹,倪妮火了,一舉成為“謀女郎”。
她的一顰一笑,僅是一個抬眼就足以嫵媚動人,用風情萬種來形容再適合不過。
憑借玉墨這個角色,倪妮獲得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女演員、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等十幾個獎項和提名。
起點高成名快,大家對倪妮的評價也非常高,張藝謀還說“她是一個新時代的新類型”。
當大家都在期待她下一次作品的時候,她交出來的答卷連差強人意都說不上。
(這么多作品,卻沒有一部上6分)
沒口碑,評分低,這不就是我們口中的爛片嗎。
很多人看了《新娘大作戰》才知道,原來演技沒有差,只有更差。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倆的演技同出師門,姨隔著屏幕都覺得尬。
甚至還有人吐槽說大寶貝的演技比倪妮還好......
和男神彭于晏合作的《匆匆那年》,姨也只記得最后一幕倪妮穿著紅裙回眸美美的樣子。
演員的美可以起到加持作用,但如果奪了整部戲的勢頭,這部作品注定沒有靈魂。
反觀其他的“謀女郎”,鞏俐女皇不斷挑戰自己,除了人們熟知的《紅高粱》,其后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等優秀作品,每一部的角色都堪稱經典。
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演員到有名氣,再到走上國際,這一切都是靠她自己的摸爬滾打。
20歲就處于名利頂峰的章子怡,在她拍完《我的父親母親》之后居然拒絕了許多高片酬的邀約,承受巨大的壓力出演李安的《臥虎藏龍》。
當初李安一直在質疑她能否扮演玉嬌龍,就算定了她出演還在繼續選角。面對這樣的危機感,章子怡堅持每天刻苦練功,拼命努力,最終她用成功證明了自己。這股對演戲的韌勁一直伴隨著她到現在。
還有曾經不被看好的周冬雨,一直在摸索自己的戲路,最終找到了適合的路線,造就個人風格,如今獨當一面,成為實力派小花,還拿到了金馬影后。
成功者的背后都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辛酸和汗水。
而被人看好的倪妮呢?除了《金陵十三釵》,還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嗎?
不可否認,倪妮確實有做演員的潛力,但是起點高成名快是演員的泡沫。就連她自己都說,不努力,遲早有一天會摔下來。
2
周迅曾說過:“演員,最忌諱的就是固步自封。”
曾經捧上天的“謀女郎”,現在“淪落”到哪個地步?
就連《天盛長歌》也并沒帶動她的演技,除此之外,更令人咋舌的是她高于陳坤的9800萬片酬。
倪妮的演技真的配得上這么高的片酬嗎?
很多粉絲說,倪妮演得很好,我都快哭死了。就這么看,好像演得挺好的。
《天盛長歌》
還有最近大家說真香定律的《宸汐緣》,又一個被大家捧上天的哭戲。
最后品一下《雪暴》中倪妮哭的鏡頭。
但是姨想說的是,單一的鏡頭其實很難說明一個演員的演技,尤其是單獨的哭戲。
細節決定成敗,這個依然受用在演員身上。而這些細節來源于演員對作品和角色的思考,還有對生活的體驗,然后再通過角色的行動和語言完成。
哭,應該是對前面鋪墊的升華。它是感情的流露,是真實的,是可以觸動觀眾的,不是流幾滴眼淚而已。
何況,眼淚還可以通過滴眼藥水來輔助完成。
(倪妮拍哭戲前,助理為她滴眼藥水)
演員不應該被夸哭戲,這是一種本末倒置。只看局部的表現是無法讓人深層感受一個演員的血與肉。
現在回過頭看她在十三釵的表演,你會發現她的拍攝極少有長鏡頭,也不存在大量的臺詞設計。就連哭戲也是被工作人員想方設法,連哄帶騙“逼”出來的。
可以說,她的表演更依賴于一個好的團隊和導演,而不是自身。如今失去了張藝謀的“保駕護航”,她的演技只能停留在玉墨上。
(來自豆瓣用戶的高點贊評論)
當一個演員不是被夸演技,而是用“韻味”說話;
(倪妮話劇《幺幺洞捌》的宣傳)
當一個演員只會傻白甜的擠眉弄眼和搖頭晃腦;
這就等于自己抹殺了自己,自己斷了自己的后路。
倪妮,失去了當年的驚艷。
3
很多人想到倪妮,都會說:好會拍一女的!她的街拍還被稱為「街拍教科書」、「街拍范本」。
時尚資源更是一抓一大把,沒有人看到她因為演技出色而上熱搜,反而硬照街拍卻成了宣傳噱頭。
讓人眼紅的大牌代言也不在話下:
貴婦品牌SK2
Tiffany首個中國區品牌
Gucci亞洲區眼鏡形象大使
......
這張出席紐約活動撐著Tiffany的吊帶裙照幾乎美到人手保存一張。
姨一邊欣賞著她的盛世美顏,一邊受到內心的拷問:倪妮,到底還是個演員嗎?
她的街拍,遠遠比作品出名。
幾乎每一部倪妮的作品,都是用她的美照作宣傳,美到讓人窒息和驚艷,讓人以為之前的“玉墨”要回來了。
(話劇《幺幺洞捌》宣傳照)
看多了你會發現,其實倪妮拍戲也沿用了拍照那一套路子。她依然停留在“你們來拍我”,而不是“我來進入這個角色”。
也難怪有些人會評論倪妮的戲作,“過于標準化的笑容讓人覺得她還是街拍的狀態,人物性格沒有細節可言。”
街拍是靜止的,影視是鮮活的。演員需要動態的呈現,經歷荊棘和坎坷才是他們的常態。
4
隨著時尚資源的疊加和icon人設的打造,倪妮還衍生出一個標簽——高級。她的高級感不斷被放大吹捧,甚至超過了大眾對其演員身份的認知。
但是倪妮的高級感,只停留在了時尚鏡頭上。面對大銀屏,所有的高級煙消云散,觀眾要看的是實實在在的演技,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假象。
高級二字在演員路上行不通,打磨演技才是真。
當人們只聚焦在演員的穿搭和妝容,這恰恰反應了他的困境。這些帶有噱頭的東西,會把他的價值磨滅掉。
明明有一張為電影而生的臉,
卻沒有匹配的演技;
明明可以變得更好,
卻沒有奮力。
因為我們抱有期待,才會對她這些年的表現感到可惜和失望。或許你會問,我們一定要把倪妮當做演員嗎?其實不是我們把她當做演員,而是從始至終,她都把自己當做演員。
(時至今日,倪妮依然沿用演員這個認證)
希望倪妮能清楚認識到自己微博認證中演員的身份,也希望她日后的戲作,能有更多讓人一眼萬年的“玉墨”。
倪妮,求你別再做個網紅。
主編:味姨
撰稿:小咖啡 | 圖片:網絡
開獎啦!!
恭喜昨天中獎的錦鯉寶寶~
多關注和撩姨
姨會經常送福利哦~
02
01
真心期待倪妮作為演員的再次回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