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是古代飽受爭議的一個朝代,也是當今社會熒屏上出現較多的一個時代。大清早期,有位孝莊皇后更是讓人無法遺忘,孝莊文皇后一生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歷四帝,她的名字與清初許多重大的事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華麗的光環下她的人生也是挺悲情的。
一
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萬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系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是在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啟五年,后金天命十年的二月初二日。當時,她是虛歲13歲。她的丈夫皇太極比她大21歲,時年34歲。
皇太極在世的時候,孝莊在一后四妃中排最后一位,是一位很平常很普通的妃子,不是皇太極寵愛的女人,皇太極最寵愛的是孝端皇后哲哲的侄女、莊妃的姐姐海蘭珠。孝莊并不十分得寵,特別是在海蘭珠也嫁給皇太極之后,皇太極一心只愛海蘭珠,她便只能在婚姻中充當一個配角。
從她十三歲嫁給皇太極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皇太極逝世,始終不能讓皇太極歡心!說白了,她的丈夫不愛她,這只不過是一場政治婚姻,和她姑姑一樣。在愛情方面,孝莊皇后輸了,輸得一敗涂地。從這方面說她的人生怎么不悲情呀?
二
崇德八年夏,清軍大戰松錦告捷后,國勢大張,氣象日上。皇太極躊躇滿志,正策劃下一步戰略,天不假年,八月九日在突發腦溢血,暴死于清寧宮。帝王暴卒,向來容易引起政治動亂。
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三十四歲,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擁有父親親將的兩黃旗和伯父代善鑲紅旗、堂叔濟爾哈朗鑲藍旗的擁護和支持;努爾哈赤的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三十二歲,雄才大略,曾西征河套察哈爾林丹汗殘部,得元朝傳國璽歸獻皇太極,迫降朝鮮,用兵把握分寸,頗合用武之道,很得皇太極倚重和信賴,繼位的呼聲很高。
作為愛新覺羅家族的一員,孝莊無疑是明白內亂會造成什么危害的,一要使雙方的對立緩和,只有異中求同,一使雙方的要求都得到部分滿足——既要滿足兩黃旗大臣立皇子的要求,又要使多爾袞的權力欲望不致落空,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扶立幼主;當時年紀幼小的皇子有四五個,誰來占踞天子寶座?孝莊施展手腕。籠絡多爾袞,使多爾袞采納了她的方案,把她兒子福臨抱上了御座。
最終孝莊的皇子福臨,也就是后來的順治皇帝,在6歲時登基。可是臣子們并不拿他當回事兒,大臣們經常在朝堂上呵斥小順治,罵他是小兔崽子——稱上為孺子。為了這事小順治大哭大鬧不依,還傳圣旨到處找人來說理,可最終還是沒用,因為他只是個傀儡皇帝,真正掌握權力的人仍然是多爾袞。所以孝莊皇后為了兒子和自己性命的安危,有必要進一步和多爾袞搞好關系。
他憑什么能夠上位?有人說,福臨的母親孝莊,在皇太極死的第一時間下嫁多爾袞,忍辱負重,母子倆先活命,然后再保著順治登基。孝莊如何籠絡多爾袞?官修的史書實錄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私家著述也沒有留下更多的記錄。無論如何,只能說當時的孝莊實屬不易,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三
權力斗爭剛告一段落,孝莊又陷入家庭矛盾的旋流。滿蒙聯姻,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位時定下的既定國策。大清帝國的建立,蒙古八旗也立下汗馬之功,蒙古王公在清廷政治生活中,一直是一股倚為股肱的力量。為了確保這種關系代代相傳,也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特殊地位,福臨即位不久,孝莊就冊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貝勒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自古帝王婚姻,總是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人的喜好與感情則是次要的。而福臨恰恰缺乏這種胸懷,他更多以自己的好惡來對待這種關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聰明、漂亮,但喜歡奢侈,而且愛嫉妒。本來,作為一個貴族出身的女子,這些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福臨卻不能容忍,堅決要求廢后另立。這個未成年的皇帝性格十分執拗,盡管大臣們屢次諫阻,仍然堅持己見,毫不退讓。順治十年(165)八月,孝莊見兒子實在沒有回轉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孝莊又選擇蒙古科爾沁多羅貝勒之女博爾濟錦氏進宮為妃。后來董鄂氏被接入宮中皇貴妃在后宮的地位僅次于皇后,不過福臨對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認為董鄂氏有德有才,正是理想的皇后人選,因此準備二次廢后。假如福臨再度廢后,改立董鄂氏,蒙古女人失去中宮主子之位,勢必影響滿蒙關系,傾動大清帝國的立國之基,孝莊毫不猶豫地對兒子的舉動進行了抑制。結果,母子間出現隔閡。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氏病故。皇帝遭此打擊,精神頹落,懨懨無生趣,未出半年,患天花而逝。
可能對順治皇帝來說皇位來得都太過容易,他根本無法體諒母親的苦心,并且在很多方面與孝莊皇太后有隔閡,最主要的是順治皇帝早早的就去世了,對孝莊皇太后來說,白發人送黑發人怎能不悲哀呢?
四
福臨死前留下遺囑,八歲的皇三子玄燁入繼皇統,改元康熙。康熙繼位時虛歲為8歲,即1661年至1662年 ,當時孝莊年紀為48至49歲間,在快五十歲時,孝莊太皇太后一切又從頭開始,其背后的艱辛可想而知。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康熙皇帝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謚號—一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根據她的遺愿,靈樞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京東清東陵。,最終沒能和丈夫皇太極合葬昭陵,葬在了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外。
總而言之,75歲的孝莊太皇太后,一生多姿多彩,卻也無法不令人感慨萬千:這位老太太,可真不容易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