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直努力希望加入歐盟,但事實上土耳其加入歐盟希望渺茫。埃爾多安也是認清這一事實,如今土耳其和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關系緊張,土耳其當局多次表示,土耳其要重新審視加入歐盟的可能性。
首先,歐盟和北約性質不同,北約是一個基于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軍事-政治聯盟,并沒有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屬性,更沒有賦予未來邦聯甚至國家化的使命,土耳其和北約只要在“假想敵”方面高度重合,就可以彼此兼容;而歐盟從成立之初就肩負著“歐洲一體化”的使命,許多成員國對容納“異文化”態度十分保守,阿爾巴尼亞和波黑這兩個國家,主體民族是不折不扣的歐洲“土生民族”斯拉夫人,只是中途皈依了YSL教,盡管蘇-東集團解體后它們很積極地靠攏歐洲,但前者至今還在“候選”,后者連“候選”的資格都還沒有——原本就是亞洲民族為主體、宗教、風俗傳統大相徑庭,且在中世紀和歐洲主要國家長期敵對的土耳其,就更難躋身其列了。
其次歐盟無法容納土耳其,冷戰結束之后,歐盟不斷東擴,但現在也看到了歐盟擴張的限度,那就是巴爾干半島就是歐盟的邊界,如果把土耳其也納入其中,會把歐洲撐破的。歐盟這個多邊組織是建立在歐洲這個文化概念基礎之上的。西巴爾干半島尚且沒有能夠加入到歐盟,土耳其還要繼續排隊。土耳其太大,不適合加入歐盟。一個人口、領土都比德國大的土耳其,怎么會讓歐洲國家感到心安呢?萬一土耳其加入,會不會變成特洛伊木馬呢?那歐盟還是歐洲人的了嗎?
默克爾說的是實話,其實無論歐盟還是土耳其都知道加入已經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只不過現在大家還在裝作在努力進行入盟的談判,包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要恢復死刑的時候,歐盟鄰導人出來說,如果恢復就沒有辦法加入歐盟。從法律上來說的確如此。歐盟和土耳其之間的游戲已經玩得差不多,雖然還在入盟的談判,但是這種談判幾乎不是雙方的核心關切, 更不用說優先事項。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土耳其曾經向歐洲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今天德國歐盟遲遲不愿給予土耳其歐盟地位,主要土耳其體量太大,人口太多,而且信仰伊斯蘭教,這是最不好同化的一點。而面對西歐的高福利,歐盟對于東歐這些國家的承擔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如果把土耳其納入其中,會有更多人涌入西歐。英國也是不想讓更多東歐以及中東北非的人進入英國享受高福利而選擇退出歐盟的。現在敘利亞難民已經讓歐洲頭疼了,他們不敢再加入一個土耳其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