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昨日股價大漲近27%,錄得近一年來新高的達芙妮,然而今日(9月28日)達芙妮國際午后股價大暴跌,一度跌逾47%,收盤殺跌36.84%,成交額放大至2.29億港元,最新總市值4.95億港元(約為4.45億人民幣),創2007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市值蒸發近3億至4.9億港元。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美國東部時間9月24日(周二),耐克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顯示,盡管在全球貿易緊張背景下,本季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7%,其中大中華地區收入增長22%,達16.8億美元,市場預期15.7億美元。中國地區明顯成為最主要增長動力。具體營收數字如下,2020第一財季,耐克總收入107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104.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9.48億美元,同比增長7%。受此刺激,耐克股價創新高。
令人“氣憤”的是,耐克業績如此優秀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大中華區業績飆漲,營收和利潤增幅遠超其他地區。有分析指出,這份逆天的財報背后,中國“炒鞋”大軍功不可沒。最近半年的“炒鞋潮”把耐克鞋的熱度捧到極點,一雙耐克Air Jordan 1 Retro High Rust Pink 臟粉黑腳趾限量款發售價1299,但是卻能在APP上炒到66669元。
根據相關平臺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在這樣一個火爆的市場當中,曾經的鞋業巨頭“富貴鳥”卻倒下了,“達芙妮”也只是在茍延殘喘。這究竟又是為什么?業內人士分析,鞋業雖然有風口,但這些巨頭卻未站在風口之上。能夠拿來炒的鞋很多都是限量版運動時尚品牌,在此之前的達芙妮和富貴鳥卻拿不出這樣的品牌。按照專業的說法是,轉型不夠及時,未能在產品上下足功夫,便成了周期的棄兒。達芙妮如今可能要走運動品牌路線,但亦可能來到了運動周期的尾部。分析人士認為,與其轉型,還不如收縮戰線,發揚工匠精神,做好原有產品的研發,走“百年老店”的路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