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敏,1975年出生于浙江。199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2007年赴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學習。
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11-2012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赴法國研究雕塑。
2007年以來,郅敏創作了《雙生》系列、《河圖洛書》系列、《天象四神》系列,包括正在創作的《二十四節氣》,都是向中國古代天文理念的致敬,同時也是面向當代創造力的嘗試。
展示中國傳統天文研究的偉大成果,以當代的形態表達方式來展現中國傳統哲學闡釋自然的方法,來探討華夏文明的自然觀、科學觀。
文化由大地山川、海洋湖泊、礦脈、人種等而來,繼而由語言文字、音樂禮儀、藝術、哲學等組成。雕塑藝術,是文化之樹上的一顆果實,埃及雕塑、希臘雕塑、中國雕塑,都是每個文化版圖中的一顆顆明珠。我們在看到形式的同時,很難忽略其背后的文化。
藝術創作從來沒有捷徑。藝術是人的參與討論世界的一場行動,用盡一生投入到這場行動中,全力投入藝術思考,不斷深度挖掘藝術的語言,似乎唯有如此,才可能觸及到天賦的潛能。
小心翼翼地追尋、獲得,然后拋棄……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循環往復,追尋創造力。創造力,需要經驗,更畏懼經驗。
在郅敏看來,開始真正認識自然與自我,也許就是接近無窮盡的藝術方法論的開始。
雕塑作品賞析
▲ 河圖洛書-地象 陶瓷、金屬 220x220x70cm
▲ 河圖洛書-地象 (局部圖)
▲ 河圖洛書-萬象 陶瓷、金屬 800x60x50cm
▲ 河圖洛書-萬象(局部圖)
▲ 河圖洛書-天象 陶瓷、金屬 250x250x60cm
▲ 河圖洛書-天象(局部圖)
▲ 天象四神-青龍 690x120x260cm 陶瓷、金屬
▲ 天象四神-朱雀 620x150x220cm 陶瓷、金屬
▲ 天象四神-朱雀(局部圖)
▲ 四神天象四神-玄武 400x60x350cm 陶瓷、金屬
▲ 四神天象四神-玄武(細節圖)
雙 生
“雙生 ”,原意是指雙生子,中國古代圖像中的并蒂花、雙頭蛇等都是這個概念的引申圖像。雙在數字上來講,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二,二是由道生發出的陰陽兩極。
郅敏以“天地大熔爐”的概念來理解雕塑和陶瓷,將《雙生》系列作品綿延創作了十年多。
在豐富的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充滿了對雙生的探求。他的《雙生》系列中,人魚、龍馬的交匯對話,是藝術家對中國古代天象學的理解,是對中國上古文明中“河圖洛書”的追問,將觀者引入到浩瀚的中國文化中來。
《雙生》系列的存在意義的是落實于對自我藝術創作的“當代性”與“極致性”。
▲ 雙生系列之散亂 2006年作
▲ 雙生系列之撫慰 2006年作
▲ 雙生系列之九命 2006年作
▲ 美人魚系列之刺豚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金眼鯛 陶瓷48x38x105cm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箱豚 33x42x70cm陶瓷
▲ 人魚 刺豚 45x46x70cm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彈涂魚
▲ 美人魚系列之馬面豚
▲ 美人魚系列之箱豚
▲ 美人魚系列之章魚
▲ 小烏賊 陶瓷
▲ 鷹童 刺豚 45x25x29cm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銀箱豚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金刀 陶瓷
▲ 美人魚系列之金眼鯛
▲ 美人魚系列之金眼鯛 48×38×105cm 陶瓷
▲ 龍馬 75x60x45cm 陶瓷
▲ 出水的龍馬 220x80x70cm 陶瓷、青銅、不銹鋼
▲ 出水的龍馬(局部圖)
▲ 出水的龍馬 60x80x75cm 陶瓷
▲ 龍馬 120x105x70cm 青銅、不銹鋼
▲ 龍馬 (細節圖)
▲ 出水的龍馬 陶瓷
▲ 出水的龍馬60x160x75cm 陶瓷 不銹鋼 花崗巖
▲ 龍馬 90×95×190cm 陶瓷 不銹鋼
▲ 龍馬 55x75x130cm 陶瓷
郅敏說過:“所謂藝術之路或人生之路,也像爬山。自己摸索,貴人指點,走走停停。山中草木混雜,蛇蟲鳥獸,途中遇雨,林中起霧,迷途折返,有時也并不能看清遠方的路。但在一段努力之后,還是會跌跌撞撞爬上某座小山的山頂。”
— 作品賞析 —
▲《花樣男子》
▲《蜥蜴人》
▲《五官的故事系列之鼻子》
▲《五官的故事系列之鼻子》
▲《五官的故事系列之眼睛》
▲《五官的故事系列之嘴巴》
綜合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
從藝50年 | 老藝術家滕文金的雕塑作品賞析
陶瓷藝術大師 | 潘柏林 —— 他開辟了“民俗風情”的創作題材
海底驚現千年佛寺,震撼世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