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深漂一族來說,白石洲絕對不是個陌生的地方。隨著#深圳著名城中村拆遷重建#登上熱搜,這次改造將誕生1878個億萬富翁的造富神話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1878個億萬富翁?乍一看,拆遷重建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其實背后,還隱藏著這些辛酸故事。
將誕生1878個億萬富翁?這些辛酸過往未必知道
白石洲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又稱“沙河五村”,顧名思義,是由五個自然村組成。面積為0.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達十五萬!白石洲被當作是“深漂第一站”,不少年輕人在這里租房、吃飯,支撐自己在深圳扎根的夢。有傳歌手陳楚生在成名前,也一度居住于此,試過用七百元租十五平米的小單間。但同時,這里又緊挨著華僑城高檔住宅小區,所以有人會說出“一邊是歐洲、一邊是非洲”這種話。
2018年,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正式通過了《南山區沙河街道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單元規劃》,這就意味著,多年來一直說要拆遷的白石洲,拆遷工作終于確定下來了。隨后,網絡熱傳,白石洲將誕生一千多個億萬富翁。
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有專業人士指出,這1878戶是本地村民的總數,當地家庭的平均物業面積在五六百平米,面積超過一千平方米以上的村民不會超過兩成,一夜暴富、誕生千個富翁的說法顯示站不住腳。但拆遷之后的回報足夠多,卻也是真的。
大家都說,白石洲拆遷,令人羨慕。但背后的辛酸過往又有誰了解?
1992年深圳推行農村城市化,由于種種原因,白石洲卻成了一個沒有成立股份公司、沒有確權村民宅基地、沒有返還集體經濟發展用地的邊緣體!沒有了土地的農民不能種田,只能在宅基地上“種樓”。而政府也只能默許村民靠“種樓”收房租的方式獲得收益。租客越來越多,而這里的違建樓也越起越高。隨著深圳的迅猛發展,白石洲與深圳的形象也逐漸相行甚遠。
無處安放的深圳夢,深漂一族何去何從?
白石洲這方小小的城中村也讓初到深圳的人很容易融入,那些不貴地道的小吃,廉價好用的生活物品……在這里,深漂一族可以用3到5年的時間緩沖,慢慢攢錢,期待自己可以握住未來的夢。但如今,這個“深漂第一站”要成為過去了。
今年六月份開始,幾乎所有的深漂都收到了房東們的清租通知,上面寫著:本村的城市更新工作已正式啟動,請在九月底之前結清租金和水電費搬離本樓。搬走的租客中有無所謂的,“在哪不是住?”但也有不舍的。不少年輕人認為這里承載了他們的夢。最痛苦的,要數商戶和學生家庭。深圳白石洲舊改帶來的影響就是,原本在這扎根的商戶突然失去了大批的顧客源,不得不清倉。許多學生家庭也很無奈,白石洲一直為不少打工子弟提供了入學機會。這次舊改雖然沒有導致孩子失學,但隨著家庭的搬遷,卻令到生活成本和時間成本增加了不少。
白石洲舊改項目,“城中村”改造模式新探索
據了解,白石洲將要重建成為擁有智慧城區特色的商業居住綜合體,學校、保障房等公共設施會優先建成,同時,還將修建城市更新博物館,以影像、微縮模型等形式留住城中村的回憶。
在城市化進程中,全部拆掉重來成為城中村改造中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但如此做法也使得不贊同的聲音越來越多,而綜合整治、局部改造或許是最具協調性的做法。
有鑒于此,《深圳市城中村(舊村)綜合整治總體規劃(2019-2025)》提出了“充分考慮城市發展彈性,在規劃期內保留一定比例的城中村”的想法。有人分析認為,未來五年將有七成以上的城中村可以保留下來。
城市更新并不只能靠拆除城中村的方式完成,還可以有更多元化的探討改造空間。深圳的大芬油畫村、寶安鳳凰村,都是改造的成功樣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