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夏季,位于俄羅斯北極圈地區(qū)的摩爾曼斯克州發(fā)生一起盜竊案——
一座56噸重、23米高的鐵路橋被小偷偷走了。橋梁的鋼結構橋梁部分已經(jīng)消失,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或碎片。而在這座橋的旁邊還有一條正常通車的公路,因此這座橋消失的成因,也不會是因為冰山漂移等在當?shù)乜赡馨l(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
當?shù)厝嗣衩爸鴿M臉的問號,報警反映了這一盜竊案的案情。但當?shù)鼐斤@然也不愿意相信現(xiàn)實世界會發(fā)生這樣的鬼事,他們最開始駁回了盜竊案的指控。
可隨著當?shù)鼗宸蛩箍耸袡z察院的介入,盡管人們不愿意相信,檢察院還是在官方通告中確認了這是一起盜竊案,并對小偷提起了刑事訴訟。
俄羅斯版“警方通報”
但這位偷橋小偷目前依然逍遙法外。
而這個故事,只不過是俄羅斯小偷偷盜藝術的一個縮影。
基本功——井蓋
就算是俄羅斯小偷,他們也不是不偷井蓋。
不管在世界上哪個城市,偷井蓋都是盜賊這一職業(yè)的入行基本功。作為傳統(tǒng)技藝,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偷一兩個井蓋不符合俄羅斯人民的做事風格。
跟井蓋小偷進行了多年追逐戰(zhàn)的蘇維埃茨基地區(qū)警察說,這邊的井蓋盜賊一般一次性偷盜的井蓋數(shù)目在10個到30個不等,而且為了方便,他們都會選擇用汽車運輸贓物,這在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很難查獲。
反制無門的警察甚至表達出了某種程度上的理解:
“雖然面臨嚴重的罰款,但這活確實來錢太容易了,很多人都不是專業(yè)的,對于很多小偷來說這就相當于是個業(yè)余愛好,沒事做個兼職。”
兼職現(xiàn)場:
由于俄羅斯境內的“警方通報”通常沒有贓物圖片,所以找了一張偷盜次級聯(lián)賽——烏克蘭地區(qū)的一起盜竊案現(xiàn)場圖↑
最密集的井蓋被偷新聞是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爆發(fā)的,畢竟外國人不像當?shù)厝四菢铀究找姂T。為了維護國家形象,當?shù)卦_展了為期幾周的被盜井蓋普查行動。結果發(fā)現(xiàn),幾周內,索契一市約有800個井蓋被盜,精確到每天是30-50個。
兼職現(xiàn)場2
《莫斯科時報》報道,索契市長阿納托利·帕克霍莫夫在與當?shù)亟饘傩袠I(yè)成員(簡言之就是收廢品的)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告訴你,這已經(jīng)成為一項嚴重損害這座城市的業(yè)務。”
盡管如此,回收公司仍繼續(xù)接受被盜廢金屬。
官員們似乎也不以為意,面對井蓋大量消失的問題,他們回答:“隨著道路建設越來越多,確實有更多金屬可偷了。”
兼職現(xiàn)場3
核心競爭力——莽
當然,讓俄羅斯盜賊出名的肯定不只是過硬的基本功,驚人的盜竊數(shù)量充其量只能算作“政策扶持”。
真正讓他們在世界盜賊行業(yè)立足的,還是那股源自俄羅斯人血液中的莽勁——盜竊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豪爽。
在另一個常見的業(yè)務領域,ATM機的盜竊案常被攻陷于科技手段,而俄羅斯小偷會用最原始的物理手段,用原教旨主義幫警察朋友們回味經(jīng)典:
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8月17日報道,俄羅斯莫斯科發(fā)生一起ATM機盜竊案。一伙銀行劫匪在晚間沖進某銀行,用暴力手段將ATM機拆出,試圖將其裝在汽車后備箱里運走。
但計劃不如變化,由于ATM機太重,當這個大家伙放在后備箱上的時候汽車底盤直接貼地了。在想其他辦法的過程中,這伙人順便觸發(fā)了銀行的警報,而又因為后續(xù)塞ATM機的時間過長,以至于直到警察出面,他們才得以順利離開(坐著警車離開)。
當然,俄羅斯小偷的這股楞勁,絕不止會用在盜賊行業(yè)的傳統(tǒng)業(yè)務領域。
他們的思路和手法足夠多變,又充滿自信,因此從偷井蓋,到ATM,再到偷導彈,類似簡單的量變變化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017年8月11日,一位司機熱心地分享了他的行車記錄儀,上面顯示,一朵蘑菇云在街邊騰空而起:
當?shù)孛襟w立刻被提醒這里可能發(fā)生了一起“大規(guī)模導彈襲擊事件”。基于這一事實,俄羅斯聯(lián)邦貝加爾河地區(qū)調查委員會的調查機關正在進行調查前檢查。經(jīng)調查,這里的爆炸物為S-200 安加拉防空導彈,爆炸的起因也是自爆而非襲擊。
只是令人迷惑的是,這次爆炸發(fā)生在一個“廢品回收廠”。
懂行的當?shù)孛襟w——新聞網(wǎng)站by24.org解說稱,這枚七噸重的導彈“被不知名的人從一個軍事基地偷走”,并帶到了這個廢品回收站當廢鐵賣了。
只是有些不幸的是,“當回收工人試圖拆除它時,它可能爆炸了。”
S-200 安加拉防空導彈
俄羅斯小偷的榮辱觀——酒
偷導彈沒有什么可羞恥的,干一行愛一行,為這個事業(yè)奉獻生命,倒也算不上丟人。
說起來,“小偷要面子”在這個行當里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在俄羅斯卻不矛盾,他們甚至還有一套區(qū)別于世俗觀念的獨立榮辱觀。
比如,作為小偷,他們并不介意去偷紀念“小偷”的雕像。
2015年10月,莫斯科一座紀念演員葉夫根尼·列昂諾夫的真人雕像被盜。這位演員曾因出演《財富先生》中的一位小偷而得名。從業(yè)者顯然不關心這位可以為自己職業(yè)光耀門庭的人物,而更在意那座雕像下面刻著的標語:“讓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小偷把雕像賣到廢品收購站,賺了40,000盧布,約合640美元,獲取了短暫的“幸福”。
被盜雕像
一天后,警方逮捕了與盜竊有關的五名男子。
好吧,其實結果并不重要。即便有這樣不太成功的先例,就在上周(2019年9月16日),俄羅斯小偷還用同樣的手法偷走了攔路的“死神”。
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市(arkhangelsk)在路邊豎立了一尊死神雕像,以防駕車者超速行駛,結果小偷在當天晚些時候偷走了雕像(BBC)
偷東西必須轟轟烈烈,這種印象似乎刻在每一個俄羅斯盜竊行業(yè)從業(yè)者的靈魂里,是他們一個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這樣的行事準則下,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反常識的現(xiàn)象。
2016年4月的一天,俄羅斯內務部值班室接到一家食品店報警,這家食品店的外墻被人砸了個大洞。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對此次事件進行了報道。據(jù)稱,這次事件是當?shù)匾晃?8歲中學生所為,當日,他用了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用大錘搗壞墻壁——
并偷走了十塊巧克力。
但接受警方盤問的時候,這位小偷卻說自己偷的是啤酒和咖啡。商店盤點后并沒有發(fā)現(xiàn)啤酒和咖啡短缺。在又一次審訊時他才坦白說偷了十塊巧克力,之所以謊稱偷了啤酒和咖啡是因為他感到羞恥。
顯然,如果是偷巧克力的話,有些過于丟人了;但只要偷的是酒,偷盜的理由似乎就會無比正當。
為了到超市里弄酒,另一位男子不惜采用迂回戰(zhàn)術達到目的。
2018年的冬天,俄羅斯小鎮(zhèn)阿帕季特的一位男子開著坦克撞進當?shù)匾患页校?/p>
(來自央視財經(jīng)頻道的報道)
坦克的沖入撞碎了超市的玻璃外墻,還“順便”撞毀了路途上的一輛汽車,而他此行的目的,是想到這間超市里偷點酒喝。
警方很快就將這名嫌疑犯逮捕,涉事男子坦白坦克也是從軍事學校偷的。
根據(jù)“巧克力案”推理,也許偷酒,只是為了展現(xiàn)這次盜竊行動的正當性。你可以不懂,但這就是屬于俄羅斯人的偷盜邏輯。
俄羅斯小偷進階必修——偷橋
通過上面這些例子,大家對俄羅斯小偷的習性有了深刻了解后,再回過頭來看開頭的例子,可能就容易理解多了。
大橋原貌
大橋現(xiàn)狀
摩爾曼斯克州的大橋被盜案,根據(jù)警方聲明中顯示,橋梁屬于在該地區(qū)運營的一家公司,估計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約為60萬俄羅斯盧布(約6.35萬人民幣)。
根據(jù)警方推測,小偷的盜竊動因很簡單,應該只是想把上面的鋼結構拆下來賣廢鐵。做出這樣簡單的動機推測,是因為對當?shù)厝藖碚f,類似的事件還挺常見的。
事發(fā)地基洛夫斯克市去年就發(fā)表過一則通報,稱有人把當?shù)剌旊娋€路的舊支座偷了:
失去支座的一架電路塔已完全傾斜
所以說,偷地表上的東西去賣廢鐵,對當?shù)厝藖碚f足以成為當?shù)亟?jīng)濟頻道的致富欄目專項了。況且在俄羅斯,“橋”被偷也不是僅此一次的偶發(fā)現(xiàn)象。
早在2007年,路透社就出過一篇報道:《俄羅斯警察以偷橋罪逮捕一名男子》:
這是莫斯科東部梁贊地區(qū)一座跨度五米的金屬橋,盜竊嫌疑人是當?shù)氐囊晃?5歲市政工人,他用卡車將這座橋拆了運走,然后將其切割后當廢鐵出售了。
但沒想到的是,這次并不復雜的金屬盜竊案,卻成了疏通俄羅斯其他小偷的職業(yè)嗅覺的導火索。
2008年1月初,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一家供熱廠的工人早上開開心心去上班,快到公司門口才發(fā)現(xiàn),唯一的上班通路——一座200噸金屬橋消失了。
這導致當天的供熱廠工人不但要面對突然無法上班的懵逼,還不得不面對趕來的記者進行著一些毫無意義的解釋:
“這些盜賊在夜間沒有人打擾時工作,這使他們可以在沒有任何人注意的情況下拆除笨重的建筑物。”
這次事件導致最喜歡對偷橋事件進行報道的英國Metro都市地鐵報,已經(jīng)再考慮要不要把“偷橋”作為一個固定的欄目。他們在哈巴羅夫斯克偷橋案的文章中游刃有余地貼上已經(jīng)用了好幾次的大橋照片:
“每次有橋被偷我們都用這張配圖↓”
(英國Metro都市地鐵報的配圖)
而遭遇重創(chuàng)的哈巴羅夫斯克供熱廠顯然也學乖了,該公司估計,這座橋梁的更換費用將超過20,000英鎊,并且他們決定把橋梁的材質由純鋼替換成混凝土。
但不要以為混凝土在俄羅斯就是安全的。
今年5月28日,托木斯克州警方接到卡塔伊加村村民的報案,該村一條公路上大約100米長的混凝土路面“不翼而飛”。
據(jù)調查,偷竊這段公路的是一位30歲男子,他駕駛一輛帶有機械臂的卡車盜竊走了52塊路面混凝土板,并將這52塊混凝土板帶到了另一個村子。
“在得知警方正在尋找他時,還試圖將偷來的路面還回去”。來自俄新社的報道。
被偷走路面的公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援引俄新社的報道)
俄羅斯小偷的確有能力讓你重新認真審視混凝土的商業(yè)價值。
題外話
又是一則來自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的消息:
2017年2月,俄羅斯伊熱夫斯克市剛剛送走了一場暴雪。一間辦公室的窗戶上飛來一只烏鴉,辦公室工作人員決定用一塊面包喂它。
然而,當工作人員打開窗戶喂它面包時,這只烏鴉順嘴叼起了一只閃亮的茶匙——把它“偷”走了。
由此可證,這也是俄羅斯小偷的……好吧,這件事好像偏題了。
但我還是要順勢總結:“這,就是這個地方的生存法則”。
如果一定需要再舉出一個現(xiàn)實的例證來證明這片土地的殘酷,那我只能搬出最后那個殺手锏——
你想想吧,不管是丟橋還是丟公路,在這一刻都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在一個連蛋蛋都能丟失的國家,它確實很難能有東西是安全的。
*本文原載于“地球人研究報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