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老人自己摔倒,路人未扶后死亡,路人要不要承擔責任?
(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chuàng))
網絡發(fā)達了,許多原本不太受關注的話題,如今也常常在網絡上引起比較大的反響,甚至爭議。譬如老人摔倒問題,就出現了一個老人自己摔倒,但路過之人沒有及時將其扶起并送醫(yī),結果老人死亡,老人要不要承擔責任?
這樣的話題,顯然讓人聽得心情十分沉重,沉重得讓人不敢面對,也讓人難以承受。一方面,在大力倡導正義的社會背景下,老人摔倒后有人去扶,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怎么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類似奇怪現象,如小偷到人家偷東西,失足摔死了,其家屬要求人家賠償。老人偷吃鄰居蔬菜,導致過敏住院,要求鄰居補償等。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很反常的現象呢?難道社會道德真的墮落到如此地步嗎?
要知道,從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來看,誰不會老,誰又能回避掉這個“老”字,誰又能一輩子不要別人的幫助和扶持。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然而,現實又常常讓人轉不過彎來,讓人有點無可奈何,甚至讓人欲哭無淚。因為,極少數壞老人,或者變老的壞人,或者變壞的老人,他們用令人意想不到的、甚至有點下流的行為,讓尊重老人遇到了很大的心理瓶頸。很多人擔心,萬一自己做出某種善良行為,卻被受益者誣陷和傷害,怎么辦?
難題就在這里,當自己付出了善良,得到的卻是惡果時,確實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并讓一些人失去繼續(xù)做善良之事的信心,讓許多人會對社會產生懷疑,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要不要做,怎么做,如何做才能避免出現對自己有傷害的事,也就成了許多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于是,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如果不扶,摔倒老人死了要不要路人負責這樣的奇怪問題,也就出現了。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老人摔倒,該不該扶。在社會進步的大環(huán)境下,當然需要扶。不扶,社會還如何進步。不管以前發(fā)生過什么,也不管現在會發(fā)生什么,只要社會進步,老人摔倒都要扶,哪怕會帶來后果,也要扶,這是社會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也是一條最基本的規(guī)則,是社會進步必須體現的一種行為準則。
如果真的出現諸如被訛詐這樣的現象,又當如何處理?我們的觀點是,對這樣的案件,司法機關一定要花更大的力氣處理好,給當事人一個清白,并給當事人一個鼓勵和激勵的肯定。如果再出現彭宇那樣的案件,對社會正義的傷害是相當大的。不僅如此,還要對訛詐者繩之以法,以警示其他老人及其家屬。
至于沒有去扶,導致老人死亡,要不要承擔責任的問題。當然法律上沒有規(guī)定,也就找不到可以追究責任的依據了。更何況,路人可能不是一個兩個,追究哪個人的法律責任呢?如何追究呢?如果路人說沒有看見,又當用什么來證明他所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呢?對這個問題,只能交給道德法庭、良心法庭,讓這兩個法庭對其實施審判。這兩大法庭的威力,并不比法律的威力低。
當然,老人的子女等,在遇到老人陷害、訛詐好人時,如果能夠站出來為好人撐腰,那是更好。否則,老人再出現狀況,可能就真的沒人扶了。也可能等到到自己成為老人時,一旦摔倒,決不會有人相扶。因為,自己傷害過別人,也無法讓別人對自己有很多感情。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