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免費摘果服務,簡單的套路,瘋狂的利潤。
首先,本故事是根據個人經歷改編。
筆者老家豫東商丘,前一陣中秋節,去我大姑姑家走親戚,正好遇見姑姑給花生摘果(細心的小編:蒜茬花生收獲比較早),于是就幫幫忙。
用花生摘果機給花生摘果,省時省力,而且免費!商家如何盈利?
花生摘果免費服務,需要你留下花生秧,商家靠出售花生秧賺錢。
有句話說:買家沒有賣家精。這話一點不錯,誰都不愿意做賠本生意,但你未必清楚,這花生秧里有多大的利潤。
和小編一起了解下。
圖片原創
姑姑和這家老板還是干親家,姑父是老板的兒子的干爹。打花生的時候老板一家人都來幫忙,忙完活,老板還切個大西瓜要留客歇息。
姑姑一看,只有自己一家打花生,就坐下來,隨口問:”生意怎么樣?”
“還那樣,一季掙不了一萬塊,現在的機器太多。大的小的都有,今年小王莊(隔壁村)也弄了一臺,光咱們村附近就有三臺大機器,生意不好做啊。”
看樣子,老板提起這事就是一臉怨念。
俗話說:人前不可露富。做人要低調。村民可以蓋樓買車顯擺,也可以吹牛自家兒女學習成績多好,工資多高。
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掙錢的核心秘密,一般都會很“謙虛”:掙不了幾個錢“,”都是辛苦錢,比不上你們打工輕松“。
看來,這位老板深諳其中精髓,很”低調“。
網圖,侵刪。
姑姑一眼看破:“你棚里以前收了多少秧子,都賣光了吧?花生秧不是漲價啦?掙不少錢吧?”
老板嘿嘿一笑:“一年也就十來萬,比不上你家小輝,大領(包工頭)”。
表哥小輝趕緊說:“掙啥錢,每次過年要賬難死啦”。
都是明白人,表哥也”低調“。
“這是你娘家侄子?做啥工作?”老板將話頭對準我。
“是呢,叔。我沒啥工作,在家種菜,在商丘做點小生意"。
我實話實說就很”低調“!
”現在花生秧多少錢一斤?“姑姑是父輩老大姐,很強勢,必需得到答案。
”現在降了,3毛“。老板很無奈。
我覺得,剛把花生秧”送“給人家,就問價錢不太合適。于是試著轉移話題:”今年搞養殖的特別多,花生秧應該還會漲價。”
圖片原創
提起養殖,老板話就多了:那個村多了幾家養豬戶,那個村幾家養雞戶,那里養羊養牛比較多......
嗶嗶嗶,這話題應該很合老板胃口,老板講起來真是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好像開閘的洪水—停不下來了。
小編只能配合老板的”表演“,頻頻點頭,很敷衍。
老板視而不見:講完本縣養殖場“分布圖”,開始“講解”哪些飼料廠需要的花生秧比較多。哪些飼料廠要求太嚴格。
飼料廠的“分布圖”就跨市了。
說著說著就有點怨氣,又說前幾年,都是養殖場自己來拉貨,現在開始送貨上門啦。競爭太大了,生意不好做啊。
”13年的時候,一臺機器,搭個棚子就開張了。花了不到3000塊,當時是附近村獨一份生意,來打花生都得排隊“。
好吧,沒想到老板還是“祥林嫂”一類的人,愛叨叨。
我發現,姑姑他們在聊他們的,沒人搭理他。我該怎么辦?在線等,急.....
網圖,侵刪。
正尷尬中,老板給我讓根煙,我慌忙雙手接住。
老板開始“回憶”他的“創業史”:
”說到哪了?嗯,對!3000塊就開張。剛開始沒人知道這事,我去幾個村子一個個通知,你姑姑也來了“。
”后來人越來越多,忙的昏天黑地,也不知道花生秧能不能賣出去,不過賠也賠幾個錢,反正沒多少本錢“。
”本來打算忙完就去找找銷路,沒想到人家養羊養牛的自己來了,這下放心了“。
”后來賣光花生秧,一算賬,掙了3萬,3萬!不到一個月!"
老板怕我不明白,還做了個OK的手勢。
"3萬真不少”。我確實驚到了。13年的時候,我工資多少來著?一年能攢3萬嗎?好像不能。
“第二年,我趕緊又買臺大機器,你猜掙多少?你猜!”
“15萬!“老板不等我回答,就自己報了答案,并再次做個“十字”手勢。
我當時就驚呆了,吃個西瓜還能醉了?這就吹上了?
網圖,侵刪。
”你別不信,不信問你姑父“。
不愧是做生意的,這察言觀色的水平太高了。自己水太淺了,怪不得自己一直只能做”小生意“,微表情有大學問啊。
”是,掙了15萬。前幾年不敢說,這兩年見人就說,憋壞了,是吧?“
”嘿,不是怕人家眼紅嗎。再說,要是我說了,第二年肯定到處都是機器,我掙什么錢。別的地方老早就有了,剛開始掙幾十萬的都有,后來機器就越來越多。你看現在這樣子,生意怎么做啊。“
老板提起這事,滿臉遺憾。
其實不用遺憾,老板做的夠好了這眼光,這行動力。小編一直覺得農村是一個貧瘠的土壤,只有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沒想到,貧瘠的只是自己的心。
打工十年一事無成,生意做了兩年,還是小生意。
前幾年聽說花生摘果免費,只是覺得挺方便,沒想到,這些免費的套路有這么大的利潤,而且互利互惠,村民被”套“的心甘情愿。
今天老板不告訴我這些,我還是一無所知。
這個免費套路已經泛濫,一個月也有近萬的收益。
少嗎?老板也許覺得這個生意不好了,但隔壁村子那位新買機器的村民,可能不這么想。
網圖,侵刪。
都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如何”準備“呢?
都說:機會一直在身邊,只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光。需要什么樣的”眼光“?
普通的花生秧就在很多人身邊,免費模式并不是老板”原創“,一樣可以是老板的機會。
房子漲價,淘寶初創,直播大火,短視頻開始崛起。
也是很多人的機會,很多人發財了,自己應該怎么做?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下一個風口是什么?
其實,不用糾結,沒有眼光沒關系,不能站在風口,也可以順風而行。
回家的路上思考了很多,決定做些改變,這些暫且不提。
網圖,侵刪。
這個”免費服務“的套路不知道你們家鄉有沒有,花生免費摘果,免費脫殼,免費榨油。
算下賬:
1畝花生可以獲得400斤左右干花生秧,單價3毛左右。4千塊的摘果機,功率30千瓦,效率大概4畝每小時。
成本:假設工作20天,每天10小時。需要6000度電,電費算6000元。摘果800畝,獲得320000斤花生秧,售價9.6萬。
毛利潤9萬。
很粗略的數字,不過最少可以證明,老板沒有撒謊。前幾年生意火爆的時候,兩臺機器一個月掙15萬,好像沒啥問題。
有種植花生傳統的地方,這個模式完全可以復制,很好的一個機會。不過,畢竟這么多年了,小編老家是國家級貧困縣都普及了。
應該“全世界”都知道了吧?
還是分享給大家吧,據說現在有移動式摘果機,可以上門服務,應該比固定地點更有競爭力,不過利潤肯定沒那么瘋狂了,有條件的可以嘗試下。
望知悉,感謝閱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