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走進和政—中科院古脊椎所第八屆古生物夏令營”開營儀式在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舉行,州政協副主席、和政縣委書記李國輝,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長、夏令營營長鄧濤研究員,古脊椎所古哺乳動物研究室主任、夏令營副營長王世騏研究員,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長、夏令營副營長何文及中科院古脊椎相關處室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者和43名來自全國25所高校的大學生參加了開營儀式。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生部負責人崔寧主持開營儀式。
李國輝在講話中指出,和政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匯地帶,特殊的地理構造孕育了儲量豐富的古動物化石遺跡,其數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見,是人類社會一筆不可替代、不可復制、無法再生的寶貴遺產。為了搶救、保護和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和政縣在上級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籌資近4億元,建成了古動物化石“四館一園一場”(臨夏地質館、生命進化館、化石展覽館、三趾馬遺址館及古動物化石博覽園、國家地質公園主碑廣場),館藏各類化石標本5349件,分三綱8目150個屬種,占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和政羊、三趾馬、鏟齒象、披毛犀、埃氏馬、巨鬣狗)。和政先后多次成功舉辦了古動物化石國際研討會,積極與中科院古脊椎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加強合作,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和政設立了科研基地,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研究關系,取得了《臨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動物群演替及氣候環境背景變遷》、《和政地區晚新生代哺乳動物群演替與青藏高原隆升的關系》和《臨夏盆地新近紀長鼻類個體發育和系統演化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為和政古動物化石的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奠定了基礎。
和政化石被譽為古動物學界的“東方瑰寶”、“高原史書”,掀起了青藏高原隆升變遷的神秘面紗,打開了人類窺視黃河古老文明的窗口。李國輝就此次中科院古脊椎所第八屆古生物夏令營”走進和政活動提出了四點希望,他說: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和同學們通過此次夏令營活動,對和政古動物化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希望通過這一通往遠古的窗口,切身感受生物演化的萬變奇妙與大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感受生命的輝煌與悲壯;也希望你們發揮所學所長,為更好的保護開發、宣傳推介、研究利用古動物化石貢獻自身力量。同時,希望中科院古脊椎所能夠更多的在和政舉辦類似的活動,使和政古動物化石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得到充分展示,不斷提升化石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
啟動儀式后,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長、夏令營營長鄧濤研究員以詳盡的數字、獲得的學術成就等方面,為來自全國25所高校的43名大學生及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工作人員們講述了中科院古脊椎所輝煌九十年的歷程,鼓勵大家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為中國古生物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下午,在古脊椎所古哺乳動物研究室主任、夏令營副營長王世騏研究員的帶領下學員們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對和政豐富的古動物化石及深厚的史前歷史進行了系統的了解。王老師通過四大古動物群的地層、化石,為同學講述了和政乃至甘肅千百萬年的變化,讓大家在實地的參觀中感受和政古動物化石的珍貴性。同學們紛紛驚嘆:一個地方竟然有如此密集的化石產出,而且保存完好、數量豐富、種類繁多,實屬罕見。大家覺得此次夏令營活動選在和政對他們了解甘肅及青藏高原隆升、地質變遷給予了大量的知識補充,是一次非常難得而珍貴的機會。
據了解,在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和政古動物化石研討會、主題講座、參觀考察等活動,將為這些青年大學生們提供一次絕佳的探尋美景、探索古生物的機會。
(來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