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27日,現在這個時候,雖然還處于8月,每天的最高氣溫還在30攝氏度以上,但已經不如前幾天那么酷熱了。每天的早上和晚上,明顯能感覺到一些涼意,并且一天比一天更重了,畢竟現在立秋后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已過,馬上就迎來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了。
處暑,意通“出暑”,就是出了暑天的意思,而白露意味著夜晚開始出現露水,意味著涼氣進一步加重,一年中的熱天基本結束。
在古代,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被古人用來指導農業活動,也是預知天氣的重要手段,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無數先人把二十四節氣的這些重要作用,用一些俗語、諺語來進行概括,讓其更方便流傳后世。這些俗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經歷一代人又一代人流傳至今,依然很有道理。下面這幾句俗語,就是關于白露節氣的流傳較廣的。
1、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在以往的農村,限于生活條件,沒有熱水器,夏季人們洗澡,往往就是用一個大盆子。有的人直接在白天就把一大盆子水擱在太陽底下,到晚上就曬成溫水了,剛好可以洗澡。夏季天熱,再加上要干活,每天都會用一盆子水洗澡。這樣從處暑到白露,每天一盆水就是十八盆。這就是“處暑十八盆”的意思。
“白露勿露身”中的“露身”指的是赤膊露體、光著膀子。白露之后,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尤其是夜晚和清晨,涼意更甚。但中午前后,氣溫仍然不低,這就導致一天中的溫差大。如果還想三伏天那樣,一天到晚光著膀子,早晚很容易著涼,溫差大也容易生病。
2、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這句話意思很簡單,就是說白露和秋分前后的夜晚,天氣涼,氣溫低,并且越往后涼氣越大。這是因為秋天在一天一天加深,離冬季越來越近,就會越來越涼快。
3、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
生活在農村,有時候可能會感覺到,秋季里的蚊子,似乎比夏天還要多,咬人還要狠。筆者經常回老家,秋季時的蚊子,咬一下比夏季時感覺更癢,甚至有點疼,起的疙瘩也更大。這是因為,其實最適合蚊子生存的溫度是25—30℃ 之間,再加上秋季雨水多,所以蚊子也會多。并且,秋季尤其是初秋,是蚊子繁殖后代的一個集中時期,因此雌蚊子攻擊性更強,咬人更猛,毒性也比夏季強得多。
而“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的意思不是說過了白露節氣之后,蚊子就不再咬人了。其真實意思是過了白露,氣溫降低,不適合蚊子繁殖后代,所以蚊子不會再繁殖,數量逐漸減少,咬人也少了。
4、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顯然這一句俗語說的不是北方,而是種水稻的南方地區。“白露白迷迷”指的是白露前后有霧和露水,遠遠看去,水稻上的白色露珠和遠處的霧,顯得白迷迷的。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白露前后有露水、霧,那么今年的晚稻將有個好收成。
這些俗語,你覺得有道理嗎?感謝您的點贊、轉發,如有疑問可評論區留言,筆者會抽時間為你解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