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對伊朗動武已是箭在弦上,不管什么時候真正出拳可是現在的姿勢已經是擺得很足了。不過這次支持特朗普的國家可遠不如當年打伊拉克那么踴躍,尤其是美國的一干歐洲盟友表現更是曖昧。要知道當年布什對伊拉克動手,一些歐洲國家可是早早就出動戰機充當了急先鋒。當時美國盡管并未得到聯合國授權但還是非常有號召力地弄齊了一支“多國部隊”。
俗話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就目前局勢而言美國真要開打那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占。別的不說,單就歐盟來說已經非常明確向特朗普表態:我們不希望對伊朗動武。究其原因,歐盟本來跟伊朗并無矛盾。尤其伊核協議生效之后,雙方更是和睦相處。歐洲國家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持歡迎態度的,各需所需的局面一直保持得不錯。而主動玩退群打破平衡的是特朗普,其中找茬的意味明顯。盡管很多歐洲國家迫于美國壓力并未把話挑明,但無論是制裁伊朗還是對伊動武都并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
歐盟并不是北約,斷然不會被美國當做工具來使用。況且擁有著28個成員國的歐盟是有著足夠的底氣和包括美俄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叫板的,在經濟制裁伊朗的問題上歐盟就已經非常反感。甚至拋出了新的結算方式試圖繞過美元另辟蹊徑,不能不說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就是和平發展。有矛盾要打,沒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打那是美國人的思維。歐洲國家不可能不考慮戰爭的代價和由此帶來的諸如難民問題等巨大的負面影響,毫無意義的背鍋行為絕不是歐盟想做的。
這恐怕也是伊朗為什么至今底氣都很足的原因。至少地利人和都不在美國一邊,至于天時也最多是個五五開。第一次海灣戰爭開打的時候畢竟有911事件在前,美國反恐大旗豎起來似乎不無道理。特朗普眼下則是硬把人家伊朗正規軍定為恐怕組織,純粹沒事找事。戰爭可不是過家家,打的都是真金白銀。美國想一邊動手一邊讓盟友為昂貴軍火買單的心思早被歐盟看穿。所以歐盟這次早早把話撂了出來:對不起,對伊朗動武我們不同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