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了火的沙漠天堂
圖、文 | 李偉
2019年8月7日到8月11日,我來到內蒙古西部,這里在舉辦一場類似美國火人節的藝術活動。
1
火人節是一年一度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里舉辦的藝術活動,其名字是源于現場焚燒巨大人形木制肖像的儀式。戈壁天堂的這個活動,創意就是來源于美國的火人節。活動的舉辦地點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陰山大漠旅游景區。
五天五夜的活動,所有來參加的藝術家和觀眾幾乎都住在沙漠里。沙漠突變的氣候,讓很多城市里來的游客們大開眼界。8月9日下午,沙漠中突然刮起狂風,大風吹得飛沙走石。營地里一排排的帳篷,有的帳篷扎得不牢,被風吹走;有的大型藝術雕塑被風刮壞。我在《生死鎮》作品前遇到何大,他正在為自己的作品被吹倒而愁眉苦臉,《生死鎮》是用竹竿搭建的藝術作品,很多竿子被風吹得東倒西歪,我站在沙塵暴中給何大拍了張照片。
沙塵暴過去,烏云覆蓋天空,緊接著一場暴雨到來。沙漠里沒遮沒攔,人們都在奔跑著進帳篷躲雨。還好,大風和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這樣的沙漠里參加火人節,除了激情,還需要一點無畏的精神。
2
2019年8月10日傍晚,我跟著德國著名音樂家CROW、中國藝術家翚力,還有幾個觀眾,一起走向營地附近的沙漠中,他們要做一場名叫《釋-Unleashed》的行為藝術,是CROW和翚力合作的作品,本來計劃是在主舞臺上表演,后來卻決定在沙漠中進行。
CROW穿著黑色外套和皮靴,他先在沙地里鋪上一塊畫布,翚力只穿著短褲,蜷縮在畫布上。伴隨著莊嚴的音樂,CROW把彩色顏料,甩在翚力的身上。翚力纏著一根粗繩子,CROW通過繩子拉扯著翚力的身體。而翚力的狀態仿佛先是覺醒、然后和CROW對抗、再到翚力被CROW馴服。
行為藝術進行到最后,翚力戴上一個黑色鳥嘴似的面具。此刻翚力的身上滿是顏料,皮膚上粘滿了沙粒,在夕陽的余暉下,一片單調的沙漠中,CROW和翚力結束了行為藝術。
3
我和幾位藝術家是朋友,聽他們說,這次活動中有的藝術品是租的,結束后得歸還給藝術家。有的藝術品會留在沙漠里,而《生死鎮》這件作品會被燒掉。
何大來自上海,他是一位廣告人,他參加過2018年的美國火人節,對火人節精神深有感觸,于是決定做一件作品。他的作品名字叫《生死鎮》,何大認為要認真地去看待生與死,作品的海報上寫著“除去恐懼和悲傷,面對死亡和別離”字樣。這件作品用最簡單的材料,由竹竿和帆布搭建。
8月10日夜里,等主舞臺的演出全部結束,大概凌晨2點多,何大帶領著他的團隊,團隊里每個人穿著統一的服裝,大家都手持火把。在舉行簡單的儀式后,《生死鎮》被火點著了。為了安全,保安圍成一圈,把觀眾遠遠地隔離開。所有人都站立著,靜靜地看著作品在燃燒,有種莊嚴的儀式感。夜里漆黑的沙漠中,不時發出爆裂聲,那是竹竿燃燒發出的聲音。
4
我在這場狂歡節結束返程的路上,遇到幾個當地人,聽他們聊天說門票太貴了。
“開幕第一天都沒什么人,政府從陜壩用車拉來了觀眾,我就坐在沙坡喝著啤酒,先聽了白旗長講話,又聽了傳媒公司領導講話。”
“就是到了國家5A級景區門票才多少錢,這里是農業區,當地人的消費能力不行啊。”
“原來網上五天五夜票價2800元,先降價到單日280元,開幕第二天下午開會,結果就把門票降價到單日80元。可即使是80元,當地人又有誰買這個門票呢?”
在沙漠中享受音樂、藝術和激情,高價門票聽起來是件很違和的事。
從四周的沙山上俯瞰戈壁天堂活動營地
寫著“戈壁天堂Gobi Heaven”字樣的營地
在沙塵暴中固定帳篷的人
戈壁天堂的主舞臺在沙塵暴中
華裔藝術家David Han作品
兩個掛起來的愛心游泳圈
一群朋友們的合影,中間坐著的是紀錄片導演顧桃
一位穿著特別的姑娘
山東青年王小年站在他的帳篷旁邊,他計劃騎摩托車環游中國
三個戴著面具的人
紀錄片導演秦瀟越
劉若望的作品《狼來了》
華漫英雄營地的改裝車
何大的作品叫《生死鎮》,他站在沙塵暴中
付志國爬上了一架梯子,仿佛進入天空
藝術家孫鵬的作品《齊天大圣之定海神針》
兩個游客在一件作品上
金屬的鳳凰
德國藝術家CROW和中國藝術家翚力的行為藝術作品
藝術家翚力
跟著音樂跳舞的人
INKO是一位法國舞蹈藝術家,擅長跳肚皮舞
這件藝術品被沙塵暴吹壞了
跟著音樂跳舞的人們
全民電影正在招募演員
藝術家孫鵬的鐵皮骷髏作品《魂》
作品《生死鎮》被沙塵暴吹倒
夜晚的沙漠仍然很熱鬧
國際藝術家的舞蹈表演
這件作品是一個秋千,孩子們擠在上面玩耍
最后何大的作品《生死鎮》被燒掉了
李偉,內蒙古人,攝影師,紀錄片《克什克騰蒼穹下》導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