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供圖:受訪者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六,胡光莉的日程安排十分繁忙:“因為聽說有人在仙人溪燒烤,所以我跟著‘綠色衛士張家界大隊’一起到那里開展了‘凈灘行動’;下午,因為獻血站的工作人員忙不過來,我又去做志愿者,幫忙引導獻血的人,并且分發宣傳單”。
今年40歲的胡光莉是張家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從2013年以來,她和她的女兒高永馨一起加入張家界市愛心聯盟公益組織,將自己的大部分休息時間都用來幫助他人。
2019年,胡光莉家庭獲評“全國最美家庭”。
胡光莉(后排右二)和女兒(后排右三)參加綠色衛士張家界大隊組織的環保活動
女兒在公益活動中成長
“最開始,是我的女兒先加入張家界愛心聯盟公益組織,隨后我才加入的。”8月25日,回想起和張家界愛心公益聯盟結緣的起因,胡光莉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2013年年初,胡光莉6歲的女兒高永馨完成了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程,老師向她反映,高永馨的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經常一個人在班上,呆在角落里”。
為了讓女兒獲得改變,胡光莉決定讓女兒加入“愛心聯盟”,成為一名小義工,但是加入“愛心聯盟”需要滿足一個條件:“必須要參加兩次以上的公益活動”。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胡光莉聯系了自己一個在“愛心聯盟”擔任義工的同學,希望他帶著高永馨一起做義工。就這樣,高永馨成為了 “愛心聯盟”社會公益部的一名小義工。
“每次活動我都是陪在我女兒左右。”胡光莉回憶,2013年5月份,她在女兒的建議下,也加入到“愛心聯盟”,正式開始自己的義工之旅。
“加入公益組織后,我依舊堅持每個周末都帶著我女兒一起去做公益,周周不落。”胡光莉告訴記者,通過參加公益活動,高永馨慢慢地改變了。
“剛開始的兩年,她雖然依舊內向,但敢于表達自己了,而且更加能吃苦。”胡光莉說。有一次,去一個村里參加公益助學活動時,半路上,天突然下起了雨,高永馨的帆布鞋被淋濕了,有志愿者提出背她到目的地,“她很快就拒絕了,自己堅持走完全程”。到村子后,高永馨很快和當地孩子們玩在了一起。
如今,準備讀初二的高永馨,已經成為了“愛心聯盟”小義工團隊里的“大姐姐”。“現在她開始思考,準備挑戰一些相對有難度的志愿活動,參與到成年義工的隊伍里來”。
胡光莉與老公和女兒
將公益當成第二份事業
雖然最開始做公益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女兒更好地成長,但是,胡光莉也從中獲得了自己的快樂,而且在2013年底,被推選為“公益聯盟”社會公益部的副部長。
隨著接觸的公益項目越來越多,胡光莉發現自己更喜歡助學的項目。從2013年到現在,胡光莉已經組織策劃助學活動152次,走訪貧困學生600多名,活動參與人數達6000多人次,聯系愛心人士結對資助學生300余名,為貧困學生及家庭發放愛心捐款達396萬余元,發放捐贈愛心物資達7萬余件,價值30萬余元。其中,胡光莉和助學部的同伴每年固定向300余名貧困學子發放40余萬元的助學款項。
“所謂‘固定’,不僅是在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發放,還有固定資金和固定人員的意思。”胡光莉解釋,每年7月之前,她就開始向愛心人士收集款項,“根據他們捐助的孩子的年紀,有不同的錢款”,同時,她還要了解各個受捐助的孩子情況,看是否有孩子已經升學,“一直忙到9月下旬,才能把錢親手交到孩子們手里”。在這中間,胡光莉既要撥打電話,也要實地走訪,在將錢款送到孩子們手上后,還要給捐贈者反饋,“做到公開透明”。
2016年12月17日,胡光莉組織志愿者為15位貧困學生開展戶外郊游活動。
讓胡光莉欣慰的是,這些受助孩子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孩子通過我們,和他的同學一起,資助了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
“等到退休后,我要把公益發展成我的第二份事業,繼續堅持下去。”如今,胡光莉已是“公益聯盟”助學部的部長,多次被評為“優秀志愿者”和“最美志愿者”,但她說,公益不能僅僅滿足與現有的成績,要繼續做下去。
圖為2018年4月19日,胡光莉組織志愿者為西溪坪中心幼兒園的大班和學前班兒童開展“兒童五防課程”之防拐賣、防性侵宣講活動,并作為講師親自授課。
編輯:依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