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房價的大幅上漲以及房企的多方進駐,購房者對于房企的怨聲越來越多,一方面是由于房子本身的質量問題,另一方面是也是由于過高的房價讓購房者難以支付。當然,購房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真做的好,誰又會無端生事?工程問題一直是購房者的心病,畢竟買到的房子如果出現質量不過關的問題,這涉及的就不僅僅是買房本身了,諸如前幾個月的碧桂園工程問題,哪個不是觸動人心?當然,前一段時間萬科工地附近坍塌區或許和他無關,但是接下來萬科的一小區陽臺開裂,乃至是接下來的工地出現了約2000平米的坍塌,是否也該給我們敲醒警鐘?
據相關媒體報道11月11日,武漢萬科一小區住戶陽臺坍塌,萬科解釋是施工采用的二次澆注方式,12日萬科中山古鎮的項目發生大面積他發,而接下來的解釋也是操作不當引起,所謂事不過三,這樣的事情如果再次出現,或許就不是現在報道的這么簡單。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子的質量就是購房者的生命線,工地坍塌看似離購房者很遠,但是如此的工程問題,難免購房者心有余悸。
萬科又多了一個戲精的稱號,那就是隨著活下去喊出之后,一邊看衰市場,一邊卻又積極的拿地開發,曾經喊出6000多個億回款還要活下去時,被網友笑稱6000塊的人怎么活下去,活下真印證了那句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然而無論市場上如何評價,只要自身的功夫贏就應該不怕,而工地坍塌問題也該是一個警鐘,接下來只有嚴抓工程質量,保證購房者的生命安全才是重點。當然,對于購房者來講,大部分人對于萬科還是有信心的,畢竟作為房企的龍頭來講,萬科的房子相對還是不錯的。
房企只是一個方面,施工方和監理方乃至是相關部門也應該做出表率,不能因為房企的影響力而忽略了工程問題。為期半年的打擊炒房和違規銷售的動作進行的轟轟烈烈但是對于房企的開發調控卻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對于這些出現工程問題的企業是否也該給購房者一個交代?畢竟最后接盤的仍然是這些人,而要活下去的也恰恰是這些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