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常在網上能看到民航客機出事的消息,MH370至今了無音訊,MH18兇手下落不明,獅航、埃航波音737MAX因機械故障導致兩架班機所有乘客全部身亡,一起起空難的發生幾乎牽動著所有世人的心,在網上經常有人會討論一個話題,既然飛機失事后的致死率如此高,為何航空公司不讓乘客選擇跳傘呢?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綜合來看總共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時間太短,跳傘成功率基本為零。一般情況下客機的飛行高度為8000到12000米左右,以波音737MAX為例,假設這架飛機的平均飛行高度為10000米,那么飛機從開始下墜到觸地的時間根據物理公式可算出為45.18秒,在45秒的時間里波音737MAX上有157名乘客要跳傘,也就是說不到一秒的時間需要有3名乘客跳傘出艙,即便訓練有素的空降兵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加上客機即將墜毀在這種緊張環境下加劇了過道和艙門的擁擠程度,因此跳傘的成功率幾乎為零。
其次,高度太高,環境不適合跳傘。當客機的飛行高度為10000米時,這里的氣壓僅僅只有正常大氣壓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這種環境下氧氣非常稀薄,而且氣溫還很低,大約只有零下35度到零下65度之間,即便是那些專業的跳傘選手在這個高度選擇跳傘都有生命危險,更不用說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驚慌失措的乘客了。
據資料顯示,空降兵選擇跳傘的高度一般在400米到600米之間,這一高度的選擇與開傘的速度有關,目前記錄在案的最低跳傘高度為300米。根據物理公式我們可算出,600米的落地時間為11.07秒,而300米的落地時間僅僅為7.82秒,而在高速下降的飛機上,如此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成功跳傘。
最后,客機上沒有設計專屬通道,強行跳傘只會送命。每架客機的中間部位都設計有逃生門,不過逃生門正對的卻是飛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如果發動機還在工作,乘客從此處選擇跳傘,強大的氣流會瞬間將人卷入其中,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乘坐飛機時,飛機上安全講解只會介紹在緊急情況下氧氣罩的使用方法,并沒有介紹該如何使用降落傘,同時降落傘的使用不是靠短短幾句話就能說清的,要想掌握跳傘方法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這就注定了跳傘并不是人人都會的技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