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所有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的道理,在春秋戰國的五百多年里,就都已經說完了,后世基本都在演繹那些老莊孟墨韓的諸子理論,即便到現在也還是。
所以,不論你的職業是什么,讀一讀春秋戰國的歷史,你都會覺得有所得,驚異于“那時候就這樣了嗎?”的感嘆。比打幾局王者農藥來得強,起碼你知道為什么莊子在王者農藥里騎的是鯤。
比如你是搞藝術的
晉國有個樂師,叫師曠,從幼好音樂,苦其不專,嘆氣對自己說;“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視?!?/p>
就用艾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專注于音樂,只用耳力體驗周圍的世界,自此師曠就可以察氣候之盈虛,天時人事,風角鳳鳴,吉兇如見?!赌巷L》、《北風》無所不通,為晉國太師掌樂之官。
現代人不用那么極端,但是追求藝術的專注體驗,心無旁騖,可以啟發很多人。
比如你是個政客
東周準備種水稻,但是,西周控制上游水源不放水。東周的國君非常憂慮。
有個叫蘇子的大臣說:“請讓我去讓西周放水?!庇谑撬ヒ娢髦艿木?,說:“君王的計劃大錯特錯,現今不放水,所以富東周也,東周的人現在都種麥子,沒種別的。君王如果想加害他們,不如放水,破壞他們的莊稼。一放水,東周必然改種稻子,種稻以后再斷他們的水。那樣就可以讓東周完全依賴于西周,聽命于君王了?!?/p>
西周的君王說:“好”
蘇子也同時得到了兩國的酬金。
政客爾虞我詐,不用去學那些,但是,你以后也會多想一想,哪些言辭之后的真正目的,事情壞起來,有哪些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啟發你think out of the box。
比如你是搞金融的
上面那條也可以應用到金融界,收購、吞并、金融戰爭,春秋戰國的人是這方面的鼻祖。
衡山國夾在齊國和魯國之間,國人善于制造戰爭攻城的機械,齊桓公想吞并衡山國,就問管仲,計將安出?
管仲說,您可以這么布局:
首先,派人到衡山國去以高價定購他們的戰爭機械,燕國代國怕齊國買軍備攻打他們,也會跟著買,秦國趙國聽說之后,也會防備而跟著買。這樣衡山國的機械價格必定大漲10倍以上。衡山國見有利可圖,就會把所有人力都投放到機械制造上面,不種糧食了。記住,一個戰爭機械的制造周期很長。
其次,派人到趙國購買糧食,趙國賣15錢一石,我們以50錢一石的價格收購,這樣天下人知道了,就都把糧食運到齊國來賣,齊國囤糧,糧食的價格也會隨之而漲。
然后,在衡山國機械建造17個月快要完成的時候,我們囤積5個月的糧食之后,對衡山國說,不要他們在建造的機械了,并和衡山國斷交,齊國不要機械了,其他國家也會退掉機械。這樣衡山國造機械沒賺到錢,國里又沒有糧食,而齊國有囤糧,只有以更高的價格到齊國來買。國庫空虛,很快就會向齊國投城了。
后來的發展和管仲的計謀一樣,衡山的君王,奉國而歸齊矣。
這就是衡山之謀。
這次,現在西方的金融戰爭、貨幣戰爭都是春秋戰國衡山之謀的copy cat。
這也是孫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還是一樣,背信棄義不用學,但是,你就知道“壞人”會怎么想,有什么手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自己要有一個Plan B。
比如你是個律師
春秋戰國里最著名的職業是什么?
縱橫家,也就是說客。
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人的生殺與奪,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系在他們三寸不爛之舌上。
律師也一樣,要說服別人。
張儀是甘茂在秦國的政敵,張儀當初做過魏國的宰相,甘茂已經是秦國的左丞相。
魏國和楚國交戰落敗,張儀想向秦國借兵救魏。有人就對甘茂說,你不如借兵給張儀,如果秦兵不勝有傷亡,那張儀無法向秦王交待,必不敢返秦。如果秦的援軍勝利,凱旋回秦,則張儀在魏春風得意,大受賞識,也不會回到秦國。
所以無論如何,借兵給張儀都可以幫你拔除在秦國的眼中釘。
揣度別人的心理,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來說服別人。
再比如你是個搞IT的
IT因該和春秋戰國打八桿子也夠不著吧,2600多年前,Information Technology?
愛踢?
晉國和楚國的實力相當,都想稱霸,稱霸的標志就是能罩著那些小國,就像黑社會老大罩著小弟一樣,而那些小國,就要交保護費,年年進貢,同時承認你是他老大。
鄭國在晉國和楚國之間,實力弱小,只好墻頭草,楚國出兵來打他,他就宣布楚國是他老大。楚國退兵之后,晉國一聽說,立刻加兵于鄭國,鄭國就再宣布晉國是他大哥。
如此反復。
那時候沒有機械化,出兵退兵一次,基本大半年時間,勞師而傷財。晉國的荀嫈就說:“兵不可數動,數動則疲。不如分為三軍,搭配三批將領,輪流出兵。楚進則我退,楚退則我復進(是不是似曾相識?),楚求戰不得,求息又不得,以我之一軍,而牽楚之全軍。一年24x7x365,拖垮楚軍?!?/p>
你看,晉國的荀嫈早就有IT、互聯網不間斷服務的思維,用三個Shift拖疲了楚軍。
兵未動,IT先行。這也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是IT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