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發,淘氣地露齒而笑,擁有一副5英尺、100磅的頑童模樣,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著拿破侖一樣的身材,同時也有著拿破侖一樣偉大的志向。”
——《福布斯》雜志評 馬云
馬云選在了9月10號這天宣布自己的退休計劃。
9月10號是中國的教師節,也是馬云的生日。但鮮有人知道,這一天,其實也是阿里巴巴的生日。
2018年9月10號,是阿里巴巴成軍的第19個年頭。而馬云則準備在她二十歲生日時,向她揮手暫別。
曾經夸下海口,說要讓阿里巴巴變成“中國驕傲”的馬云,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實現愿景。
后來又“悔創阿里”,懷念曾經做教師那段歲月的杰克馬,又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培養接班人。
相比劉強東深陷泥潭、晚節不保,他的這招激流勇退,讓他的人生再添一筆濃墨重彩。
在他的公開信中,他明確表示,自己退休之后,將會回歸教育,回到最初的承諾:
“我可能會重新走上講臺,做回老師。”
其實,在馬云退休之前,他早已用二十年的風雨兼程,為世人上了一堂最生動的課。
01
馬云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他也將自己對武俠小說的癡迷,延展到了公司的文化層面。
他要求阿里巴巴的每個員工,都要有個“花名”。比如他給自己取的一個花名叫“風清揚”,他的接班人張勇叫“逍遙子”。
楊瀾曾經問馬云:“你從武俠小說里學到了什么?”
馬云說:“我讀武俠小說,發現里面那些高手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是歷經千辛萬苦,才修得絕世武功。我覺得做人也是這樣。”
有首歌唱得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這句話,放在馬云身上,同樣適用。
他給世人上的第一堂課很簡單,就四個字:永不言棄。
從智商層面來講,馬云絕對算不上聰明人。
聰明人不至于三次參加高考、三次都沒能達到本科分數線,還先后拿了“1分”、“19分”的數學成績。
不過馬云勝在了他的執著和倔強。在他爹媽都對他不抱希望的情況下,他硬著頭皮“三過獨木橋”,最后幸運地被杭州師范學院破格錄取。
他知道自己笨,所以他選擇“勤能補拙”。他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里,所以他選擇了英語專業。
他以“吊車尾”的身份進入杭州師范外語系,卻最終成為了學院的學生會主席,成績穩居全系前五。畢業時,同一級500名學生都被分配進中學做老師,只有他進了大學任教。
馬云曾在大學里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并登報
他善于將自己的一手爛牌打到最好,也善于逆境中生長、絕境下反擊。
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更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六年后,接觸到互聯網的他看準了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前景,辭職下海,經商創業。
那是1995年,互聯網的概念剛開始形成,中國尚且沒有屬于自己的網站。
馬云叫了20個人到自己家,給他們講述互聯網的誕生和用途,沒有一個人聽得懂。
他堅信自己的判斷,為此他借了兩萬塊錢,集結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往北京,創立了“中國黃頁”。
當他抱著電腦四處奔走,向投資方們展示互聯網的巨大潛力時,所有聽眾都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他是個騙子!
沒有人愿意出錢讓他做網站,他就先說服自己過去的同事,一點一點地擴大業務。
為了能讓互聯網的概念普及,他到處找門路托關系,說服人民日報的高層,主動為人民日報做網站。
然而,當人民日報的網站做成、報紙準備給“互聯網”概念作宣傳時,半年的時間悄然溜走。
這半年里,大批的外資企業流向北京,以“搜狐”為代表的第一批獨立門戶網站已經應運而生了。
中國黃頁沒有資本支持,又輸給了時間差,馬云只能被迫放棄,灰溜溜地逃回了杭州。
成大事者必有一顆強心臟,第一次創業的失敗沒有讓馬云跪地不前。
1997年,他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第二次北上,給外經貿部做官方網站。
14個月的時間,他和他帶的18個人在外經貿部做得風生水起,利用官方平臺,給一大堆政府部門做了門戶信息網站。
但這時候,馬云嗅到了新的商機,他決定要轉變發展方向。
“轉變方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幾乎等于承認你之前的工作是失敗的。”接受采訪時,馬云曾這樣說道。
沒有人愿意做一個失敗者,也沒有人甘心在同一座城市里、在同一波浪潮中失敗兩次。
離開北京前的那個晚上,馬云帶著創業團隊登上長城,在城墻上大哭不止。
那一次,當著18個人的面,他在長城上發誓:
“我要做出一家偉大的公司,要讓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后悔的公司!”
02
楊瀾在采訪馬云之前,曾致電給馬云的投資人,詢問對方:“為什么別人都不看好馬云的情況下,你愿意給阿里投資。”
投資人這樣回復:“我從未見過一家公司,初創團隊一共18個人,能從頭到尾一個不走。”
馬云與他的初創團隊
作為老師,馬云的第二堂課,講述的是“做人之道”。
盡管其貌不揚,但論及為人,馬云的人格魅力在商圈中數一數二。
他從未在公眾面前渲染過自己的“交友藝術”,也從未炫耀過自己“魅力無窮”,但“阿里十八羅漢”,卻實實在在地跟他走了20年,至今都不離不棄。
曾經的馬云,他靠著熱情和人格魅力,帶著這18個年輕人北上創業。14個月后,迎來了共同創業的一個分岔路口。
馬云告訴這18個人:
“我給你們三個選擇:第一,去雅虎,我來寫推薦信,保證你們能拿到高薪水;第二,去新浪或者搜狐;第三,跟我回杭州,一個月只能拿500塊錢,四年之內,我給不了任何承諾。
但我們可以一起做點事情。你們有三天的時間考慮。”
這18個人,無一例外地,都在三秒鐘之內作出了答復:
“回家吧。”
圖片來源:浙江在線
1999年3月,凜冬剛過,馬云帶著“十八羅漢”,回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
多年后,他回憶起阿里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最讓他感動的,不是夢想的開花結果,不是身后堆砌的金錢帝國,而是那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以來的不離不棄。
有人說,中國的企業家,留住人才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砸錢,二是寄希望于人才近視眼。
只有馬云,選擇了第三種方式:人格和理念。
馬云做人,勝在一個“誠”字。他為人真誠,對朋友開誠布公,坦誠相待。他做事誠信,從不坑人,更不騙人。
透過一個“誠”字,你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理想和信念,然后被他的人格所折服,從而信任他、追隨他。
2003年非典爆發前,馬云在公司高層會議上提出了“淘寶網”的戰略構想,當時就遭到了眾人的強烈反對。
甚至在計劃執行前的半個小時,他的一位合伙人還特意約他出來,語重心長地告訴他:
“你這是要害了大家。”
馬云義無反顧。
他從公司里挑選了7個年輕人,問了他們一個同樣的問題:
“如果派你去外地執行一個項目,不能告訴家里人,不能告訴同事,不能跟外界聯絡,還要簽保密協議,你愿不愿意?”
7個小伙子全部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隨后,馬云給他們租了個公寓,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一夜之間,他們從杭州“消失”了。
緊接著,非典爆發,馬云的阿里巴巴成員均被隔離,唯有這批“淘寶”探路者得以“幸存”,并夜以繼日地加班執行計劃。
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悄然上線,并迅速發起了對eBay易趣C2C市場的搶奪。
兩個月后,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對“淘寶”行使“主權”。
疫情爆發,人心惶惶。卻有人甘愿冒著感染的風險,“隱姓埋名”替他賣命。
能讓員工忠心耿耿到這般程度,你不得不佩服馬云為人處事的成功之處。
最終,馬云團結起來的這支隊伍,為他打下了中國商業史上最廣袤的“江山”:
2004年2月,阿里巴巴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屆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12月,馬云創立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2005年10月,阿里巴巴接管中國雅虎;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于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當年的死心追隨,最后最終迎來了夢想的實現和財富的降臨。
曾經的豪言壯志,最后終于變成了現實:
阿里巴巴真的成為了中國人創辦的、讓中國人驕傲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
03
2017年,馬云以354億美元身家,成為華人首富。
可他卻說:“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網友調侃他,編了一句打油詩:一無所有王健林,悔創阿里杰克馬。
他作客《開講啦》,面對北大學生,這樣談自己的價值觀:“我不愛錢,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撒貝寧在一旁愣是沒忍住上揚的嘴角,差點憋出內傷。
多年以前,我們都以為馬云那句“我不愛錢”是逢場作戲。直到今天,我們才明白那其實是肺腑之言。
「永遠不要把賺錢當做第一目標」,這句話,成了阿里企業文化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
他在很多場合演講,都提到過同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路過阿里旗下的銷售員培訓班,聽到一個培訓講師在講: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他當時就火了,直接讓秘書當場開除那名講師。“和尚連頭發都沒有,你忽悠他買你的梳子。這不是什么推銷藝術,這是詐騙,這叫三觀不正!”
與阿里價值觀不符的人,即便能創造利潤,也不會被馬云所容。
2014年春節前夕,12306網站單日訪問量達到破紀錄的297億次,創歷年春運新高。
可出人意料的是,如此高的訪問量,網站居然沒有崩潰!這背后,其實全仰仗馬云和他的阿里團隊提供的技術幫助與支持。
馬云曾經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期間,談及了協助中國鐵路網站的想法:
每年春節,中國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從城市回到家鄉,他們返鄉要購買火車票,12306網站5年來每年都要崩潰卡頓。我告訴阿里的年輕人,去支援他們,不收一分錢。因為我不想看到農民工兄弟買不到火車票。這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政府,是為了那些兄弟不用在雪夜等待買票,只需要通過手機、電腦就能順暢購買。
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
一個出差坐私人飛機的大富豪,過年之前想到的是那些有家難回的農民工兄弟。他的這種胸襟與情懷,不能不讓人為之感動。
在普通人的思維中,作為商人,似乎一切都應該以“盈利”作為第一要務。
錢確實能給人前進的動力,但也會限制人的眼界。
一切只會向錢看的人,永遠也做不成行業第一。
馬云做到了。他靠的絕不是“金錢至上”的原則,而是他的理想與追求。
他曾坦言:“我比大部分CEO強的是,我不為了錢,也不為了名,我就是想做這件事情,特別想做!”
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極致。
當回過頭時,大家發現,馬云和阿里的確是賺了很多的錢。但那是結果,卻不是目的。
別人的出發點是為了錢,而馬云的出發點則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
為理想而歌的人,終將被理想灌溉。
真誠、堅持與理想主義,成了他實現完美人生的三把鑰匙。
04
幾年前,馬云和李彥宏共同出席一次公開活動。主持人向他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急性子孫悟空不顧師傅的阻撓硬是將妖精變成的善人打死,導致唐僧與之恩斷義絕。后來唐僧被妖怪抓走了,豬八戒去花果山成功勸回了悟空,救回了唐僧。這次事件中,應該給誰升職加薪?
李彥宏選擇了孫悟空。他說,這次解決具體問題,還是孫悟空做的,所以孫悟空功勞更大,理應重賞。
而馬云選擇了豬八戒。他是這樣認為的:
在工作中被誤會是常有的事,能經受住這種壓力的人,才是合格的職場人。孫悟空雖然能力最強,但他的責任就是保護唐僧,負氣離開導致唐僧被妖怪抓走,本身就是因為自己失職導致,他去救回唐僧,只是彌補了錯誤。而豬八戒,雖然能力不強,但學會借力,完成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務,理應得到重賞。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在數學領域,馬云是個門外漢。但在經商方面,他確實頭腦過人。
跟其他互聯網和電商巨頭們相比,他不懂技術,不像李彥宏、馬化騰等軟件工程師出身。
他將企業的經營和運營交給那些專業人士去執行和打理,自己擔任的則是統籌規劃和戰略布局的宏觀考量。
2013年,他卸任CEO。2015年,張勇接替了他曾經的位子。
外界評論說:馬云是阿里的總設計師,而張勇則是阿里的總工程師。
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逍遙子)
他的成功,靠的是戰略眼光和經營理念,以及他獨到的用人理念。在這方面,他勝過同輩所有企業家。
他與劉強東同樣出身貧賤,又都靠電商發家致富,卻走向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馬云做企業善于團結,有親和力,業內外口碑極佳;
劉強東天性好斗,多次挑起與同行的“價格戰”,圈內名聲極差;
馬云重視理念,一再強調自己“不在乎錢”,而在乎價值觀輸出;
劉強東對錢看得很重,通過“回鄉發錢”這種粗暴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成功;
馬云不迷戀權力,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管理層的更新換代;
而劉強東卻對權力有著癡迷般的貪戀,通過蠶食投票權而把京東當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最終的結果,就是馬云將阿里打造成全球性的商業帝國,用支付寶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而劉強東卻至今都未能澄清“涉嫌性侵”的罪名,還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騎虎難下。
同樣是企業家,人與人之間的格局,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正如馬云自己所說:狼就是狼,狗就是狗。它們看上去長得很像,可人們都知道,它們是不一樣的。
05
馬云此人,無論頭腦、眼光、智慧還是處世,處處過人,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商海浮沉二十余載,他不搞緋聞,不爆黑料,除了運籌帷幄,就是熱衷于公益事業。
作為底層逆襲的典范,他的身上沒有一點暴發戶的心態,反而以一種開放、包容的格局,讓自己的人生升華到最佳,也讓阿里的業務拓展到全中國最大。
去年一年,馬云在世界各地作了一百多次演講。他將阿里的企業文化與價值理念,傳播給了更多的年輕人。
他是國內唯一的,將中國企業思想和形象傳播到全世界,并成為中國企業家代表的人。細數國內商業巨擘,也只有他配當這個代表。
馬云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
他靠著他的一腔熱血和理想主義,不僅把阿里巴巴做成了讓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性公司,還用移動支付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命運并非注定,但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往往就能改變一個時代。
從這一點來講,馬云是個偉人。
當他在最巔峰時宣告退休,一時間人們發自內心地懷念他創造的“阿里時代”。
然而一切之中,似乎早有決定。正如他跟王菲合唱的那首歌:
君不見自古出征的男兒,
有幾個照了汗青。
一個個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