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近日,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情況十分不妙,俄唯一一艘航母在維修時,負責維修的船塢突然沉沒,甲板也被起重機砸出一個20平米的大洞,俄羅斯海軍目前已經無力修好這艘航母了,這對俄方而言簡直就是晴天霹靂。西方表示,目前俄羅斯只能求中國,如果俄放下面子,中國只需要12個月就能夠搞定。
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獨立以后,由于國內經濟凋敝等原因,俄羅斯海軍不得不放棄了眾多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先是四艘“基輔”級航母拆的拆、賣的賣,后來就連造船廠里的1143.5型即“庫茲涅佐夫”級航母艦也不得不忍痛割愛,只能任由烏克蘭把造了一大半的二號艦賣給了中國。于是“庫茲涅佐夫”號就成了俄海軍碩果僅存的航空母艦了。
圖為庫艦上的艦載機“海側衛”
該級航母可以說是俄羅斯乃至前蘇聯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之前無論是“基輔”級還是更早的“莫斯科”級都更像是一艘巡洋艦,盡管“基輔”級有全通甲板,但上面的飛機根本無法完成標準航母艦載機部隊的任務,而且該級戰艦的自身火力也太猛了,所以俄國人干脆就把“基輔”級叫做載機巡洋艦。
而“庫茲涅佐夫”號則更像是一艘航母,雖然俄國人依舊沒有放棄他們在每艘軍艦上都安裝超強火力的做法,但至少這一級的航母是把艦載機為主要作戰力量的了。“庫茲涅佐夫”號可以搭載五十余架各型戰機,其中包括以蘇-27為藍本發展而來的蘇-33型戰斗機,除了美國已經退役的F14,和中國的殲15以外,這就是僅剩下的唯一一種重型海軍艦載機了。
圖為庫艦在船臺上接受檢修
不過由于俄國的技術限制,“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并沒有安裝彈射器,而是采用了滑躍式甲板。這種安排不僅占用了寶貴的艦體空間,還使得重型的蘇-33戰斗機無法全負載起飛,極大的浪費了蘇33戰機的能力。另外由于航母上安裝了大量的防空和反艦導彈,使得該型航母的機庫面積較小,影響了戰機的攜帶量。因此為了提高航母的作戰能力,俄羅斯近年來用較小的米格-29K取代了老舊的蘇-33戰斗機。
現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處境只能用尷尬來形容。俄羅斯國內唯一一個可以容納它的船塢已經沉了,作為娘家的黑海造船廠現在是烏克蘭的,回是回不去了,身上帶傷的“庫茲涅佐夫”號又不可能隨便找個地方停著。放眼世界有實力幫助俄羅斯修好這艘船的只有中國了,畢竟這艘航母的姊妹艦就是中國的“遼寧”號,至于會不會到中國來修,那就看俄羅斯人愿不愿意放下架子求中國幫忙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