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影壇盛事的“戛納電影節”終于落下帷幕,作為唯一一部參加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首映之后備受好評。
這部由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奇道主演的電影,也是刁亦男繼《白日焰火》之后,再一次出征歐洲三大電影節。而談起和刁亦男導演的合作,主演之一的奇道也聊到了那些不太為人熟知的往事。
圓夢——我和刁亦男的“十二年之約”
2013年,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拿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可能是不少國內媒體及觀眾對刁亦男導演的第一次認知。而其實早在2007年,刁亦男就憑借執導《夜車》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一種注目”競賽單元,而主演這部電影的正是奇道。
對于這件往事,奇道至今依然記憶猶新:“當年導演(刁亦男)和我一起走的是藍毯,他當時就跟我說,下次我們一定要走一次紅毯”。如今,《南方車站的聚會》劇組亮相戛納紅毯的時候,也終于圓了這兩位電影人的“夢”。
淵源——為戲玩命,用演技說話
追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奇道的敬業讓刁亦男印象深刻。“有一場在煉鐵廠拍攝的戲,那是特別污染的一個地方,奇道為了體驗生活在那里待了兩天,拍攝的時候,鍋爐特別熱,隨時都有鋼水飛濺出來,把人燎著,當時我們的攝影都不敢靠近。”
而在拍攝另一場暴力鏡頭時,奇道“用生命在演戲”的拼勁又一次讓刁亦男記憶猶新:“外聯制片說(受傷的)口子開的像嬰兒的嘴巴似的,肉都翻出來了,但他還是給我打電話,讓我放心還可以繼續拍。”《夜車》的默契合作,讓刁亦男感慨奇道“值得信賴”,之后才有了這次《南方車站的聚會》的重聚。
重聚——為了角色去“夜場”體驗
談到這次和刁亦男導演的二次合作,奇道表示:“他一直在進步,我們在追趕他的步伐,一起創作很開心”。在電影里,奇道也是再一次突破自己,飾演了一位“皮條客”,但是奇道出于對角色的理解和影片本身氛圍的把握,還是將華華這個角色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我把華華設定成一個比較內斂的人,他不像我們在很多影片當中看到的皮條客那樣能說會道。這個人就比較內斂、沉默,甚至比較憂郁。”
為了飾演好“皮條客”的角色,深入了解生活是一個好演員必不可少的準備,奇道自然也不例外。據他透露,他在接到劇本的當晚就去了武漢的一些夜場,通過朋友和劇組來接觸了解一些皮條客。“跟他們聊天、喝酒、唱歌,只有他對你信任了,才會對你說得更多一些。我接觸到有各種各樣的皮條客,但是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能感到他們并不想做這個職業,而是被迫做出的這樣的一個選擇,所以我覺得他們其實是有一些需要別人幫助的人,然后我就選了一種比較憂傷的方式去塑造這個人物。”
正是因為如此細心地觀察和導演精準的調度把控,奇道才將華華這個角色演出了新的感覺,而這也是奇道最為滿意的角色之一。還有一個,則是《可可西里》的劉棟。
生涯——《可可西里》影響至今
可能奇道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當年拍攝《可可西里》會對自己有如此之深的影響。
影片中奇道飾演了巡山隊員劉棟,為了此次拍攝奇道可謂吃盡了苦頭,在最低溫度零下40度、平均海拔4800米的低溫缺氧的環境下,整整拍攝了120天。在拍攝巡山隊員抓捕盜獵分子的那場戲時,奇道和其他演員脫了褲子橫穿冰河,拍完后雙腿凍得站不起來,完全喪失了知覺。
鏡頭之外的痛苦,觀眾可能無法感同身受,可最后一場“劉棟被流沙活埋”的戲,卻讓觀眾看得直揪心。雖然拍攝時“飽受煎熬”,但是奇道在電影上映之后受到了巨大的關注。不僅電影本身獲獎無數,奇道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多個獎項和提名,也奠定了自己實力派的演技之路。
自此之后,奇道就對劇本格外的“挑剔”,以多拍好電影為自己的信條,奇道保持著一年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的創作規律。這樣做雖然規避了“爛片”的出現,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對奇道本人的“曝光度”有不小的影響。對此,奇道本人倒顯得不太在意,他時常開玩笑稱“自己做不了‘流量明星’,踏踏實實的拍好戲,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其實奇道本人最滿意的角色有三個,一個是《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華華,一個是《可可西里》的劉棟,還有一個就是——“下一個”。出道十多年,奇道至今依然保持著入行時的沖勁,對待每一個角色依然一如既往的投入和認真,像一個新人一樣去珍惜每一個角色。從業多年,奇道演過主角也當過配角,只要劇本好、人物好,他不在意戲份的多少。
一年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奇道在演藝道路上走得不疾不徐,他盡可能給自己留下充足的時間揣摩、塑造角色。不管是《國家形象》中扮演毒梟丁少華,還是《辛亥革命》中鐵血男兒吳兆麟,亦或是《咱們相愛吧》里的大學教授簡放。每一個角色都用心詮釋,都是自己努力后的成果。
現如今,奇道認為拍電影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電影拍,那可能就沒有自己的社會價值了。對于未來,奇道表示“只要是好的角色、好的導演、好的團隊,都可以合作,希望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