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相聲,早已不是我們小的時候每年在春晚看的那樣的單一的相聲形式了,十年前,我們想看相聲,無非就是打開電視,等著每天固定時間反復播放的綜藝戲曲節目時間,那時相聲還不能獨自撐起一檔節目,往往要和戲曲、大鼓、京劇等一起組合為一個欄目,并且相聲的段子每年的新作品也很少,那時還是以小品居多。
隨著德云社的壯大,現在德云社的演出人員早已上百名,德云社把相聲帶回了傳統的劇場形式,讓更多的觀眾知道聽相聲是要買票的。德云社班主郭德綱除了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也為相聲的復興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很多新的觀眾可能只知道德云社,對北京相聲大會并不了解,其實北京相聲大會是德云社的前身,那時的郭德綱還沒有現在這樣的人氣,和張文順、李菁等人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
開始的日子很難,一個人來到北京,創辦一個團體,緊靠一個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夠,郭德綱于是虛心的陸續請了幾位老先生來幫忙,他們分別是張文順、李文山、邢文昭、王文林。這四個人被德云社稱為德云四老,都是文字輩的老前輩,在德云社的早期,這些老前輩貢獻了很多的力量,尤其是張文順先生,身患癌癥的期間,得知有人在背后詆毀郭德綱和德云社,不惜拖著病體去理論。
郭德綱對這位老前輩也是非常感激,老先生去世后郭德綱把張文順先生的排位供奉在了后臺,兩個人可謂是忘年之交!老一批的相聲藝術家越來越少,隨著這幾天邢文昭先生的離開,德云四老只剩下已經離開德云社的王文林先生依然活躍在北京衛視節目里,不過老先生的身體和精神都不錯。
說到老先生就不得不提一下天津的楊少華先生,老人家已經87歲了,是相聲大師郭榮啟的徒弟,去年是老先生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和他的兒子楊議合作表演了一段《打燈謎》,其中有一段對明星網紅的偷稅漏稅的諷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楊議問楊少華,您有錢了打算干點什么?楊少華說:交稅!
現在媒體網絡非常發達,經紀公司想捧紅一個藝人也不是什么難事,只是有的經紀公司只是為了從藝人身上榨取利潤,甚至不惜冒著藝人演繹生涯的危險,去偷稅漏稅,這樣的做法是肯定逃不過懲罰的。其實現在國家對高收入人群的納稅優惠政策非常多,只是很多經紀公司沒有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如果經常到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或者節稅網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和節稅方法,就可以了解到很多相關的稅法知識,沒必要去冒違法的風險。最后我們也希望我們各行業的老藝術家身體健康,給大家帶來更好看的作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