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銀行遭騙貸損失6.54億元?這吉林銀行為什么會被騙貸,這就要說到這單貸款中的涉事企業大連長波物流有限公司和幫該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了,這起騙貸最大的幫兇就是這家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居然能偽造出4年之間虛增利潤14億元的財務報表,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在裁判文書網上發現大連長波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波物流)財務造假,在4年之間虛增利潤14億元,而為其做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賬目既沒有進行實地審查也沒有對相關數據進行函證,只是根據長波物流提供的會計報表就出具了審計報告。
于是長波物流利用虛假的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在吉林銀行大連分行獲取了5.8億元的銀行貸款,這筆貸款至今逾期未還,導致吉林銀行大連分行連本帶息至少損失了6.54億元(截至2018年12月18日)。
吉林銀行遭騙貸
時間回溯到2015年,彼時長波物流向吉林銀行大連分行申請辦理貸款5.8億元,在辦理貸款的過程中,長波物流向吉林銀行提供了大連慎明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慎明事務所)所出具的該公司2011年~2014年度審計報告。
但是,在慎明事務所出具的這四份報告中,只有2011年度的審計報告為該事務所主任、法人代表劉某帶人到長波物流辦公地點審計并留存有審計底稿。但是慎明事務所也并沒有進行必要的詢證、函證等程序。
而其余的3份年度審計報告,劉某既沒有對企業賬目進行實地審查,也沒有對相關數據進行函證。只是根據長波物流提供的會計報表就出具了審計報告,且沒有相關的審計底稿。
記者仔細對比,梳理了慎明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中的凈利潤,和長波物流賬面上實際記載的利潤,發現長波物流在4年時間之內虛增利潤竟達到14億元。
長波物流依據虛假的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在吉林銀行大連分行獲取了5.8億元的銀行貸款,該貸款逾期至今未還。經遼寧寧大會計司法鑒定所鑒定:截至2018年11月21日,長波物流在吉林銀行大連分行貸款余額57999.50萬元,利息9277.6萬元。截至2018年12月18日,吉林銀行大連分行貸款本息至少損失65440萬元。
吉林銀行遭騙貸
慎明事務所負責人劉某到案后,供述了慎明事務所為長波物流出具4份虛假審計報告的事實,但是他只承認是“工作不負責任,過失行為造成的”,否認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
劉某辯稱自己并未參與對長波物流公司賬目的實際審計工作,并“甩鍋”給事務所的助理人員,他表示長波物流公司賬目的審計工作是由其事務所不具備審計師資格的助理人員實際操作的,由于助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局限性,誤以為以對方提供的會計報表資料出具審計報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