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我寫了一篇關于“范跑跑”的文章。10月11日,文章評論區出現大量的讀者對“郭跳跳”和“范跑跑”之爭感興趣。加之粉絲強烈私信要求我對此2人的“戰況”作介紹,這讓我感覺粉絲的強烈要求就是我努力創作的方向。
對于“郭跳跳”此人我進行了大量資料的查詢工作,所以今日文章命題為:汶川地震后,拋棄學生獨自逃命的“范跑跑”和“郭跳跳”之爭,11年后的今天是否有了結局?
先對2人介紹一番!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1997年畢業于北大歷史系,汶川大地震中,拋棄學生、獨自逃命,對于范美忠一再表示“逃跑是自己的本能、自己是名自由公正的教師、不喜歡先人后已的犧牲精神、逃跑是為自己的父母和女兒、只為家人犧牲”等等言辭,網友不領情。所以,范美忠被網友稱為“范跑跑”。
因為此事,北大校方也以這樣的學生為恥。當地教育局吊銷了他的教師資格證,他也不能再次從事教育工作。現在他成為一名作家,并且在撰寫《莊子解讀》。當談到未來,范美忠說:“10年內,自己要做中國最頂級的思想家”。
11間,他和網友的爭論沒有停歇,最后還是沒有定局。再看看這位“郭跳跳”!
“郭跳跳”,本名郭松民,獨立新聞評論員,學歷法學碩士。在2008年6月,郭松民在某節目做客的時候,對“范跑跑拋棄學生獨自逃生、事后還認為自己逃跑有理”的言辭大加痛批。期間,由于占據道德制高點的道德綁架,被一些媒體冠名“郭跳跳”。
在某媒體對郭松民的采訪中,他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刻把學生的安全放在心上。這是一位老師的責任,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的擔當。這并不是什么過高的道德標準,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線。
提到人的本能,郭松民認為:丟棄學生獨自逃命不能原諒,但更不能原諒的是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把“逃跑”說成一種高尚的行為。
這讓曾經當過軍人的他,采訪時無法淡定。事后,媒體對此事的介紹更是讓他覺得有意味“范跑跑”開脫,所以他很難過。
至2019年10月11日為止,“范跑跑”和“郭跳跳”之爭還沒有無疾而終!但是每當有道德綁架的事情發生,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們2個人之爭。他們沒有“決出雌雄”,但是關于道德綁架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甚至愈演愈烈。生活中的新聞處處可見道德綁架的案例,當這種新聞一出現,網友自動會站好隊伍、分開陣營。
“范跑跑”和“郭跳跳”之爭沒有結果,但是對2人爭論的“道德綁架”問題,時時都在上演。誰勝誰負,你站在哪邊呢?
新聞來源:記者采訪、媒體新聞、范美忠和郭松民個人資料查詢
文章創作日期:2019年10月11日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