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據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通過觀測數據表示,在2022年5月6日,一顆神秘小行星將飛向地球!這件事情已經發布引起全球關注,難道這回小行星真的要對地球“下手”了嗎?其實不然,我們來看看詳細情況!
?
據了解,這顆小行星名為2009JF1,顧名思義,這顆小行星是在2009年也就是10年前被發現。網傳這顆小行星直徑為130米,其實是錯的,資料顯示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為0.013千米,實際上是13米。
?
據了解這顆直徑13米的小行星,或者更準確地說一塊太空巖石所造成的威力相當大,如果這顆小行星是130米的話,那么這顆小行星撞到地球將釋放出大約23萬噸TNT炸藥的當量,相當于美國投放15顆投放原子彈到日本廣島的量,而當年投放在日本廣島的核彈威力是1.5萬噸。所以說這顆小行星如果概率撞擊地球,雖然無法毀滅地球,但是造成的破壞也是相當恐怖,可以使一個大城市瞬間化為烏有。
?
幸運的是,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計算,這顆小行星在2022年撞擊地球的概率約為3800分之1,也就是0.00026或0.026%,這個概率看起來很低,但實際上在眾位造訪地球的小行星當中,概率算相當高了。并且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的巡航速度大約是每秒23.92公里或者8611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繞著這個星系飛行。在靠近地球直至最近點,小行星的速度將達到每秒26.39公里,或95004公里每小時,當然我們目前還不知道這顆小行星是否真的會對地球下手。
?
但是我們也別擔心,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并不是很大,所以就算它落入地球,大部分也會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消耗的差不多了,事實上,距離2022年還有三年的時間,三年的時間肯呢過會發生許多的情況,并且這顆小行星的軌道也會逐漸修正,所以我們并不需杞人憂天。
?
事實上這顆小行星的直徑也并不符合近地威脅小行星的標準,它的攻擊能力應該在人類科技的承受范圍內,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近年來小行星造訪地球次數越加頻繁了。
不僅如此,令人更加擔憂的是觀測顯示目前已知的大小 4km 的近地小行星已有上百個,并且只是保守估計,新的數據還不斷更新之中,其中可能還存在成千上萬個直徑大于 1km 的近地小行星,這些小行星的數量估計超過 2000 個以上,隨時會成為行星的威脅。而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實例。譬如2002年的地中海撞擊事件,幸運的是這顆直徑10米的天體在大氣中被燃燒殆盡;最著名的還有如2013年的俄羅斯雅賓斯克市的撞擊事件,當時的隕石直徑在15米左右,即便在大氣層中消耗的所剩無幾,依然迸發出無數碎片,這些碎片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造成1500人受傷,建筑物大量損毀,損失非常嚴重。
?
因此小行星的概率撞擊事件我們必須重視,事實上人類為了應對小行星的撞擊也提出了多種方案,包括用核武器強行直接摧毀,不過這種方法并不被人所接受,你想想,小行星破碎后的碎片或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最被人所接受的是利用多個強大的助推器強行改變小行星的方向,這種方法極為困難,就像流浪地球所提到的利用多個火箭的反作用力強行改變地球的方向,當然這種方式實在過于困難,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