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一個平時極少用到的字,在校大學生卻因輸入法無法打出此字而屢遭難題,因無法改名而導致保研名額泡湯?為何四處奔波問題卻依舊一籌莫展?一場牽動人心險象環生的事件為此展開。
寧海市嚴女士的女兒,在上海一所大學就讀大四,獲得保送名額即將保送研究生,一家人正開心的為此忙碌著。本以為一切已落定,突然,學校告知她在向“學信網”推薦她的過程中,她的名字因為有個字無法打出來導致無法錄入到系統中。無論是拼音、五筆輸入法,都打不出來,但它的繁體字頔卻是打得出來,但兩者有區別,無法通用。怎么辦?
生僻字影響保研
為何嚴女士當初為女兒取名用到這么一個生僻字呢?那就需要來細細品讀一下這個字了。在商務印書館所出的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里是這么解釋這個字的:美好,多用于人名。原來嚴女士當初在女兒出生時正是小雨天,因此希望女兒也可以如小雨點一樣美好,所以在名字中用了這個字來寓意美好。
生僻字影響保研
且當初在派出所為女兒落戶時當時戶口本上非常順利地打出了這個字,因此嚴女士并沒有覺得這個字會對未來造成什么困擾。據了解,嚴女士的女兒戶籍落在學校,所以更改姓名要在上海那邊,但詢問后得到的答復卻是:在校生不符合更改姓名的政策規定。
生僻字影響保研
原來,在校大學生的姓名名單是由教育部門給定下來的,學生在在校期間是無法在派出所對名字進行更改的。據了解嚴女士的女兒日常在生活中辦理銀行,購票等業務時經常由于Di和頔兩字的差別所困擾,于是經常是用拼音或是特殊符號來替代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