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探》輾轉聯系到曾在此就讀的學生的父母。二人表示,華夏學宮今年寒假后沒能開學,之后他們將孩子送到北京就讀。對于其他孩子在華夏學宮關停后的去向,這對父母僅表示“去哪的都有,這就看家長的本事了。”
騰訊新聞《娛探》
作者:李二仁 責編:柳星張
年初,一則介紹歌手孫楠及其家人在江蘇省徐州市生活的短視頻將“華夏學宮”推上風口浪尖(一線丨獨家:家長曝孫楠女兒學校文件 將解決無學籍無學歷問題),在視頻中,孫楠的妻子潘蔚透露,他們一家帶4個孩子從北京搬到徐州,每月花費700塊租房居住,孩子在徐州讀“傳統文化學校”華夏學宮。事件發酵之后,騰訊新聞《一線》曾親赴現場探訪并采訪了相關人士,并發表《一線丨實地探訪:就讀華夏學宮需年花近20萬?校區內豢養孔雀》一文。
此前,媒體曝光的孫楠一家在徐州生活的照片
隨著事件熱度的進一步發酵,不少媒體曝出華夏學宮教授學生女德等內容,該校辦學資質也被質疑。而把女兒送在該校念書的孫楠,也引發討論。
孫楠女兒曾在華夏學宮就讀
不久后,這所沒有全日制辦學資質、以“國學”為辦學特點的民辦培訓機構傳出被關停的消息。9個月之后,這所學校如今情況如何,那些曾在此就讀的孩子去了哪里?《娛探》再度前往該校進行了探訪。
村民稱學校年初關閉未再開學 校門及院墻全部改建
位于徐州市呂梁風景區的華夏學宮分南北兩個門,南門是學校正門,今年年初來學校探訪時,這里的院墻還是低矮的木質柵欄,校門上掛著“華夏學宮”四個大字,站在校園外便可一覽園內的風光。
年初,《一線》實地探訪時,華夏學宮原南門
而此時,木質院墻已經被白色磚墻取代,只有站到高處才能看到學校內部。原本的大門也被向東移了五十米,“華夏學宮”的匾額不見蹤影。
如今再來此地,華夏學宮現南門變成了這樣
學校看起來像是關門了,但是改建后的南門內部還在傳來敲打和切割的作業聲音,多名工人在其中喊著口號,但無法看到內部的情景。
走到南門前端的一處拱橋,這里是附近的高位,可以看到學校內。就在這里,騰訊新聞年初拍下了學校內巨大的鳥獸籠,這里依然生機勃勃,遠遠望去,前一次見到的馬、鹿、孔雀等動物似乎仍生活在這里。
年初,《一線》曾拍到在華夏學宮里,豢養著孔雀等寵物的大型露天鐵籠
如今,院子里依然有一個豢養了孔雀等動物的大籠子
繞著學校外圍步行15分鐘來到學校的北門,這里有關“華夏學宮”的痕跡也全部被清除一空,原本在北門東側的一堵宣傳欄上張貼著華夏學宮的項目簡介及辦學特色,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塊白板。而在校園北側的磚墻,原本鏤空的墻體也被磚頭堵了起來。和南門一樣,墻體同樣被涂成了白色。
年初,宣傳欄里貼著對華夏學宮的介紹
如今,宣傳欄里空無一物
華夏學宮關門了,靠著這所學校的建設興旺起來的倪園東村也發生著變化。
在村口的停車場上停著大量的私家車輛,甚至還有一輛旅游巴停在這里,一些手持自拍桿、游客打扮的人在村里閑逛,粉墻黛瓦的村子以漢式風格為主題,藏在山水之間,顯得尤為突出。
但村口停車場前一條通往校址的路已經被封了起來。村民稱,學校自從去年放假后就沒再開學,問其原因,村民稱:“不符合規定,上面不讓辦了。”村民告訴《娛探》,有學生后來回學校宿舍拿了私人用品,之后就沒再回來。
此前,由于華夏學宮的興辦,倪園東村的不少村屋被學生的家長租來陪讀,據稱,一套村屋的年租金在4、5萬左右,問及村民如今這些租客的情況,村民透露:“大多數都退了,也有人繼續租著。”
除了出租,村民還有別的營生,在學校一側開有幾家民宿,《娛探》打探到,這些民俗原本是做短期陪讀的家長生意,而自從學校關停,這些民宿就算沒有關門,也基本事實上歇業了。
倪園東村這里,有不少看著很別致的房子
華夏學宮和倪園東村所在的呂梁風景區除了這所學校外,還規劃了石山碑林、紫薇谷漂流、懸水湖等景區,這些景區吸引到一些徐州本地以及周邊縣市的游客,但這些游客多數都是當天來當天走,對本地的旅游經濟促進并不算大。《娛探》發現,民宿旁邊的有著寫著一家“商店”字樣的民居,此時也是大門緊鎖。
原本學校門口的商店,也關門了
別墅變賓館 有公司租下場地當做廠房
原本對學生開放的學校封閉了,原本封閉的別墅區開放了。
在華夏學宮的西側,坐落著一片別墅建筑群,對外稱作“12+1”,上一次實地探訪時,得知此處有12棟當地政府開發的別墅,后全部租給了華夏學宮,由華夏學宮再對外出租。有消息稱,華夏學宮用兩千萬租下這里,每棟別墅對外的年租金幾十萬,每棟套內兩千平米,共三層,帶電梯和地下室。當時,當地知情人曾透露,孫楠一家在這個別墅區的住處已裝修完畢,曾打算才此地度過春節。
大部分別墅都無人居住或看守,里面雜草叢生
別墅區的地下車庫門,也隨意地封起來了
此前,別墅的入口由專人把守,而這次來,別墅的西側原本為看門人設置的鐵皮屋已被撤除,僅用幾根竹竿象征性的攔了一道。
別墅的東側入口則是大門敞開,旁邊修建著一間公廁,而此處原本為封閉路段。公廁的建筑工地上,三名工人正在午休,《娛探》詢問幾位工人此處的建筑規劃,眾人表示并不清楚,其中一名工人透露,“以后這邊是風景區,供游客用的。”
從東側入口走進來,穿過一條小路便可進入別墅區,途中看到一個人工碼頭,在碼頭邊停車一艘小型游艇,但碼頭的入口上了鎖。
別墅區附近的一個碼頭旁,停著一艘小型游艇
《娛探》在進入別墅區后發現,整個別墅區內的僅有其中的一棟別墅有裝修和居住的痕跡,其他均為毛坯或半裝修的狀態。《娛探》前往該有居住痕跡的別墅前查看,發現別墅的前后門均緊閉著,該別墅的后門停著不少車輛,除了來自徐州的蘇C牌照,還有部分是來自上海和南京牌照。
此前實地探訪,通過看門人獲知華夏學宮的所有人易菁住在此處,但無法證實該別墅是否仍屬易菁所有。
在一處較之其他別墅建筑體積更大、類似會所規劃的建筑前,《娛探》看到這里正在緊張的進行著某種材料的切割作業,門前堆放著大量建筑材料,像是正在進行裝修作業。詢問工人后得知,這里并非裝修現場,而是一家公司租用了這里,將其當做加工工廠。至于近期別墅區是否有其他建筑動工裝修,該工人表示:“沒聽說。”
走出別墅后,在一張風景區的介紹圖上,別墅區的用地規劃顯示的是“懸水湖賓館”,而在年初的實地探訪中,并未見到該規劃介紹。
有家長為孩子上學在此購房 但孩子已赴北京就讀
《娛探》輾轉聯系到曾在此就讀的學生的父母。二人表示,華夏學宮今年寒假后沒能開學,之后他們將孩子送到北京就讀。對于孩子目前就讀的學校信息,二人僅表示“上的是藝校。”二人透露,由于孩子沒有學籍,而且也很難跟上全日制學校的課程,這幾乎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這對父母透露,孩子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在華夏學宮就讀,一直讀到高一上學期,每年的學費是9.8萬。《娛探》詢問了這對父母的經濟情況以及二人的職業,二人并未對此作答。
對于孩子在此就讀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二人均表示非常滿意,“我覺得他們學的課程非常好,都是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對孩子的文化素養提升幫助非常大。”至于孩子未來在學業上的規劃,孩子的母親表示:“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
《娛探》向兩位父母表達了相對于全日制教育,如華夏學宮等國學教育會不會讓孩子未來的選擇變窄的想法,二人表示,孩子在華夏學宮就讀后,不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但是他們堅信自己的選擇,并表示選擇在華夏學宮就讀的孩子家長和他們有著類似的想法。
對于其他孩子在華夏學宮關停后的去向,這對父母僅表示“去哪的都有,這就看家長的本事了。”
孩子的母親并非徐州本地人,但他們表示已經在呂梁當地買房,并且目前仍然住在這里,“現在也算是徐州人了,就是為了孩子上學。”至于孩子已經去了北京,為何仍住在此處,孩子母親表示,“我們聽說學校很快就能恢復了呀,都說最近就能拿到辦學資格了,你們沒聽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