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的李明(化名)用蘋果手機通過“PP助手”軟件搜索下載了一款叫“福利彩票”的應用,并在短短兩天內投入近3萬元買彩票。可是,他卻被福彩中心告知,自己購彩的手機應用是“高仿山寨”。
5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獲悉,中國福利彩票發行和銷售中心沒有授權任何一家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福利彩票。
“福利彩票”所屬公司客服稱,該公司與線下投注站合作拿號,“目前網站上都不允許了,只能查中獎信息,各家都是通過手機App在賣。”
澎湃新聞曾使用“福利彩票”充值并購買彩票,5月8日晚,該應用顯示充值系統正在維護中,暫時無法充值。
事實上,我國早已出臺相關規定禁止網絡售彩,但山寨購票網站卻轉戰移動端。澎湃新聞搜索發現,至5月8日晚,僅在蘋果官方的應用商城上,可以下載的山寨售彩應用就多達近30款。而在多款安卓系統手機的官方應用商城,以及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騰訊應用寶等平臺,亦能夠搜出大量的同類應用。
有律師認為,違規在互聯網銷售彩票,容易滋生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網絡售彩監管存在難點,國家層面亟需盡快出臺彩票法,相關部門應加強引導,讓彩民以合理合法方式購買彩票。
5月8日,澎湃新聞從蘋果官方應用商店下載到的部分存在違規售彩的手機應用。網頁截圖
兩天花了近3萬
家住山東濰坊的李明是一名工程人員,平常愛好買彩票。他說,由于工地收工晚,每次想買彩票,都已過了門店的營業時間,2018年4月中旬,他從朋友處聽說用手機也可購買彩票。
李明告訴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網址:http://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自己當時通過一款名為“PP助手”的軟件搜索“福利彩票”,找到了一款應用。在李明向澎湃新聞展示的截圖中可以看到,該款名為“福利彩票”的應用在PP助手檢索結果中居于首位,其圖標為紅底白字,字樣為漢字“中”,左上角顯眼位置標記著黃底紅字的“正版”標識。
2018年5月1日截取的PP助手檢索頁面,李明下載的山寨應用“福利彩票”居于搜索結果首位。網頁截圖
下載成功后,李明先后在該應用上購買了雙色球和“快3”兩種彩票產品。快3投注是單式投注的一種,每注2元,由三個號碼組成,每個號碼可從1-6共六個自然數中任選。購買者可對其選定的投注號碼進行多倍投注。
李明稱,“福利彩票”應用上的快3每期開獎時間為10分鐘,因為開獎周期短,他把大部分買彩票的錢都投入其中。
起初,李明也曾中過獎,他說,在“想中更多”的心理作用下,他把掙到的獎金又全部投進了資金池中。交易信息顯示,2018年4月30日至5月1日間,李明陸續向“福利彩票”應用充值2萬9千余元。這些錢最終都賠了進去。
由于自己所購買的“彩票”在應用上被標注為江蘇省福彩中心銷售,心生疑竇的李明隨即向江蘇福彩中心致電垂詢,卻被工作人員告知福彩中心從未在網絡上出售彩票,他感覺自己上當了。
高仿山寨
通過比對李明下載的山寨福彩應用和中國福彩網官方客戶端,澎湃質量報告欄目記者發現,兩者在外觀設計上高度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官方客戶端的白色漢字“中”比山寨版多了一條白色平行四邊形,且紅底的顏色略深。差別之細微,若非仔細觀察難以發現。
更大的區別隱藏在打開應用之后的界面上。在中國福彩網官方客戶端上,可見福彩咨詢、開獎信息、兌獎地址查詢、互動交流等欄目,并沒有彩票購買渠道。而“福利彩票”應用首頁顯示的彩票類型玲瑯滿目,點擊任意模塊便可直接進入購買頁面。
那么,李明下載的這款“高仿”軟件是什么來頭?
澎湃新聞在“福利彩票”應用的設置欄中看到,這款應用版權歸屬于一家名為一定牛(www.ydniu.com)的網站。同頁的介紹文字稱,成立于2005年的“一定牛”誕生于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是國內最早從事彩票無紙化的技術團隊之一,已為逾4000家彩票門店提供數據支持。
澎湃新聞在天眼查檢索“一定牛”發現,該網站的注冊實體為深圳市傲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涵蓋智能電網、互聯網軟件及通信和安防產品、信息技術咨詢、電子產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多項業務,但并未涉及彩票銷售。
隨后,澎湃質量報告欄目記者以彩民身份致電“一定牛”客服詢問彩票銷售渠道,客服稱該公司與線下投注站合作拿號,合作站點覆蓋全國,單月銷量就可過百萬。當被問及網絡售彩是否合法時,該客服表示,“目前網站上都不允許了,只能查中獎信息,各家都是通過手機App在賣。”
為此,澎湃新聞致電中國福彩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截至目前,中國福利彩票發行和銷售中心沒有授權任何一家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福利彩票。針對網絡上現有的銷售渠道,該名工作人員表示該類售彩行為均違規,建議彩民切勿相信。
屢禁不止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彩票發行是由財政部審批,民政部、體育總局下設的彩票管理中心組織發行,一般以實體門店方式銷售。
2010年,財政部根據《彩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54號)有關規定制定了《互聯網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第四條規定,未經財政部批準,任何單位不得開展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務。
不過,《辦法》仍然為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務開了口子。《辦法》規定,滿足相關資質的單位可與彩票發行機構、經授權的彩票銷售機構簽訂互聯網銷售彩票的合作協議。此外,彩票發行機構還可委托單位開展互聯網代理銷售彩票業務,并簽訂互聯網銷售彩票的代銷合同。
然而,2010年8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分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互聯網銷售彩票等無紙化銷售方式。
2012年3月1日,《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實施,福彩中心和體育總局下發“停止電話和互聯網銷售”的緊急通知。同年9月29日,財政部才公布了500彩票網和中國競彩網拿到互聯網體彩試點資質。而福彩在互聯網至今仍然處于停售狀態。
2016年5月,財政部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民政部、體育總局在內的五部委發布通知,稱未經批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通知要求,做好查處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工作,將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的單位或個人列入黑名單。
然而,利用山寨網站、應用假冒網絡售彩的行為依舊屢禁不止。5月8日晚,澎湃新聞通過蘋果官方應用商城檢索并下載的數十余個彩票應用中,就有29個仍在提供售彩服務。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告訴澎湃質量報告,網上銷售彩票屢禁不止,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彩票銷售利潤豐厚,二是市場需求巨大,三是相關機構禁售宣傳不夠,公眾對網絡售彩缺乏了解。而在互聯網彩票銷售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網站截留投注資金,卷錢跑路等情況,亦有利用釣魚網站以及發行假彩票欺騙消費者、誘騙投注資金的情況出現。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則指出,相較于線下彩票銷售門店,網絡銷售存在虛擬性的特征,并且需要采集用戶個人信息數據,容易出現消費欺詐、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等現象乃至滋生其他下游違法犯罪行為。
張新年建議,消費者若遇到銷售彩票的山寨應用,可選擇報警。
2018年5月6日,豌豆莢上的檢索結果,山寨福彩應用“福利彩票”亦位于搜索結果首位。網頁截圖
平臺責任
讓李明不解的是,為何山寨應用能夠被置于PP助手軟件檢索結果的首位?
李明向澎湃新聞出示的截屏顯示,在蘋果PP助手和安卓手機豌豆莢應用商店里檢索福彩應用,上述“福利彩票”應用均被置于檢索結果首位。李明說,他曾致電PP助手客服,對方表示PP助手僅推薦軟件下載,并不能甄別軟件是否存在問題。截至發稿前,澎湃新聞以同樣的方式檢索,發現通過PP助手已無法搜索到上述山寨福彩應用,但通過安卓豌豆莢仍然可以下載。
除此之外,澎湃新聞記者分別用華為、小米、vivo、錘子手機的官方應用商城搜索“福利彩票”,彈出的搜索結果中,排在前五位的應用基本都是名為“福利彩票”或以福利彩票官方標志為logo的同類型售彩應用。部分名為“福利彩票”的應用還被平臺明確劃入“金融理財”分類,且評分高達4星甚至5星。
5月9日,澎湃質量報告欄目記者以“福利彩票”為關鍵詞,在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騰訊引用平臺上,也均搜出了違規售彩應用。
那么,若消費者在使用山寨福彩應用時權益受到侵害,應用平臺是否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張新年告訴澎湃新聞,根據網絡侵權領域內的避風港和“紅旗規則”,第三方網絡服務平臺需不需要承擔責任,關鍵要看其“有沒有過錯”。他指出,如果應用平臺對入駐的應用軟件提交的信息盡到了法定和約定的審查、登記、檢查監控義務,在“不明知、不應知”的情況下,一般無需承擔法律責任。但對于顯而易見的,平臺應當獲知的違法信息,則負有監測排除的義務,特別是經反映投訴或公安機關通報,平臺已經獲知的違法信息,如果未予及時刪除、屏蔽而造成的損害擴大部分,則應當承擔責任。
周浩指出,治理網絡非法售賣彩票,需要公安機關會同銀行、網絡運營商加強協作,精確取證,及時查處相關違法行為。
另外,周浩亦認為,網絡非法買賣彩票的層出不窮的根源在于彩民需求與供給的不平衡,國家層面亟需盡快出臺彩票法,相關部門當加強引導彩民以合理合法方式參與其中,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