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引發暴雨
中國小康網訊 11月21日綜合報道 上周,突如其來的暴雨突然襲擊了干旱中的迪拜,雨勢之大,連市內最大最豪華的購物中心都漏了水。更糟糕的是,這場暴雨,可能是他們人工降雨失誤的結果。
(視頻截圖來源于鏡報)
有人質疑,阿聯酋氣象局安排的人工降雨或許是這場水災的罪魁禍首。阿聯酋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國家之一,年降雨量僅約120毫米,大部分淡水必須靠進口或著海水淡化生產。因此,尋云求雨是他們的日?;顒又?。2017年,阿聯酋開展過242次人工增雨行動。
人工降雨并非憑空“造雨”
人工降雨又稱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云滴迅速凝結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氣象專家解釋稱,人工增雨并不是氣象部門憑空造雨,而是天空中有適合開展作業的云團,氣象部門通過各種手段把正好過境的降雨云團留住,讓它多下一些雨。
根據氣象學原理,一般自然降水的產生,不僅需要一定的宏觀天氣條件,還需要滿足云中的微物理條件,比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沒有這個條件,天氣形勢再好,云層條件再好,也不會下雨。而在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如果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
當然,并不是說天上隨便一朵云就可以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一般來說,當云的厚度超過2000米,缺乏冰晶卻擁有豐富的過冷水,且云體外具有充足的水汽通過輻合抬升源源不斷補給,就算通過“審核”,認定具備增雨潛力。
人工降雨是人類為了得到降雨,對云層進行干預促進云滴迅速凝結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該過程原理如下
人工降雨分為曖云降雨與冷云降雨。
曖云(溫度高于0℃的云)降雨,通過向云中播撒鹽粉、尿素等吸濕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導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冷云(溫度低于0℃的云)降雨則是利用播撒干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從而產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而要對云層播撒上述所說的吸濕粒子以及催化劑則要利用飛機,火箭,炮彈等可以接觸云層的飛行物。
而實施一次人工增雨需要數百萬元的費用,只是作用于云層的催化劑一次就需要數十萬元。費用包括還飛機租用費、播撒設備等硬件費干,地面監測費用、人力資源費用等幾十項。